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住这3句口诀,读懂老子《道德经》的思想精华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6-10

文章作者:琢磨君

鲁迅先生说:“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道德经》里面有许多精华和智慧,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白岩松则说:“四分之一部《道德经》就可以治天下”。所以说,我们要想多多增长智慧,再忙也要抽时间读读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共81章,文意深奥,很多人没有耐心读完或者读不懂。其实,要想读懂《道德经》,悟透这3句口诀就可以了。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思想精华都浓缩在这3句口诀上!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1、静生道;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说: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也认为“静能生慧”。总而言之,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

人只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学习悟透很多道理,深刻体会大自然的奥秘。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说:我们要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糟心事,冷静思考,就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个办法抽象来理解就是“道”。

正如《大学》里面谈到了一个方法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按照“止、定、静、安、虑”来做人做事,最后必然有所收获。

2、谦生德;

“不争”在 《老子》 中共出现 8 次, 分布在7章之中,其中第八章出现2次。为什么老子如何看重“不争”的思想,就是因为他想告诫大家做人要谦虚。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之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品德最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人也应该效仿水的谦下品德,谦虚低调做人,最后福气和品德反而更加深厚,正所谓是“水低成海,人低为王”!

老子还在《道德经》中举例说明“谦德”的好处: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

同理,圣人要领导老百姓,必须用言辞对老百姓表示谦下,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做人,遇事谦退无争,厚德载物,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所以说,谦虚做人是一种大智慧,我们要好好领悟。

3、俭生福;

人生的福气和祸患是互相转换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好事可以变为坏事,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则,如果你骄傲自满了,就容易招致祸患;如果你奢侈浪费了,就会让福气偷偷溜走。

因此,老子在《道德经》第67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所说的第二宝“节俭”不仅可以“俭以养德”,还可以“节俭生福”,因为德行好了,勤俭持家,开源节流,才能让福气越聚越多,细水长流。

做人,要懂得求缺惜福,“花未全开月月未圆”是最佳境界,也是最智慧的处世之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有福不可享受殆尽,有势力不可依仗殆尽,凡事多留有余地,才能避免招致老天的妒忌,最后保全更多福气。

老子所说的“俭”,不仅包括勤俭持家,还包括我们做事、说话上面的“俭用”,甚至还可以是对生态环境的“节俭”。正如老子《道德经》第五章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人要少说话,避免使自己陷入困境。

老子《道德经》第十章又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番话也是在告诫人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是最有利的。所以说,做人做事要懂得适可而止,把握好一个度量,记住“俭生福”的道理,才能多生出福气。

结语:

老子的《道德经》共81章,5162个字,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但是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根本,记住以上3句口诀——静生道、谦生德、俭生福,也就悟透了老子《道德经》思想精华。悟透这3句口诀,我们便可悟出很多人生的道理。朋友们,您觉得呢?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