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简而言之是主要研究金融市场中人本身和其产生的影响。 原理一:处置效应 概念:投资者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这反映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但是实际上常常会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情况即有盈利的股票持续上涨,而亏损股票持续下跌。 处置效应也可以看做投资者趋于过长时间地持有正在损失的股票,而过快地卖掉正在盈利的股票,处置效应是资本市场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正确做法:持有多只股票时,需要卖出股票,不可以受个股的亏损或盈利影响卖出决策。 原理二:过度交易 概念:过度交易是指短时间内交易次数过多或者仓位很重的情况下进行频繁的交易。 在A股中,股票交易的年换手率非常高,个人投资者平均持股期不足一个月,也就是说投资者在股票交易中出现了过度交易。过度交易常常来自于一时兴起、或受到新闻事件刺激、或急于挽回先前的损失,或听到其他交易者的耳语等,这类交易有时或许可以获利,但亏损居多。每当进行一笔交易,就会发生交易成本(佣金、印花税、过户费),这对于操作结果会直接造成负面影响。交易的次数越多,成本也越高,获利也越低。 正确做法:如果想长期留在金融市场上,降低交易成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减少交易次数。 羊群效应: 概念: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例如2019年的区块链概念两日游行情,大批投资者跟风炒作区块链概念的股票,造成了大幅亏损。 正确做法:理性判断,拒绝盲目从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