分享

诗解李商隐——我们为什么读不懂他,我们为什么喜欢他?

 梧桐树边羽 2020-06-09

有朋友私信问为什么最近不讲诗?

倒也不是忙得没时间,而是最近事情较多,时间比较散,不能沉下心来。讲古诗不像写杂文,张口就来,赏析的时候是适当地沉浸代入,才能理解透彻,写出来别人才会觉得有道理,有同感。其实赏析诗词基本上属于一次同频的再创作,而要让我们和古人同频,是需要安静的、完整的时间段的。

所以最近都是抽点碎片时间,写一些相关知识杂文,都是口舌之利,而且就算错漏,也无关紧要。只不过文如其实,既然杂,势必乱。

今天休息,翻了一下朋友们发的问题,发现大家对李商隐非常感兴趣。

本人关于李商隐诗词的赏析文章很多,如《春雨》、《牡丹》、《无题·昨夜星辰》、《锦瑟》、《登乐游原》、《端居》、《夜雨寄北》等等,都开过单篇赏析,但是大家对他的热度不减。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李商隐的诗美。

为什么喜欢李商隐

盛唐中唐那么多写得美的诗人,为什么李商隐特别让人感兴趣呢?

因为李商隐的诗难懂。而且他的这种难懂,并不是难在字词句,即使大家对平仄格律不熟悉,同样会被他奇特的构思和字词运用所吸引,但是又总是缺乏那种看了之后恍然大悟的欣慰感——我们读李白、杜甫、王维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是于表达理解是没有问题的——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情感表达,加上缠绵动人的描写,让我们对李商隐的诗欲罢不能。

这正是义山诗的特色,是在晚唐得以和白居易的“香山体”相抗衡的文艺创作另外一条路,甚至直接在晚唐就催生了古诗词的朦胧派——这个词绝非只有现代诗才有。

从现实角度来说,白居易的“白体诗”发展成为香山体,就是借助字词浅白,达意畅快,得到了知识不高的大众老百姓的喜爱,也直接抢占了东南亚古诗市场,成为日本诗坛的神。

但是从文艺创作的文艺性来说,过分简明的诗是不对的。

诗是什么?诗是韵文。是押韵的吟诵体,从这个最简单的意义来说,白体诗的路线确实是寻求返璞归真,回到《诗经》,曹魏之前的路子。但是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一篇文章(韵文),如果不加以修饰,是无法流传开来的。

而李商隐的诗,走的就是“文饰”的路线,并迅速得到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的喜爱,在北宋直接催生了“西昆体”。西昆体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其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辞藻华丽、声律和谐、对仗工整,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是西昆体过于追求形式、用典,变得晦涩艰深,普通人难以读懂,逐渐被抛弃,走向了“香山体”的反面。

北方文雄元好问曾经评西昆体: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我们可以看到前两句直接来自李商隐的《锦瑟》,后两句则说明西昆体本身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学问太艰深,世人难以理解,最终草草收场。实际上我们去看北宋文人对西昆体的评价,就会发现,像苏轼、王安石这类大文豪,是非常喜欢西昆体的,因为他们看得懂啊。但是又有几个这种文豪呢?所以西昆体的失败是必然的。

北宋初期的学士为了反对西昆体,甚至出现了为反对而反对的“太学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那么,为什么世人如此不喜欢西昆体,却对宗师李商隐另眼相看呢?

无非是一个度的问题。

李商隐讲修饰、讲构思,但是他的诗作在文辞和内容之中平衡得很好,他诗词写得唯美,同时感情充沛,内容充实,读者在想明白之后觉得太妙了,“文”与“质”兼容,正是“文质彬彬”。而西昆体就只学到皮毛,内容贫瘠困乏,空有卖弄学问的引经据典,别人费心费力弄懂你的意思,结果发现是个空壳,自然就弃若敝履了。

其实香山体的状况也一样,后世人学得白居易的平直,却没有学到他的意义深远,最终沦落成为“江湖体”。

在文学和内容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度,就是李商隐、白居易的成功之处。对于有一定文学根基的人来说,白体太直白,义山诗则在水平之上还有一些挑战的难度,吟诵又优美动听,并且很容易带入个人感觉,形成共情,所以喜欢李商隐的人总是一波接着一波,前仆后继。

尽管到老了之后都有可能走向香山体,觉得简单就好,但是年轻的时候,谁不爱李商隐呢?

