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挑战自我?苏东坡做官以后为什么还参加科举考试?

 长江古今谭 2020-06-09

嘉佑元年(1056年)五月,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千里迢迢从眉州来到汴梁。父子三人除了游览京城,结交欧阳修、韩琦这样的社会名流外,就是静候明年春的贡举考试。

嘉佑二年二月,在那号称千年科举第一榜中,苏轼、苏辙兄弟俩都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兄弟俩的仕途还没开始,噩耗传来,母亲病故。

苏氏三人急忙回家奔丧。守丧两年三个月后,父子三人才重返京城。

嘉佑五年,苏轼已经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薄(正九品),但他并没有马上赴任,而是在欧阳修、杨畋的推荐下,精心准备科举考试。

苏轼这次参加的是制科考试。

制科即制举,又称大科、特科,是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它和我们平常说的进士科(贡举)都是科举制度的组成部分。

挑战自我?苏东坡做官以后为什么还参加科举考试?

清代的博学鸿词科也属于制科

在宋朝制科时停时置,不太兴旺,但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时达到极盛。

从宋仁宗天圣七年开始,到宋英宗一直延续了四十年。

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典坟达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军谋宏远材任边寄六科;又置高蹈丘园,沉沦草泽,茂才异等三科;是为天圣九科。此后历二世,四十余年,制举从未罢废。

朝廷设置制科的目的是待非常之才,走精英路线。和进士科相比要求更高,题目更难,挑战性更大,在时人心目中,制科地位高于进士科,因此也激发了一些士人的好胜心。我想这也是苏东坡参加制科考试的一个原因。

仁宗时参加制科考试必须要有两位大臣推荐,然后要过三关:首先要向两制(掌管内制、外制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呈送平时所做的策、论五十首,两制择优参加阁试;接着是秘阁试六论;最后才是皇帝主持的殿试。

其中秘阁试六论是制科考试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秘阁试六论出题范围十分广泛,以九经、兼经、正史为主,旁及武经七书、《国语》和诸子;正文之外,群经亦兼取注疏。

应试者文中必须指出论题的出处,还要全部引用上下文,才能称为“通”。应试者所作六论,每篇都要在三千字以上,要求一天一夜完成。

阁试成绩亦分为五等,一、二等不设,三等为上,只有过了第四等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这就需要应试者博览群书,知识面要广泛,对知识点还要烂熟于胸,在写作上要才思敏捷,文理俱佳才能“过阁”。

嘉佑六年(1061)八月十七日,苏轼赴秘阁试六论。

这次的六论分别是:《王者不治夷狄》,出自《春秋公羊传》》何休注;《刘恺丁鸿孰贤》,出自《后汉书.丁鸿传》;《礼义信足以成德》,出自《论语.子路篇》包咸注;《形势不如德》,出自《史记.吴起列传》;《礼以养人为本》,出自《汉书·礼乐志》;《既醉备万福》,出自《诗经·大雅·生民》郑玄笺。

这六道题三经三史,三正文三注疏,没有难倒“学霸”兼“才子”苏东坡。苏东坡文章写得“文意灿然”,顺利

“过阁”。

嘉佑六年(1061)八月二十五,宋仁宗在崇政殿亲试这些“过阁”人才。

挑战自我?苏东坡做官以后为什么还参加科举考试?

制科殿试要求制策文章在三千字以上,并且要当天完成。苏轼文不加点,先上《中庸论》、《秦始皇帝论》、《汉高帝论》等文章,接着答《策问》,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

为了防止舞弊,宋仁宗那时无论是贡举考试还是制科考试都已经弥封卷号,重新誊录了。除了考官外,还有覆考官进行复核。

这次殿试的覆考官是司马光,他在奏文中说“内‘臣’、‘毡’两号所对策,辞理俱高,绝出伦辈⋯⋯以‘臣’为第三等,‘毡’为第四等”。

“臣”是苏轼的代号,“毡”是苏辙的代号。最后苏轼制科入三等,苏辙入四等。

那么苏轼制科三等的成绩好不好呢?我们从数据上就能看出来优劣。制科等级一二等都是虚设,也就是说三等就是制科的最佳成绩了。而且两宋三百年间,入等的也就四十多人,进入三等的仅四人而已。苏轼这成绩在整个大宋朝也是凤毛麟角。

欧阳修称赞苏氏兄弟“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宋仁宗看了苏轼、苏辙兄弟俩的制策文章,回宫高兴地对曹皇后说:“今天我为子孙选了两个宰相”。

宋仁宗朝规定: “自今制科入第三等,与进士第一, 除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不久苏轼就按进士第一的级别授予官职,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大理评事是掌管刑狱的京官,属正八品,签书判官是州府幕职,掌管文书,佐助州官。苏轼是以京官的身份到地方任职,和先前的福昌县主薄相比,在品级和职位上都有显著提升,这应该是苏轼参加这次制科考试的主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