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军 |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沉溺手机,家长怎么办?这里有答案~

 华雅智航 2020-06-09

前几日更新了线上亲子关系专题《21天成就高情商父母》第一阶第17天课程-如何协助孩子,做手机的主人?详细讲解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手机瘾,让孩子有能力自主把控手机的使用。有部分家长收听后,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所以今天以文章的形式再做一些补充。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与普及程度的提高,各种学习用的APP,加之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方式的介入,让孩子接触手机或电脑的机会更多。同时,网络游戏、小视频等各种软件的应用,也给家长们带来了许多苦恼。

曾经有一位个案,她的孩子我们暂且称呼她为小敏吧。初二沉迷网络,初三休学在家,不出门打游戏升级练装备。经了解得知,小敏在小学阶段曾品学兼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重点。初一阶段,父母感情不和问题频频爆发,父亲经常不回家,妈妈经常和她诉苦:你爸那个没良心的,不要咱了。这句话像种子一样,在她心底生根发芽,肆意疯长。

有次去同学家里玩,她跟着同学开始玩手机游戏。可是,由于级别低、装备差、水平差,被同学戏谑不带你玩”。这句话让她想到了妈妈经常和她说的:“你爸不要咱了”,这话深深地刺痛了她的神经。

于是,她把大量的时间投入游戏,上课听讲不集中,课后复习不认真,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这让一直成绩很好的她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无地自容。开始逃避,旷课、逃学,后来说什么也不上学了,不得以办了休学。之后,妈妈把她送到专门的戒网机构3个月,身心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案例中,小敏网络沉迷的主因可归于较为深层的心理问题,经过学习调整,小敏妈妈和孩子修正了关系,并且帮孩子纠正认知偏差,重新树立信心,小敏最后已经回归了校园,去年还在华雅智航《玩出思考力》工作坊课程里做了小助教,与休学那段时间的精神状态判若两人,非常不错。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沉溺网络属于一种成瘾行为,只是问题的一个表象,大多数有成瘾行为背后都有其心理问题或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寻根求源,才能找到原因,然后对症处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如果只是把问题焦点聚焦在怎么让孩子方放下手机,让孩子戒除网瘾,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问题会反反复复。

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最突出的危害就是导致孩子社会化大脑的退缩,人在行为上失控、情感上扭曲、执行力、洞察力、决策能力下降。网络成瘾已经被国际社会鉴定为精神疾病的一种。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青少年长时间上网容易患上成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沉溺网络,家长又该如何破解呢?

一、抗挫折能力弱的孩子

孩子抗挫折能力差,一般表现在对新鲜的事物不容易接受,往往还没有去尝试,就会先说出“我不会”、“我不敢”等这样消极话语,而且一旦失败过后会逃避、懊恼、生气、指责,甚至攻击他人,把责任都归咎于他人。另外,也会表现在不管是游戏还是学习,都争强好胜争第一,这都有害怕失败的心理成因。

心理学者研究指出,当人们遇到挫折时,90%以上的人会有五种反应:攻击、退化、压抑、固执与退却,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于10%。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失败后的反应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应激行为也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之上。

总结起来,可能是失败或做错事后经常被父母责骂;也可能是被父母灌输了某种思想,认为不可以失败,失败了就对不起父母的付出,而且会受到惩罚。或者是家里过度以孩子为中心,过度溺爱,事事包办,孩子少有成功或失败的任何体验,情绪掌控能力差,一旦遇到任何挫折,都会觉得价值感低,情绪失控,难以接受。

这样情况下,孩子在生活中被压抑的情绪或者难以体验到的部分,很可能会选择通过虚拟的网络来填补,在游戏中升级和买装备来寻找成功或者是自己做主的体验,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烦恼而沉迷其中。

所以,父母首先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认识抗挫教育的重要性,抓住合适的时机,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另外,对孩子的期望应合理,让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我,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多肯定、鼓励孩子。日常要多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为孩子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充分创造条件,懂得在不同的年龄段给予孩子不同的关怀。

与孩子共同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现实中有成就感,增强自尊和自信,帮助孩子点燃内心向上、向阳的愿望,激发孩子内在的可发展潜能,达到人格的和谐和完善。体验成功。

二、亲子关系欠佳的孩子

一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的调查数据显示,亲子关系很不好的家庭中,认为游戏利大于弊的孩子比例明显高于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说明亲子关系较好时,父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各方面需求,关心和陪伴能降低孩子对游戏的需求。

亲子关系状况也对孩子玩网络游戏的频率有显著影响。亲子关系较好的家庭中,孩子玩网络游戏的频率相对较低,而每周玩五六次、几乎每天都玩网络游戏的比例,在亲子关系很不好的家庭合计为50.0%,与亲子关系很好的家庭相差近33个百分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是第一位的,良好亲子关系,是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教育的基础。很多孩子出问题其实都亲子关系不和谐导致的,所以,孩子有沉溺手机以及其它相应的成瘾行为一般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如果没有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做为孩子的心理支撑,孩子就会感到思想空虚、孤独、寂寞,精神上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时网络就成为他们精神流亡的圣地,痴迷其中也就在所难免。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主要由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所决定,若家长信任接纳孩子,平等尊重孩子,倾听理解孩子,努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都有利于使孩子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而远离不健康网络游戏或上网聊天。

所以,即使孩子目前沉谜与手机网络,也同样需要家长的接纳和宽容。家长应当主动与孩子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给孩子适当的帮助和引导,避免孩子通过沉迷网络游戏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在情感、精神生活上的空缺。

三、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孩子

沉迷网络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自我管理能力差。他们也明用大量的时间来看手机玩游戏消耗精力、影响学习,有时也会为此感到自责和懊悔,可就是不能自我控制而从游戏中解脱出来。

有的孩子就与我讲,希望有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帮助自己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妈妈。因此,加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孩子逐步摆脱网瘾。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和思路也很多。比如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人的习惯培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面是被动的,第二个层面是主动的,第三个层面是自动的,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时,自我管理能力就会成为自身的一种能力。

李军 | 心灵的世界是相通的,就像照镜子,根本改变了,镜像也会随着发生改变

李军 | 我种了一个小宝贝,却收获了一枚炸弹--致青春期孩子的父母

李军 | 管你奔几了,能让你内心不抑郁焦虑的只有这个!

李军 | 有一种美好期许叫心想事成,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自证预言

李军 | 学会面对,既是原谅别人,也是与自己和解(文末附免费福利-大树冥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