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音是什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声。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注意:振动一定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会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声音的传播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声音的传播需要__ __,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_ ____,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___ __。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_____ 不能传声。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 3、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音具有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二、声音的特征 1、声音的三要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___ _、_____和______。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音调指声音的__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3) 声音的特征 响度 音调 音色 影响因素 振动的 声源的远近 振动的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改变方法 改变力的大小 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 举例 震耳欲聋 脆如银铃 悦耳动听 说明 1、 频率: ,单位: 2、 振幅:振动的幅度 2、用一把直钢尺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1)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什么关系? (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什么关系? (1)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 相同)。第一次 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第二次 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 现象:第二次比第一次的响 结论:振幅越大, 。 (2)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大小相同的 拨动钢尺)。第一次伸出的 一些,使钢尺振动发声,此时钢尺振动的 ;第二次伸出的 一些,使钢尺振动发声,此时钢尺振动的` 。 现象:第二次比第一次音调低 结论:振动越慢, 。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 1、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划分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_ __,用符号“dB”表示。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从噪声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环节来防治。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由于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 __Hz~_______Hz,在这个范围以内的声音称为可听声。人们把频率低于____Hz的声音叫做__ ___,频率高于_____Hz的叫做___ __。 2、超声波具有 , ,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等特点。生活中的应用:声呐、B超图像、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 3、次声波可以传的很远,容易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 |
|
来自: 木可儿55 > 《2020教育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