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古玉包浆及作伪

 淡淡的茶香_ 2020-06-10

古玉包浆即是玉器表面形成的“氧化层”。按其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自然形成包浆与盘玩形成包浆两种。

一、自然形成包浆

生坑古玉在长期的埋藏过程中,受到埋藏环境的综合影响,结合其自身材质与工艺的因素,在玉器表面形成氧化层,进而产生了由内而外散发的油润感。哪怕是著名的“玻璃光”,也是亮中带柔,不像新玉高抛光那样的漂浮刺眼。

由于生坑古玉的形成因素非常复杂,出土后也有不同程度的失光现象,往往不同古玉的包浆并非完全一致。如,玉质较致密的古玉光泽较好,打磨考究的光泽较好,坑口密闭性好的光泽较好。

按期光泽强度,可分为:

1.玻璃光包浆

战汉玉器中部分玉质好、抛光精细、坑口密闭的玉器虽然出土后表面光泽有所衰减,但总体光泽度仍然很高,且表面没有明显的抛光造成的工艺痕迹,也很少有大面积的侵蚀和残损。

2.亚光包浆

这类包浆的玉器光亮细腻,表面光滑,较少出现大面积的腐蚀和残损,只在绺裂部分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

3.柔光包浆

这类古玉玉质、工艺或埋藏环境较差,较易受到腐蚀,出土后失光现象明显,光泽度较差。

值得注意的是,生坑古玉各部位的包浆应基本一致,特别是镂空深处、孔洞、细阴刻线内等打磨不到的地方。

二、盘玩形成包浆

传世或熟坑古玉,在经过人长期盘玩摩挲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层浑厚的亚光包浆。其成因主要是摩挲的抛光效果、人体体温及分泌物等多种因素影响,进而形成一层包裹玉器的氧化层。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且与自然形成的亚光包浆有较大不同,盘玩形成的包浆非常浑厚,没有自然形成的亚光包浆的纯净感。

三、包浆作伪

假包浆或新抛光玉器的光泽,俗称“贼光”。包浆的作伪针对不同材质的玉材,采用相应地抛光机械或手工揉搓,再配合封蜡、浸油等软抛光技术,模仿自然或盘玩形成的古玉包浆。

假包浆往往很难将工痕内打磨到位,表面光感非常统一,无自然过渡的感觉,显得浑浊粘涩,油脂感也会逐渐消失。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包浆在古玉鉴定过程中并不是主要因素,只是古玉特有的一种光泽。判断新老还是需要结合皮壳、工痕、材质、纹饰及器型等多方面综合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