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跃儿芭学园,相信很多老师觉得它传奇又神秘,耳闻过很多它的故事,憧憬过有朝一日能够去那里参观学习…… 嗯,这一次,我们有幸走进了芭学园,用海量照片来为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今天带你走进李跃儿芭学园的户外环境,不管是像童话一样的森林世界,还是让人敬佩的匠心设计,相信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角落,都值得每一个做老师的人去学习、去借鉴。 特别鸣谢:李跃儿芭学园(北京王府园区、森林园区) 想给你们展现的东西太多啦,本文将从芭学园的户外课程、芭学园户外环境中富有匠心的细节、森林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三个角度为你展现芭学园的户外环境,篇幅较长,一定要耐心看完哦! 参观王府园的时候恰逢孩子入园时间,一进园,孩子们没有急着去教室,而是在户外混龄自由活动。原来,早晨8:00-9:00都是孩子的自由入园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想玩什么。 瞧,这位小女孩,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就坐在了小伙伴的车上,开启一天的快乐生活。 孩子们正在齐心协力地磨玉米,这项工作可不仅仅是为了体验玩,每天磨好的东西,孩子们都会收走用于其他用途。 孩子们还会特意预留一些玉米粒,放在盒子里给小鸟吃,关爱和关怀就是这样渗透在这些小小的细节中的。 各类走、跑、跳、钻、爬游戏,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 早晨混龄的自由活动时间,其实也是给予孩子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在愉悦的心情中在游戏中互相问候,开启一天的生活。 户外小型的建筑区,孩子们在这里自由搭建。 玩水区域的墙面上安装了很多管道,孩子们可以尽情探索水的奥秘。 当然,玩水区域是不固定的,开阔的户外场地,孩子们可以拿起脸盆和水杯,在地上洒水,这同样也是释放天性、享受水的乐趣的一种途径。 芭学园设计环境的时候,觉得不管在哪个角度去看,环境和人物融合在一起,都应该是美的,可以被滋养的。看着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耍,在这美好的环境映衬下,这画面十足一幅幅顶尖大作,据说每年暑假还会持续升级。 ![]() 木工课程为孩子们提供制成成品的机会,和持续完成一项工作的可能性,有一个深入系统的工作。 在这里,孩子们投入地工作。 这里的木头有一部分是老师和孩子随处捡回来的,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好的东西,就带来校园里尝试,芭学园非常注重使用大自然中的东西,因为自然的东西是被生命滋养过的,因此它的存在就能够滋养到孩子的精神。 老师们在提供材料时,会非常注重这几点: ☆工作材料及玩具是否具有开放性和可塑性,是否可以拿来充当孩子需要的东西,实施孩子自己的想法。 ☆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阶段。 ☆是否提供了可供孩子安全又深入地探索、工作的场地。 不同的材料是供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使用的。比较小的孩子使用手指头粗细的小树枝,会很容易成功锯断,这是带给孩子的一个强烈的刺激,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认知:“哇,我锯断了!”
![]() 芭学园为孩子提供可以玩耍和工作的沙坑,准确地说是一片大沙场,不仅能让孩子感受沙子,这里本身也是一种群体工作和群体活动的场地。 儿童是通过身体来学习的,他们使用感觉器官去探索周围世界。在沙场,孩子们充分打开了感官,尽情感受沙与水的乐趣。 这片沙场不仅仅是玩沙子的地方,也是供孩子进行建造和创造的场地。 在沙场里可以做很多工作,如水利工程:挖水渠、造河道,还可以挖地道,挖地洞,堆沙堡,做蛋糕…… ▲挖水渠 ▲做蛋糕 沙池旁边就是一个小水渠,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运用沙子和水这两种完全不同感觉的材质进行工作,实施自己的想法。 老师在这里用心设置了多处水管,孩子不需要花费心力去寻找材料,他们可以专注工作,因为随手就可以取到工作需要的水。 孩子们正在建造长江,老师不仅是协助者,更是观察者,老师和孩子们一边工作一边交谈,谈及长江流过的地方,是某个孩子的家乡,孩子们开始讨论起自己的祖籍来,一场场有意思的交流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看,这沙堡正是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 ![]() 老师通过提供环境,让孩子发现材料综合使用的价值,并用建筑材料实现自己的想法。 在整个工程开始之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画设计图,确定要建造什么,明确目标,然后每天为此奋斗,搬砖、和泥、切砖、搭建,一个班的孩子休息了,另一个班的孩子继续。 