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脑卒中康复的时机与方法,这些注意事项您了解吗?

 健康医学科普 2020-06-10

作者:李国华

脑卒中康复注意事项

               
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

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存在而致残。给患者在精神和经济上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

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一方面需要修复受损的脑组织细胞,加快侧肢循环的形成和病理过程的恢复;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组作用。

这两方面都离不开康复训练的支撑。康复期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早期康复
中风偏瘫后应早期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偏瘫患者家属普遍认为在应让患者躺着养病,担心过早活动会加重病情,导致许多偏瘫患者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

临床实践证明脑卒中偏瘫患者越早介入康复治疗,功能恢复及整体治疗效果越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偏瘫患者从发病开始到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开始平稳,疾病不在出现恶化迹象的情况下,24-48 h后就可以针对性的安排康复训练。

此外,康复治疗除了要趁早,还要找专业的康复师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给予患者专业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2.预防过用、误用综合征
一般患者及家庭对于康复训练的认识不足,认为康复训练就是一般的活动锻炼,在没有经过科学指导下盲目开展康复训练,导致过用、误用综合征。

患者在下肢肌力、张力不足时,便由家人扶着行走,急于求成,往往会造成扭伤、骨折等问题,因此要经过康复师的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开始行走练习;

在偏瘫患者自行开展锻炼时,往往会想只要把胳膊和腿的肌力锻炼上来就可以,可越是努力锻炼,胳膊越是僵硬,走路的时候也很不平衡,每次健侧腿跨出去的时候,患侧腿就撑不住,走路越是不稳,身体就越紧张,胳膊也就蜷得越厉害,原因是加强代偿侧的锻炼,而忽略病肢的训练导致。

进行康复训练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减少代偿,让患者学会用“巧劲”控制患肢,避免盲目地进行肌力增强训练。

偏瘫患者应该去正规的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即使在后期康复训练中需要自行在家中康复也需要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3.主动参与
偏瘫患者认为康复治疗就是康复治疗师给抬抬胳膊、动动腿,殊不知在康复训练中,康复治疗师是老师、是教练,而患者是主动参与者,患者主动参与,才能使康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被动训练或机械训练虽然对大脑有反向刺激作用,但患者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直接改善脑神经代谢技能的作用,效果不佳,且容易造成已有功能的倒退。

因此,康复训练要由被动训练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心理康复
偏瘫患者伴随心理障碍的比例约为20%-70&,心理障碍的解除对偏瘫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期瘫痪患者生活需完全依赖他人帮助,难以接受事实,就会表现出否认、抑郁、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甚至会拒绝或者消极配合治疗,部分患者会产生自责、自卑感,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功能的恢复。

因此,患者的心态调节非常重要,医师、治疗师、家属应为患者创造关心、爱护、支持、互助的康复氛围,让患者看到康复锻炼可以改善适应能力,积极主动克服困难,争取各项功能的最佳康复。


5.长期坚持
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多数患者和家属都有依赖医护人员为其治疗的心理,出院后缺乏主动锻炼,已恢复的功能出现倒退。

其实,康复是一个长期的治疗活动,包括院内康复治疗和院外自我康复阶段。

有患者和家属把出院当作是治疗和运动功能恢复的结束,好就好了,不好也就放弃了。


事实上,只要坚持,不同的患者还会有不同的进步,保持已有进步,开发潜在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会逐渐提高;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康复的疗程和疗效是有很大差别的。

临床上一般认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半年之内,尤其是前3个月内,是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也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期。

病程超过半年则进入后遗症期,康复疗效的变化变得相对缓慢,但是并不代表就可以停止康复训练,反而半年后患者更需要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所以,即使半年及出院后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自我康复。

最后,患者在康复期间,还应注意保持血压稳定,积极治疗心脏病,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生活规律化,调整心理状态,合理膳食营养,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有变化及时就诊避免加重。



来源: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李国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