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如何给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呢? 幼师口袋走访了不少幼儿园,发现了很多幼儿园的阅读环境都超有特色,今天就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希望你能有所借鉴和启发。 推荐 丨1b+老师 微信号:youshikoudai013 让绘本融入每处环境大厅 宝山区机关幼儿园以“绘本”为切入点,打造早期阅读特色,因而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也会融入更多的绘本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这个有趣的书柜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也许这就是阅读的价值所在吧,丰富我们的大脑,让我们认识这个更美好的世界。 原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一抬头,墙上还有一幅《父与子》漫画,让我不得佩服这所幼儿园老师们的智慧,不放过任何角落来创设这样用心的环境。 楼梯 老师们巧妙地利用楼梯间隔,将经典的绘本呈现在楼梯上。 除了楼梯上,楼梯转角处也藏着老师们的巧心思。利用楼梯两边的墙面空间,每层楼连载一本绘本,走楼梯这件事也变得趣味横生。 悄悄告诉你,这些绘本漫画都是老师自己画的哦! 实在是太太太佩服了! 走到绘本《逛了一圈》这一层楼梯,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每一副画颠倒后,又是另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值得驻足细细品味。 另外一边的楼梯,是两幅巨幅作品展示墙,上下两层分别是《海里的故事》、《地下的故事》,孩子们绘画的相关美术作品展示在墙上,相对应地,老师会推荐相关的绘本故事陈列在下方,绘本与美术就这样完美地相互融合。 老师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利用的空间,楼梯下面的绘本墙,给人眼前一亮的效果,我想孩子们一定超喜欢在这里看书吧。 走下这样温暖的楼梯,转角处是一块超级宽敞的公共阅读区域,孩子们可以随时取阅绘本,坐在舒服的垫子上看书。真是不得不让人再次感慨幼儿园的环境真的是无处不体现着阅读特色。 走廊 机关幼儿园的老师们机智地将小托班门前的走廊,打造成一个绘本长廊。 走廊区域的自然角,把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融入了自然角,把绘本中的蔬菜们搬进自然角,不仅丰富了阅读体验,也让自然角变得生动有灵气。 如何生动且不失童趣地引导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绘本来帮你!把《蚯蚓日记》里故事搬进自然角,给了孩子更多的探索兴趣。 阅览室 阅览室有三个馆,绿色系的种子馆,一进门硕大的树映入眼前,孩子可以钻进树洞里看书,想想都让人觉得幸福无比呐。从小在孩子内心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期待他静静长大成一棵树吧^_^ 种子馆旁边的是表演区,孩子们可以在小舞台上表演绘本故事,平时老师和孩子们会在宽敞的台阶上进行集体教学。 穿过表演区,是蓝色系的海洋馆。 为了让孩子阅读时有更多的私密性,海洋馆里也有个蓝色的“树洞”,孩子们可以“躲”在里面不受干扰地进行阅读。 让阅读有参与感公共区域有一处漂流书柜,分门别类地放置了各式绘本。所有的绘本都是封面朝外摆放,这样不仅方便取阅,更能吸引到孩子。 这些书籍的借阅的全部环节都由孩子们自己完成。 为了引导孩子模仿图书馆的借书还书流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绘制了借书还书的图片规则、书签、以及借书卡。 所有的借书卡全部安置在这个橱柜中,是不是一目了然呢。 让阅读变为“悦读”除了公开区域的阅读区域外,东余杭路幼儿园还有一间静谧的阅读室。 在每张阅读桌台的桌角上粘贴着孩子自己画的图书馆规则:哪里借哪里还;书籍坏了要送去维修;读书时不要大声说话…… 窗户旁散布着懒人沙发,不用规范孩子应该怎么阅读,歪歪躺躺也可以,坐在地板上也可以。 墙上的文字故意模仿书籍横躺的形状,让环境更有图书馆的意味。 书架上粘贴着孩子自制的数字标签,归还图书时方便寻找。 在墙上有一处叫做“悦读心情”的布置,记录每一次孩子读完书后的心情。不仅仅给予孩子一个安静阅读的舒适环境,更关注孩子阅读后的心情如何。 阅读室的里间是一间绘本涂鸦房,读书空间也可以如此私密,真想躺在这里看一天的书。 在一楼的小隔间里,有个小小画廊,孩子们在阅读完绘本之后,可以在这里尽情涂鸦,从“阅读与书写”到“表现与创造”,就是这么简单。 让阅读后的拓展更丰富当孩子们在看完书后,脑袋里一定有许多新奇的想法想要表达,在东余杭路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与区角活动里,可以看到随处可见的绘本环境创设 。 