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老刘tdrhg 2020-06-10

在这些旧家具中,柞榛木家具尤其被人们追捧。材美工良的柞榛木家具,主要采购于南通地区以及通扬运河两岸的城镇。

柞榛因重量和硬度等物理性方面明显高于鸡翅木,在苏北地区民间一直视为硬木,而非杂木。在苏北地区广泛应用于细木家具的生产,品种十分丰富,在传统木工行业素有“柞榛工”之说。

柞榛木虽为良材,但也有其弊端。因生长缓慢、木质坚硬又极易虫蛀,故历史上有“十柞九空”之说,虽有广泛种植,取材却十分不易,故能制成大型家具的,已十分珍贵。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鸡翅木镶柞榛木夹头榫平头案故宫博物院藏

为避其弱点,除了把暗滞的截面花纹和瑕疵隐藏于后,使绚丽的面纹充分显露在正面外,往往通过借助其他材料混作的形式,以弥补无大料的缺陷,如桌案的面心部分采用楠木、瘿木、花梨、紫檀或石材与菠萝漆等替代,橱、柜、架的门心、靠山,通常使用楠木、柏木、瘿木、鸡翅木等;凳、椅、床的坐面用竹片代替藤屉。

作为地方木种之一的柞榛木的普遍使用,应在黄花梨等硬木家具生产的同一鼎盛时期。

特征

明式柞榛木家具流传至今,实例主要有以下几类:凳类,椅类,桌、案和几类,柜、架和橱类,床榻类,屏类。

在制造设计理念上,不仅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且顺应文人倡导的“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的思想,循古而制。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四面平矮桌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四面平带霸王城方桌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明式柞榛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揣揣榫、三角形小明榫

明式柞榛家具,总的特点是造型简练、浑圆,比例恰当,充分展现材质的自然纹理,风格淳朴厚重又不失空灵秀美

涵其大致特征的代表家具如下:

凳类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榉木无束腰直足直枨方凳

长28厘米 宽48厘米 高50厘米

此凳除四面素牙子为榉木外,其余构件均为柞榛木所制,是柞榛木与其他材质混作的案例之一。

凳用原材,通体不设一线,边抹素混面,牙条光素。由于腿足用料粗硕,即使四面用直枨在同一高度与腿足结合,也不影响其结实程度。整体结构简练,朴实无华。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夹头榫小条凳(一对)

长57厘米 宽25厘米 高48厘米

此凳成对,案式结构。凳面边抹格角相交,混面踩委角线。由于柞榛木大料难寻,面心板用楠木替代,同时也增添了色彩上的变化。腿足打洼踩委角线,与边抹呼应。牙头透雕成卷云纹,带委角,轮廓边缘大胆起线,收放自如。前后腿足间,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素枨相连。

椅类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一统碑式书卷椅(四件)

长48厘米 宽38厘米 高89厘米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明 佚名 《鸳鸯秘谱》

此椅椅背曲线弧度较小,搭脑不出头,俗称“一统碑”式椅。

搭脑略宽且厚,书卷式,两端与后腿足上部格角而交。背板为独板,有云纹形透光,沿着透光边缘起阳线,借此加强它的轮廓。

该椅与大多数椅背装饰偏上的做法不同,透光云纹的位置,完全居中,显得端庄持正。除了服从于功能的结构外,整只椅子没有多余的装饰,仿佛所有视线都为了聚集于此。

椅盘下牙条直接与腿足上端格角而交,上承边抹,似有四面平效果,但椅盘稍有喷出。管脚枨下不设装饰有违常规,但收效极佳。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攒靠背灯挂椅

长47厘米 款36.7厘米 高92厘米

此椅如取掉三段花板,则立成苏北常见的“梳背式灯挂椅”。故此灯挂椅的显要特色,在于背板设计别出心裁。不用常规制式,而用两根方形竖材取代,竖材直接与搭脑格肩相交,其间上中下各安三块镂雕花板,远观似剪纸效果。

椅盘边抹格角相交,内落膛嵌入竹片。以竹片代替藤面用于椅、凳、床、塌,在苏北地区较为流行,一为就地取材;二为夏季纳凉;三为置换便利。

腿足上端,设一顶枨与腿足格肩造榫,下设罗锅枨,其间加矮老,管脚枨下亦用顶枨罗锅与之呼应。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玫瑰椅