少年不识愁滋味,还为赋新词强说愁呢。

如何赏析李商隐

李商隐的生平经历造就了他作品的特色多样。不要一说李商隐,就是读不懂,就是晦涩艰深,他同样也有很多明丽动人的作品。

李商隐作为晚唐诗歌的最高水平,是集成了前辈诗人所有的特色的大成王者。他的诗歌艺术水平,是可以放在盛唐顶尖层次里面考量的,甚至还要靠前。他为什么屈居“小李杜”,那是因为到了晚唐,经历过安史之乱,整个王朝的气象开始倾颓,文风受到时代的局限,再加上自己一生的不得志,在气象上无法与初唐积极向上,盛唐长剑飞歌,中唐复兴之志相提并论。

这与他的才华无关,这是整个时代风气沉沦,文人思想性越来越差的原因。

诗歌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文体,同时还特别讲情感性。作为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达,如果缺乏了情感性,只有思想和艺术,很难说是好诗——后来的宋诗,很大程度就陷入了这样一种冷冰冰的状态。而如果缺乏思想性,只有情感性和艺术性,在才华天纵的诗人手中,还是可能会成为别具魅力的作品。

我们知道所谓末世文学,如齐梁体,晚唐体,四灵诗派等等,都是既没有思想性,同时在情感上又极其卑弱的文体。没有思想、情感卑微,就只能在艺术性上做文章,精益求精,这就是末世文学的特征,也是历来被正统文学鄙视、纠偏的重点。

但是有两个人是特例,一个就是李商隐,而另一个就是我今天那篇文章写的李清照。

这两个诗词天才,都是在末世情结中,以个人充沛的情感,辅以高层次的艺术追求,创造出了流传千古,被人喜爱的思想性不能算高的诗词明珠。他们的作品都是表达个人情感,但这种情感恰恰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吻合,因此成为时代的情绪,从而成为时代的悲歌。

有情感的、又唯美的时代悲歌,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这就是李商隐为什么生在晚唐,却备受后世文人喜爱的原因。

李商隐的生平我这里就不说了,因为以前在别的文章也交代过,反正一辈子夹在牛李党争之间,没有舒坦过。他的仕途自然对作品有影响,但是我们今天主要讲如何读懂他的诗,就只从文法、写法等方面去进行探讨。

李商隐的作品特色,是多彩而明显的。诗歌中既有屈子斑斓的咏物,也有韩愈的雄奇,还有李贺的幽艳,杜甫的忧伤,阮籍的哲思。而且他的诗虽然用典多,含义朦胧,但是读起来却流利清新——这又有一定的民歌特色。你有可能不知道他的用典,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但是并不影响你对他诗歌的朗读和喜欢。

李商隐的《无题》诗特别多,有可能是题目散佚了,也有可能就叫做《无题》,诗的内容本来就难解,别人指望从标题看出中心思想来,他干脆就叫《无题》。包括著名的《锦瑟》,你以为有题目?其实只是把句子的头两个字用来命名,类似于后人对《诗经》中作品的称呼,更让内容扑朔迷离,混淆混沌。

我们可以看作李商隐故意为之,他就是不想让你读懂他说的是什么。

但是他的《无题》诗中,也有一些风格比较明丽,内容比较简单的作品。比如下面这首: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鞦韆下。

尾联中的“鞦韆”就是“秋千”。把这两个字搞懂之后,就会发现这首诗很简单啊,就是描写一个小姑娘八岁之后的成长经历。这个我们就不一句一句解了,没有必要。

这首诗,很多人认为是李商隐写给初恋的,看起来也确实像。李商隐是一个性格优柔寡断之人,不仅在仕途上踩不准点,在感情上也把握不住机会。才华横溢的唐才子,简直自带风流气质,可唯独这位浪漫、朦胧的情感大诗人,却偏偏和绯闻绝缘。

所以这女孩是谁?这诗写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商隐绝不交代,你自己猜去吧。他做的是什么?是让我们读出诗中这女子的成长经历和情感起伏。

悲剧是什么?就是让你亲眼看着美好的东西被毁掉。李商隐做的就是这个事情,他总是用快乐的、优美的事物来表达低沉的情绪,这是李商隐惯用的手法。

前面四联里的小女孩,一直在天真而快乐的生活、成长。可是到了最后一联,十五岁了,“十五泣春风,背面鞦韆下。”女孩哭了,而且是在春风里,背着秋千哭泣。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诗人也没有交代。春风是美好的,她却在哭泣,秋千是女孩子们的玩乐之物,她却背对着它。这种情绪渲染,既现实可信,又是对前面几联的大反转,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落差,从而形成极大的感染力。

你是不是急切地想知道,这女孩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在这和煦的春风中偷偷地落泪?是不是一丝心痛就涌上了心头?

