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和那个时代

 1984的个人公社 2020-06-09

     许安华的《黄金时代》,把我们带进了民国和那个时代。

鲁迅、矛盾等这些文学巨挚,不仅用文字和作品带领中国文学前行,而且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社会。沈从文、冰心、萧红、郁达夫……一群群的人,在那个时代,在黑暗和自由中穿行,用文字和灵魂书写,用笔端和生命战斗。

斯人已去,文字犹存。   

    《呼兰河传》/《生死场》  萧红

民国才高八斗的“奇女子”,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张爱玲、林微因等,当年的“文学洛神”萧红,又有多少人知道了?要不是许安华的《黄金时代》,她恐怕是要被忘却的,甚至那个时代也是要被忘却的。

我不知道许导演哪来的灵感和勇气要做“萧红”,以至于拿那个“黄金时代”作为背景,也许是一种情怀,也许是一种记忆。萧红,无疑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无论是爱情,还是生活,她的一生都处于颠簸、争议和传奇之中。无论如何,因为电影,萧红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呼兰河传》再次回归文学。

“因为《生死场》,人们知道了萧红;因为《呼兰河传》,人们记住了萧红。”这不仅是一个宣传语,也不近是一句口号,它就是萧红的人生:两部作品,短暂的生命。毫不夸张的说,她是为命运和文学而生的,在那个世俗的年代(现在也一样),她用行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好坏自在人心;她穷尽大脑和心灵,以《生死场》闯入文学,以《呼兰河》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地位;而生活和爱情都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最后惨淡收场。

《呼兰河传》写呼兰城,也在写萧红的童年。有呼兰城、跳大神、放河灯、逛庙会,也有祖父、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一个个活生生的场景和人物,把童年的乐趣和孤独“冰火两重天”刻画的淋漓尽致,不仅是回忆,也是忘却。

如果说《呼兰河传》表现的是孤独和寂寞,那么,《生死场》表现的则是落寞和残忍。在那个“人吃人”的时代,生活社会底层的人们,无非是为了多吃一顿饱饭、多活一天而已,在生存面前丢了尊严,或者说压根就没有尊严可言。金枝和二里半,平头小老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委曲求全,甚至踏上“不归路”。至于“革命”,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另外一种死法而已。

    《冰心自述》  冰心

小学课本里的一篇《小桔灯》,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冰心的初步印象,接着就是《寄小读者》。她的形象,俨然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以至于往后很多年,我都以为她就是现在的郑渊洁一样的儿童作家。殊不知,她也是一位大家,儿童作品,只不过是应要求而作,但读过之后发现是在用心的,以至于现在都找不到能和她匹配的作家。

《冰心自述》,是一部完整的自传体随笔(散文),可以让我们全面细致的了解其人其事。全文从“故乡、亲人、师友”三个方面,为读者展现了作者的人际和生活圈,也交代了作者的一生。乍一看,有各种人物的回忆文、有为别人做的序文,甚至有悼文,俨然一部“为他人而作”的合集,但凌乱而不无序,在他人中写自己,在自己中说他人,就这样完成了自己的回忆录。和那些大部头的回忆录、自传相比,我是喜好这种的,文字优雅、感情真挚,不造作,不生硬,给人以亲切感。

在《自述》的后半部分,凄凉之感陡生,一次次的白发人送黑发人、一篇篇的悼文,生命在回忆中流逝,伴随着记忆的模糊和感情的无助,伴随着最后一个字的敲定,她真的成了人们和时代的回忆。

    《边城》  沈从文 

记得开始学习散文这种文体的时候,便是从沈从文和朱自清开始的。前者的江西风情,后者的荷塘月色,让人陶醉,让人向往。

对于农人和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晦这点感情。”……可以看出,沈从文不仅仅是魏晋时代的田园诗人,在众多的文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对于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也看到了他对于农人和士兵的感情,对于社会和普通大众的关注,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之情。

哪一个人不热爱故乡,可是能将对于故乡的热爱写的如此,从古至今,是没有几个人的,沈从文便算作一个。至于对于农人和士兵的感情,也许是因为家世的缘故,但却不仅仅于此,因为那是对于底层劳苦大众的真感情。故乡、社会、大众,便构成了其作品和文字的主体,一遍遍,一次次,被时代和人们所阅读。

《边城》,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充分的体现了他对于故乡的无尽热爱和社会的由衷关注。上卷湘情苗韵的“边城”“龙朱”“丈夫”等体描写乡土情怀,下卷尘世镜花的“绅士的太太”“顾问官”“王谢子弟”等描写军旅乡绅,在乡土情怀和军旅乡绅中,我们看到了故土山河,也看到了他的情怀。

    《郁达夫文集》

郁达夫,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多样性,无论是他的文体,还是文字,似乎都不是那种传统而正经的,有点“西洋”的意味。也许是留学的缘故,他的文字里或多或少有日本文学的痕迹:浪漫的爱情故事和细节的细微描写。初读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甚至有点“小四”的感觉,但细细品味之后,才发觉其中的韵味:优雅、细腻、柔情。

这样的文字和感情,得有多么细致的心思啊。读过前面的几个小篇小说之后,更加确信,即使女作家也没有几个能有如此的优雅细腻,简直到了极致,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他的(男人)文字。小说的主旨、架构、文字等,自然和萧红、冰心是不一样的,自然不用说和鲁迅、矛盾了,那简直是大相径庭。后面的散文没有读,不用想,自然也和沈从文不是一个路数的,如果说前者真实、接地气,后者自然柔情而潇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