长55厘米 宽42厘米 高79.5厘米

此玫瑰椅用料上圆下方。搭脑两端挖烟袋锅榫与后足上部相交,椅背与扶手底端均用半圆柱横枨与椅盘相贴,半圆柱枨子上端开槽口,以备膛肚形圈口嵌入其中。

椅盘下端正面及两侧均用带膛肚券口牙板,后侧安素牙子,上下左右呼应,如同一间房屋四面通透的窗户,敞亮明丽。这种风格的玫瑰椅颇具维扬明式家具的特点,曾见多具,也有黄花梨制品。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鸡翅木、柏木直棂式玫瑰椅

长50厘米 宽40厘米 高73.5厘米

此椅高度仅为二尺有余,是同类玫瑰椅中相对低矮的一种。

椅盘边抹使用鸡翅木,椅盘下四面素牙子用柏木,其他部件均为柞榛木,是维扬地区材质混作的又一实例。

椅的后背和扶手内部,都安有直棂,且与椅盘垂直,不同于后足与直棂向后弯曲,搭脑形如罗锅的梳背椅,故称之为“玫瑰椅”较为贴切。这种低矮型的玫瑰椅在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被称为“鬼子椅”,是目前所知关于“玫瑰椅”称谓的最早记载。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

长55厘米 宽42厘米 高104.5厘米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椅盘底部弯带写有朱漆“禄”字。

通体用圆材,不设一线。搭脑做成罗锅状,当地俗称“桥梁”式。两头微向上昂,形似牛角。背板通素,成“S”形,鹅脖不与前足相连,退后另安,扶手两头稍许向外撇出。椅盘内沿裁口打眼,藤编软屉,腿足间罗锅枨微向上扬起,并于椅盘间设矮老,弧线优美,远观貌似细竹竿,与搭脑呼应,形神俱备,工艺水平高于江苏其他地区制品。管脚枨下亦设罗锅式顶枨,与上、中部呼应。此椅明显受到竹制家具的影响,是一件设计巧妙,意趣清新的作品。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圈椅

长55厘米 宽45厘米 高95.5厘米

此属维扬典型明式风格圈椅,圈口三接,说明就地取材,材料相对充足。扶手处微细,逐渐向搭脑处增粗,圆润有力。腿足与鹅脖一木连做,上下贯通,鹅脖外侧与扶手间安上下直抵修长的角牙。

背板极为特殊,迎面整体剔底,沿边留出两条灯草线,貌似攒边而成,上端透锼一云纹,为连接的需要,尖部用连珠相接。同时,云纹边缘起线与混面微妙过渡,中部浮雕一圈乳钉纹,如同金属的钉帽和垫钱。

椅盘格角攒边,内沿踩口打眼装藤席。边抹呈混面,格角处除有直榫外另加三角形小明榫。椅盘下与腿足间迎面安素直券口牙子。其余三侧则用素牙子,牙子背部均采用揣揣榫的结构,这也是维扬明式家具牙板结构特点之一。

因年代久远,通体黑褐色,坚亮如铁,当地素有“黑柞”之称,实为经年累月氧化形成,这也是区别新材的特征之一。整体比例恰到好处,雍容大方,是笔者目前所采集到的柞榛圈椅中最为精妙的一只。

桌、案和几类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无束腰仿竹形方桌长76厘米 宽76厘米 高79厘米

此桌通身用圆材。四面直枨加矮老,直枨并不直接与腿足接触,而是另出竖材与直枨格肩联结,近似用攒牙子的方式。这种造法实际上是从罗锅枨加矮老形制中变体而来。

四足侧脚明显,为了形成更稳定的结构,腿足四面加底枨,底枨内用横竖材攒接出仰俯山字形棂格,形成十字花心,丁字形结合处一律格肩出单榫,兼具脚踏的功能。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夹头榫平头案

长155厘米 宽48.5厘米 高82厘米

此案整体通素,劲拔有力,属苏北地区平头案的标准制式,同时也可旁证当地用黄花梨材料制作此款的风格特征。

此种尺度的柞榛木条案所采用的装心面板,通常采用其他材质来代替,而此件的制作者为求得整体色调一致的效果,大胆利用两块宽窄不一的板材斜拼而成,证实了柞榛大料难求之说。