有这种反应,我们就入了李商隐的彀中了。他的作品情感到位,并且顺利地传达给我们,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李商隐写诗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领略他当时的那种情感,至于这种情感从何而来,因何而起,如何排解,那都不是他关心的事情——而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习惯了被作者用“起承转合”来喂养,所以猛然之间读到这类作品,就傻了。

这就是读懂李商隐作品的秘诀。掌握了这个诀窍,我们就知道如何去理解他的作品,也就不再需要去追根问底,而他的作品也就放之四海而皆准,你说他写的是爱情,那就是爱情,你说他写的是友情,那就是友情,这都不重要。

创作者不关心,读者也不必关心。

就好像我们走在路上,忽然看到有很多人在笑,在闹。如果你一门心思要追问为什么,也许你反而会失去这种快乐,不如就加入进去,一起欢笑吧。

我们再看一首《无题》: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照梁”是个典故,就是新婚。所以这首诗我们倒是清楚,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了解了这个之后,就会发现,这诗也挺好懂的嘛。前面六句,都是在形容妻子的容颜美貌,尾联忽然来一句“中心最不平”,画风突变,情绪也就突出了。为什么“不平”?他又不讲。

李商隐的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塑造情感的。他善于使用各种意象、情境来塑造一种情感,在塑造中表达。他不愿意交代清楚情感的来龙去脉,我们如果过多地去追究情感来源,就是典型的买椟还珠——这也是后世很多人争论所在。

李白的“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截了当,该夸就夸。而李商隐的沉郁、悲伤,并不会在诗里面写出来,但是我们通过他描写的事物,明明就可以感觉到这种心痛,这种哀怨,至于从何而起,不要在意,也无法追寻。也正因为如此,李白的“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要是引用,就必须把“汪伦”给换掉,而我们需要用李商隐的“春风无力百花残”的时候,就直接拿来用就好了。

正是这种情感指代对象的模糊性,让我们随时可以取用,当然首先还是要有共情的感觉。

这就是李商隐的厉害之处。

搞清楚这一点,读懂李商隐的作品就不难了。

我们再看一首他的作品,理解他的这种写诗方法。我知道很多朋友一定希望讲《锦瑟》,但是那首诗我曾经单独作个诗歌赏析,早就发布过,这里就不重复了。需要了解的同学不妨关注并搜索。

我们讲他另外一首名作,同样是《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大家是不能再熟悉了,可到底是在说什么呢?可以说是无解的。

还是那句话,他只在乎塑造他的情感,我们只要被他的情感所感染,被他打动,就是他这首作品的成功。

为什么说它无解呢?因为我们随便用什么情感缘由去套他这种描写,都会觉得合适。

“相见时难别亦难”,你说这是爱情?当然可以,友情?好像也行,亲情,当然没问题,干谒拜访?也没有问题,怀才不遇的吐槽?也说得通,同事朋友间的误会?还是能说通。

不同经历的人,都会对“相见时难别亦难”心领神会,被这句话直击心坎。

“春风无力百花残”,这是对这种感觉的描写,就像百花将残,纵是春风,也无力回天。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依旧是用“春蚕”、“蜡炬”来比喻这种无力的感觉。我们今天用这两句来形容老师的无私奉献,也没有问题,确实很贴切。但是在这里,实际上还是用虚拟的形象——或者说造景——来比喻自己当下这种情感的无奈、无力。

颈联在律诗中一般会“转”,但是李商隐不转,他继续用“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来描叙这种情感给人的感觉——他仍然在造景塑造情感,只不过换了角度,换了物件而已。

而这种通过造景来打比方的方式在唐诗中是很少见的。唐诗讲究寓情于景,基本上都是实景,能看得见的景色,但是从李商隐这里开始,到宋朝说理的诗,就喜欢通过造景来开发哲思,讲大道理了。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就是想象,古时候有没有无人机,绝对看不到这种景色的,这种造景写诗的方法正是从李商隐这里开始。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就是仙山。青鸟,是给仙人传信的鸟。这是写两地分住,或者阴阳分割,永远不可能在见面,最多通过青鸟来传递音信。是不是真的两地分居、青鸟传书呢?也不一定。

李商隐仅仅是借用这种情境的描写,来塑造他那种无力感、无奈感,那种人生无常、人类渺小的幻灭感。

这样一首全写感觉,而且产生这种感觉的情感不知缘由,不知根底的诗叫什么名字最好呢?

当然是《无题》了。

正所谓,一往情深,却不知情从何起。

我们掌握李商隐的写诗方法,感受他的一往情深,了解他如何塑造情感,自然就能读懂他。也正因他的诗作是可以代入多种情感,引起共鸣,所以才有“一曲锦瑟解人难”的说法。

不管你有什么情感难关度不过去,读一读《锦瑟》,虽然未必豁然开朗,但是想到千年前的李商隐居然就和我一样沉沦于此,是不是心里顿时开阔了一些?

抑郁悲伤的情感只要有人分担,就会好受很多,而李商隐在千年之前,就做好了与我们分担的准备。

这样的诗人,这样的作品,如何不被人喜爱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