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自信

 深入认知 2020-06-10

20世纪70年代,当Fama提出有效市场假说之后,随之也陆陆续续诞生了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以及套利定价模型等经典金融学理论。它们组成了完整的现代金融学理论体系。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有效市场假说在面对诸众多异常现象的时候,如日历效应、盈利公告效应、过度交易等,竟然很难去解释得清楚,这不得不让人们备受质疑。于是学者们拓宽思路,对异常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研究,追根溯源。尤其,他们开始将人的一些行为特征与投资相结合,由此打开了新的金融思想领域——行为金融学。也是在当时,过度自信作为人类一个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逐渐被重点关注了起来。

1.

过度自信起源于心理学领域。早在之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实证发现: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的成功概率,喜欢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自己的运气、机遇和外部力量带来的作用。这种心理特征被称为过度自信。简而言之,过度自信的人会对自己预测的准确性进行夸大,并且多表现为“事后诸葛亮”。

2.

第一次将过度自信引入到经济学活动研究的是Kahneman和Tversky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论。

此后,过度自信从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出发,通过放宽理性人假设的条件,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进行更为细致的刻画。具体表现在,过度自信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主要围绕着在过度交易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展开的。

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带来了过度交易的行为。

过去,交易量之谜并不能用传统的金融学理论体系解释得清楚,直到行为金融学出现。由于过度自信的引入,Benos、Gervais和Odean等学者发现:

正是投资者的过度自信,投资者认为自己的信息质量要高于其他投资者,因此会依靠信息进行抢先一步买入卖出股票,这样无意中导致了过度交易现象,而过度交易往往会造成交易量和换手率出现极致变化。

他们在研究数据发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在市场中表现为频繁交易,具体为交易量和换手率的不断放大。而且他们还发现,过度自信带来的过度交易最终还会造成股票收益率的降低。

支撑上面这一依据在于2000年Brad Barber和Odean收集美国一家经纪商开户的66465个家庭在1991-1996年的交易记录和月末股票持有头寸。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交易频繁(月度换手率超过8.8%)和交易不频繁的家庭的月度毛收益虽然没有多少差别,但扣除交易成本后,交易频繁的家庭的月度净收益显著低于交易不频繁的家庭。

显然,投资者频繁交易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过度自信引起的。因为投资者在过度自信的时候,会误认为取得的信息优于常人,因此更喜欢冒风险,同时也容易忽略交易成本。

3.

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股市的繁荣往往会助长人们的过度自信,令人们认为自己是很精明的,无与伦比。

“骄傲”常常在人们的投资行为当中起到主导作用,并还会在获得一连串成功后不断加剧他们的自信。

例如,我国股票市场疯狂上涨的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的平均月换手率达到55.7%(相当于年度换手率668.4%)。而在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的平均月度换手率只有 22.3%(相当于年度换手率267.6%)。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涨时期的过度自信程度高于股票市场下跌时期的自信程度。

但从侧面来看,牛市确实增强了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牛市使得投资者比起正常市场下更简单实现收益,决策变得更加自信。同时,获得收益后有了更多的资金进行更大的投资活动,不再那么回避风险,自然而然赌注的愿望跟随不断提高,最终他们会开始接受过去通常并不接受的投资了。

正是这样,在过度自信不断增加的情形下,牛市总是那么容易出现“赌场资金效应”的现象也就可以解释得清楚了。

4.

目前,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现象在股票市场中普遍存在,他们并不会随着经验、阅历的增加而减少。但有趣的是,不同的投资者对过度自信却有着高低之分。

哪些人更容易过度自信呢?

从性别角色来看,男性比起女性在许多领域(体育技能、领导能力、与别人相处能力)中总是喜欢过高去估计自己,因此最容易产生过度自信。Brad Barber和Odean在1991年至1997年中,研究了35000个家庭的投资行为,用性别度量过度自信。

结论发现,男性的月度换手率比女性高45%,但过度交易使男性的年度净收益减少2.65%,使女性的年度净收益减少1.72%。

再从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角度看,有一定知识和专业的领域的投资者特别过度自信,即专家过度自信的程度比新手表现得更明显。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与行为报告(2013)》,其中提到了过度自信程度。社保基金过度自信程度最高,达到0.38,其次是QFII和券商资管,分别为0.31、0.23,个人投资者在0.2以下,而散户仅有0.14.

一般来讲,基金经理人、证券分析师和股评家与个人投资者相比,他们总认为自己有能力跑赢,甚至超越大盘。而个人投资者尤其散户方面过度自信程度低的原因在于:由于相对缺乏投资理念及投资技巧,以至于在交易的过程中相对缺乏一些自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