整个过程也是社会交往的一个过程,孩子们交流彼此的想法,再一起达成共识相互合作完成工作。 和大人一样,孩子们工作久了也会思考,如何更省时省力更高效地工作呢?这时候就诞生了工具,孩子开动脑筋制造出了运输砖头的工具,可省下了不少力气呢!而且还“无意”中锻炼了孩子的臂力哦~ ![]() 种植是芭学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孩子像植物一样需要阳光和土地,在照顾植物的同时,孩子也吸收着来自大自然的生命能量,农业工作使孩子的身体变得有力量,也使孩子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是怎样来的,并认识到生命和爱的关系。 初春时,孩子们会亲自耕作,翻土、播种、浇水、照顾,每天亲自照看它们,直到收获。 有时老师会特意让孩子种植他们不喜欢吃的蔬菜,经历整个照料的过程,到了收获时节,孩子们自然会爱上这种食物啦! 孩子们在菜地画下自己种植的果实,在菜地里寻找昆虫,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发生。 另一边,森林园的菜地,我们看到孩子们种植的菜地对面,有一大片菜地正由农民伯伯们耕作着,老师告诉我们,孩子看着当地的阿姨伯伯们日复一日辛劳地工作,模仿也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这也正是芭学园神奇的地方,在这里,孩子们的老师不仅仅是班级里的老师,有些时候厨房的厨师、木工师傅、大棚里种菜的阿姨都是孩子们崇敬的老师。 孩子们亲自种下的菜,到了收获的时节,老师会打包好,和家长们一起分享孩子们的成果。 ![]() 孩子的本性是自然的,除了植物之外,动物也可以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在照顾动物的同时,孩子们也吸收着大自然的生命力量,由此他们可以认识到生命和爱。 小兔子没有粮食了怎么办?这里没有老师提供好的现成的喂食材料,老师提供的是一个篮子,孩子们背起篮子,自己去菜地里寻找兔子爱吃的食材。 在森林园,我们还看到了小鹿、小羊,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孩子们从小就能有这样的自然体验,可以说是非常幸福了,让我羡慕不已。 在芭学园的老师看来,环境应该是让孩子感到舒适的、时刻感觉美好的,人类会被美好的事物所打动,这样就会对创造美好的生活有向往。在户外的休息区域,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犹如画卷一样美好的场景。 木制家具和木栅栏围成的小小休息区,用盆栽和花卉稍加点缀,如同家里纳凉的庭院,让人感觉亲切又舒适,心瞬间就能安静下来,孩子们工作累了就会过来休息,在美好的环境中获得内心的平和。 扎染的布装饰的舒适的小亭子,孩子们随时可以在这里休息、聊天。 你一定想不到,这是户外的厕所,是的,就连厕所也是富有美感的,让人心情愉悦的。 休息的休息,工作的工作,在阳光下,真像一幅让人心情愉悦的画作。 孩子们工作累了,到哪都可以休息。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发现,芭学园的大部分材料都来源于自然,都是来自生命本源的,这样能够使孩子获得很好的生命感染和震撼。 在芭学园的很多地方,我们都见到了特别的发声器械,孩子们休息的时候可以摆弄这些器械,发出各种好听的声音,全园的老师和孩子都能听到。这也是芭学园的美学之一:用好听的声音滋养全园的人,用美好的环境滋养全人类。 ▲通过滚动轮子,器械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为了孩子时刻能够欣赏美,芭学园的老师可是费足了心思,你看,脸盆、杯子都是这么让人赏心悦目。 户外活动时装物品的器皿,都是这么美的小篮子,仿佛置身于森林童话故事中。 沙场旁边的绿化带,隐藏着一个小小的园林设计,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是那么美,那么让人心旷神怡。 开阔的沙池,连小小的沙子都大有文章,芭学园的老师们一次去内蒙古的奈曼沙漠旅行,李跃儿老师感慨这么好的沙子如果能放在我们幼儿园该多好。于是……奈曼沙漠的5卡车沙子,就走进了芭学园孩子的生活。 听完这个故事,让我不禁又对芭学园起了N分敬意,那种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的匠心,以及想到说到做到的行动力,着实让人敬佩。 就连放置在户外的小扫把,也让我们颇感惊喜。精致的材料和设计,让大人看了就想取出来把玩几下,更别提孩子了!更让我们惊喜的是老师的别具用心的细节,扫把有长有短,专门就是给不同年龄的孩子设计的,这让我们一行人再次扶额、敬佩! 童年阶段,孩子不应该总是从排排坐的课堂上习得知识,而应是通过直接去接触这个世界,自己主动地探索来获取真正深入内在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唯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将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去使用。 在芭学园森林教育基地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孩子们可以彻底释放天性,尽情打开五官去体验、去探索、去认识这个世界真实的鸟兽虫木。 