腿足用方材混面光素。素牙头与牙条的背部,采用揣揣榫的结构。此案的另一特点为前后腿足间横枨,为两根造型相同的罗锅枨,不同于两根直枨或上下不同形式的造法。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四面平茶几(四件)

长38.5厘米 宽38.5厘米 高77厘米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明 《烈女传》 插图

通体方材,四面平结构,不设一线。为与上部呼应,管脚枨在同一平面与腿足格肩相交,腿足底端挖缺做马蹄。整体平稳持重,结构完全服从于功能的需要,形简意赅。

柜、架和橱类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花架

长70.5厘米 宽32厘米 高158厘米

花架上下分成四层,错落有致,可随意调整摆放盆景的高度和角度,底端一侧设有小长方形空格,疑为存放空盆、架托或园艺工艺所用。整体用方材施混面,底部腿足间用素牙子,素雅端庄。

l明人屠隆《考槃馀事》中“盆玩笺”,提倡“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一盆一景,用一几一案,形成盆景家具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另外明末高濂《遵生八笺》、文震亨《长物志》、陈淏子《花镜》等均提到盆景与家具的陈设之法。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夹头榫六足盆架

明式柞榛家具,立足于当地文化的传统基础,又善于借鉴、吸收其他地区的工艺优势,大胆发挥,既反映了地域性的审美情趣和时代风貌,又颇具艺术与生活交融的特点。

南通柞榛木家具在明清之际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古家具行业对此亦有共识。但限于总量,远不及作为地方木种的榉木制品,外界知之有限。

明式柞榛家具,在明式硬木家具的版图中,属个性语种。在明式家具类,像这样既具有明式风格,又有地方特色,两者高度统一的类型,十分罕见。

对明式柞榛家具实例资料的整理,为加深维扬明式家具的认识,提供了具体可感的丰富资源,同时,也为人们重新认识维扬明式家具的价值,为今天研究维扬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提供了佐证。

径34.5厘米 高69.4厘米

海棠形座面用六段弧形材,通过楔钉榫衔接,冰盘沿线脚底部用带洼的皮条线一周,线脚丰满柔和。

盆面下安六条外撇腿足,每条修出两个混面起边线,两混面中分处与盆面委角线相遇,线条酣畅。腿足上端开槽不开口,牙条与牙头分段嵌入槽中,牙头锼出云纹形,牙条呈弧面,沿边起阳线,并铲出如意纹,中部随边抹起伏。

床榻类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无束腰凉塌长190.2厘米 宽78.2厘米 高48.4厘米

此塌为夏季纳凉所设,是苏北地区凉塌的基本形制。明显受到竹制家具的影响,造型简洁,利于搬动。床身为无束腰直足式,素冰盘沿,仅起边线一道。面盘下均用圆材,罗锅枨曲线有度,上加矮老与面底相交。

屏类

柞榛家具;维扬明式家具的一个切面。

柞榛木镶绿纹石插屏

由于受材质的限制,未见有柞榛木大型围屏的实例,仅见用于案头陈设的小型座屏。

屏扇与屏座有连体固定式和分体插入式两种。

连体固定式的结构相对简单,底座用两块桥形抱鼓墩和两块披水牙子造成,一般在屏座上方的横枨间,装一块带有鱼门洞的绦环板。

插入式的屏座造法与一体式大致相同,屏扇部分构造相对复杂,一般用横竖材作大框,中间部分另用子框隔出屏心,上下左右用短材分出空间,嵌装绦环板并锼挖透孔,两种结构的座屏风的屏心通常镶绿纹石。

结语

明式柞榛家具,立足于当地文化的传统基础,又善于借鉴、吸收其他地区的工艺优势,大胆发挥,既反映了地域性的审美情趣和时代风貌,又颇具艺术与生活交融的特点。

南通柞榛木家具在明清之际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古家具行业对此亦有共识。

明式柞榛家具,在明式硬木家具的版图中,属个性语种。在明式家具类,像这样既具有明式风格,又有地方特色,两者高度统一的类型,十分罕见。

对明式柞榛家具实例资料的整理,为加深维扬明式家具的认识,提供了具体可感的丰富资源,同时,也为人们重新认识维扬明式家具的价值,为今天研究维扬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提供了佐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