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高考学霸享受优待超过想象,推迟考试时间,免费提供饮食

 云语禅心 2022-12-05 发布于河南

尚德君

中国高考概念出现于20世纪,其前身是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以考试来选拔人才,为贫寒出身的平民百姓提供了阶层跃升的机会,也有力地维持了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有考试存在,就有学霸,而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学霸享受的待遇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文章图片1

2022年高考时间

文章图片2

古代科举考试之殿试

推迟考试时间

古代科举口试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这是国家教育制度决定。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因为有学霸参加考试,其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参加考试,皇帝竟然同意推迟考试。

文章图片3

苏辙

这个牛人是谁?他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苏轼的弟弟——苏辙。普通人了解他也是从其哥哥——苏轼开始的,然而历史上的苏辙学问同样才高八斗,不逊苏轼,仕途上曾担任门下侍郎、尚书右丞等高官,位列执政,相当于宰相,远远高于苏轼。

公元1057年,苏辙、苏轼兄弟参加礼部会试,同登进士第,苏辙名登五甲,年仅19岁,成为国家公务员,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文章图片4

苏轼

公元1061年,苏辙兄弟2人同时参加8月举行的制科考试。宋朝时期,制科考试的地位非常高,皇帝亲自出题、主持的考试,是国家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举行的不定期特殊考试。特点其一是参加人员层次高,只有科举中高中的少数年轻进士,并且得到有声望的著名人士的推荐才能参加;其二是次数少,宋朝300余年历史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制科考试通过者会得到直接越级提拔重用,进入仕途的快车道,成为普通进士艳羡的对象。

文章图片5

苏辙书法

如此考试对于苏辙来说无疑是人生路上最重要考试,但是在此关键时刻,苏辙却病了,并且很严重,如此必将错过制科考试了。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必将颠覆大多数人的认知。原来,苏辙兄弟的才华早已声动京城,当朝宰相韩琦很爱惜他们的才华,觉得苏辙不能参加考试太可惜了。于是,韩琦就向皇帝宋仁宗建议,推迟考试,为了一个考生推迟如此重大的考试,够吸引眼球的。不过更令人震惊的是,宋仁宗竟然同意了,推迟制科考试,等他身体康复了,再举行考试。

文章图片6

宋仁宗

后来,苏辙参加了制科考试,并获得了佳绩,其《御试制科策》家喻户晓,后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给干饭王提供免费饮食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丁丑科考试期间,有一个考生名为李蟠,他长得很强壮,也很能吃,一顿饭吃10多个馒头不成问题,就是一名干饭王。但是,他也有缺点,思维较慢,写字也很慢。

文章图片7

李蟠

他很顺利通过了会试,成绩很不错,下一场考试是殿试。他知道自己写字很慢,担心考试很长时间,自己挨饿,于是就带了36个馒头,以备不时之需。

考试顺利进行,转眼天黑了,其他人都答完题交卷子了,可是李蟠的文章才开了头。监考官看到考场只有一个考生了,就催他赶紧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带着哭腔央求考官:“我的一生事业,都在这次考试,请求不要强迫我交卷,给我时间,让我慢慢写完。”监考官也是过来人,深知科举考试之艰难,就允许其继续考试,还给了其几根蜡烛。

李蟠早上带的36个馒头早就吃完了,但是他食量大,还是感觉很饿。于是就向监考官索要几个馒头,监考官也同意了。一直到深夜,他才答完题交卷。

文章图片8

康熙

很快这件事让康熙知道,皇帝觉得其很有趣,不但没有治罪于他,还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其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学习,钦点其为状元。

和李蟠一起高中的同榜探花,觉得李蟠高中状元不公平,还作了首诗调侃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从此以后,李蟠就有了饽饽状元这个称号。李蟠因为能吃,饭量大,留下了科举历史上的一段故事。

文章图片9

千里马和伯乐

其实,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这些学霸之所以能获得这些优待,本身还是有硬实力,又遇到惜才之人,才有这些佳话流传。从古至今,人才如过江之鲫,数以万计,不可胜数,然而有的人一生缺少施展才能的机会,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可悲可叹。正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见自己的伯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