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被这里别有洞天的设计所折服。各类户外探险的器材应有尽有,而且几乎都是用木头做的喔!听闻这里的老师介绍,有不少器材是孩子们在秋季的大型建造项目课程中(芭学园的STEAM课程)一起设计合作完成的。 孩子们的运动细胞在这样自然、多样的环境中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难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野趣,芭学园给了孩子这样一种环境,充分接触自然,让大自然做孩子的老师,去教会孩子们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如此富有野趣的环境中,许多匠心独运的设计让孩子们玩得根本停不下来。瞧,这个叫做“天眼”的器械,孩子们从最底下钻进去,爬到最高处,仰着头看上面的世界,真的是别有一番天地呢! 森林园有一个小山坡,虽然有人工建造的台阶可以爬上山坡看外面的村庄景色,但这里的孩子当然不走寻常路啦,爬山坡、又从山坡上滑下来,可以说是非常会玩了! 户外的森林小屋,家具和装饰都是由木、布制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走进去就像回到家一样,充满了家的温馨。 小树屋+滑梯,简直是童话世界里才会存在的森林王国,出现在了芭学园,让人心潮澎湃! 年轻的男老师在带领我们参观的过程中一时兴起,也玩上了滑梯,非!常!欢!脱! 芭学园的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所有的木质道具,大到大型滑梯,小到一张桌椅,都是一位在芭学园工作了10年的木工师傅亲手制作的,唯有懂得并且认同芭学园的教育理念,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并且让孩子喜欢的东西。看到这里,我再一次深深被这份匠心所打动。 长长的秋千连接着高大的树木,坐在秋千上,好像长了翅膀似的,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 森林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活力,以及那种迷人的灵性。 置身于自然之中,欣赏自然万物能够提升孩子的审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创作力。这种在大自然里上课、画画的场景,就好像梦境一般美好,让人羡慕。 参观过程中,我们走到了一处茂密的树丛,原来这是幼儿园里的森林小迷宫,它并非刻意制造的,而是茂密的灌木丛自然生长出来的,可以说是“鬼斧神工”。小编试着走了一圈迷宫,全程是跪着爬走出来的 参观时恰逢芭学园的某个分园的孩子来这里接受两天一夜的童子军训练,孩子们在这里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通过一系列训练,孩子逐渐褪去身上的娇气,耐力和吃苦的品质逐渐被培养了起来。孩子在学会独立生活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同时,父母也学会了逐渐放手。 瞧,爬上这个坡,往成功又迈进了一步呢! 孩子们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菜地里获取粮食,自给自足。 收获食物的孩子满脸幸福和喜悦,从菜地里飞奔出来,向我们“炫耀”着他们手里的食材。 孩子们切菜、洗菜、洗锅,分工协作一起完成这顿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晚餐。 生火、做饭,童年有此体验,足矣! 品尝共同的劳动成果,别提有多香了! 老师们还带着孩子一起烤红薯,这些难以忘却的童年回忆,长大以后回忆起来,一定是美好又幸福的。 四季分明的森林园,各种果树结了丰盛的果实。参观时恰好桑葚和樱桃熟了,我们有幸品尝到了老师爬树给我们摘的纯天然的果子。(一个字:甜~~) 在这里,孩子们感受着四季的自然变化,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与大自然共生共荣,感恩自然,珍惜并尊重生命。 硕大的古树后面,是森林园像家一样温馨的室内教室。走出院子,就是成片的树林和无尽开阔的视野。小编不禁感慨,这才是理想中的幼儿园该有的样子啊! 写在最后 参观李跃儿芭学园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几度落泪,无论是从奈曼沙漠运来的沙子,还是森林园里让我们跃跃欲试秋千、滑梯,或是无数让人动容的小细节,我们感受到的是李跃儿芭学园真正用心地从孩子出发来打造家一般的童话环境。 相信这里的孩子会在人生早期就发现“自己”,从而找到人生最舒展也最幸福的打开方式。 好的教育,有灵魂有韧性,可以感召人,亦能让人充满信念与希望。教育是人类升沉的枢纽,好的教育可以提升人类生命的品质。 一篇展示户外环境的文章无法完整地展现李跃儿芭学园的教育理念,更多人性的东西,期待你们有机会亲自走进亲自感受:) 声明:本文由幼师口袋原创,于芭学园拍摄采编,文中图片由幼师口袋编辑拍摄,部分图片由幼儿园提供,盗图必究。作者:花花,拍摄:宋宋、花花,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内回复“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