信息技术丰富阅读模式 浦南幼儿园的电子图书室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早期阅读方式,丰富了试听享受。 班级的阅读区,也有效利用了电子设备,促进早期阅读的多元化进展。 在教室里,经常能看到点读笔的身影,小朋友把自己心里的小秘密录下来,贴在这些“朋友”的身上,好朋友看到了就会用点读笔来收听。大家用这样的方式分享着彼此的心情和感受。 结合点读笔,进行系列阅读。 阅读渗透在各个区角 植物角+阅读 自然角里不仅仅放着各式各样的植物,同时也摆放了和植物相关的书籍。孩子们养成了遇到问题,自己去书籍里找答案的习惯。 角色区+阅读 所谓渗透性的阅读,可以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有没有想过根据毛毛虫吃的东西延伸出一个小吃店呢?以下就是阅读和角色渗透的绝佳案例。
绘本《小兔子的连衣裙》,被老师们巧妙的运用在了美工区。通过阅读绘本,引发孩子们给小兔子创作连衣裙的兴趣。在美工区投放恰当的材料,孩子们对于这样的创作简直爱不释手! 个性丰富的阅读体验 教室里有专门让孩子自制图书的区域,提供各种材料,让孩子自主动手制作图书。 在公共区域,展示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的图书,孩子可以把看过的绘本、旅行的游记制作成图书,将阅读与生活结合。 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个图书修补区,如果看到有图书破损了,孩子们就会自觉拿到修补区进行修补。一方面,孩子们从这项活动中学会了爱惜书本。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这项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对图书乃至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 多种感官+经典作品 打造公共区域的文学气氛 看 咦,这面墙让人感觉无比熟悉啊,这不是《一园青菜成了精》里的蔬菜们嘛。 孩子们将一些绘本转化为了美术作品。 听 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绘本《大卫不可以》系列,竟还能挖掘出这样的公共区域环境,用各种生活物品、废旧物品来表现故事中的——声音。 感受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幼儿园特意在两条楼梯上做文章,开辟出两块充满想象的空间,一个海洋主题和一个森林主题,孩子们走过楼梯时,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自然环境。 画 会讲故事的人,不会放过生活里每一个具有故事张力的细节;会讲故事的幼儿园,也不会错过每一件充满故事意味的小物件。 瞧,走廊里的这些灯罩是可以脱卸下来的哦, 壁灯的白色灯罩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小朋友可以在上面创作故事,然后将这些作品变为环境的一部分,打开灯看看,哇,我的故事“上映”了。 探索 走廊的另一边,这些透明的板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是什么呢?上面画着不同的图案,为什么会放在走廊里的这个位置呢? 轻轻触摸了下一旁的开关,灯光随即亮起,透过这块透明的板,将上面的图案投射在地上,很有意思。 孩子们不仅能够自己画故事,还能探索用有意思的方式,“放映”故事。 温馨的阅读天地 每个教室里都有这样一个小小的阅读角,温馨舒适。 从大厅、到走廊、楼梯的转角、阅览室……到处都可以找到用心布置的阅读环境。孩子不仅可以自主阅读、还能听故事、和家长一起看书、借书回去……等等。 大厅: 书本都藏在这里哦…… 走廊: 图书室: 楼梯转角: 在这个阅览室,不仅支持小朋友平时来阅读,还定期组织家长来给孩子们做晨读,真是非常好的想法呢,不仅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亲子关系,还完美地诠释了家园互动。 小朋友们最喜欢这个沙发啦。 除了可以在这里看书,特别喜欢的书籍还可以借回家看哦,用这个“滴滴”扫一扫就行啦,信息化果然融入到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啊!
定期举办阅读沙龙,孩子们互相推荐好书。 孩子们自己拟定阅读区规则 图书分类也是一门学问,书架上贴上标签,随拿随放。 阅读走廊 作者:Junaida 把阅读区放入空旷的走廊过道,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空间资源,另一方面能使幼儿产生更多、更高层次的阅读体验。 轮胎与靠背的搭配成为一种新颖实用的座位。 地中海风格的装饰物使得这里的氛围更加温馨。 这里的绘本是按照难易程度分成了小中大三种阅读区。 阅读区中一样可以有操作的内容,修补图书、自制图书同样很受孩子们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