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不教拼音和识字,为什么还要送孩子上幼儿园?

 幼师口袋 2020-06-10

最近,我的幼师朋友和我吐槽

中班家长都很期望老师能教点“知识”

相信很多老师都遇到这样的家长

他们希望幼儿园多教点知识

而不是在幼儿园就是“傻玩”

不知道幼儿园到底在教些什么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一聊

幼儿园到底教什么,孩子又能学到什么

幼儿园为什么不教拼音、算数?

01

◇ 3-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

大班孩子的思维仍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是在活动、游戏中去认识事物。

大班幼儿的手部肌肉尚未发育成熟,骨骼关节以及肌肉之间的协调能力较差,无法较好地掌握书写动作。

所以,如果大班就让孩子练习拼音、做算术题,不仅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还会造成孩子对小学的恐惧。

◇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去年,教育部就颁布了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的通知。

同时,教育部长也强调,避免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明确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

为什么要强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呢?

那是因为,学前阶段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是孩子从家里离开,初次接触社会的地方。

幼儿园是为孩子打开世界的窗口,激发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热情,而不是为了教孩子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并不是说在幼儿园里看孩子学习多少知识,而是看孩子习得了什么样的习惯和品质,而这些才是真正为孩子将来的学习积蓄了力量。

幼儿园里到底教什么

02

其实,幼儿园三年的教育,它一直在为孩子入学做准备。入学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之一。

在幼儿园的三年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

◇ 适应社会的能力

幼儿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孩子会体验到和家里完全不同的生活,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建立“个体”和“集体”的概念,逐步学会与人相处,适应不同的环境,认识自我,明白如何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

◇ 生活自理的能力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会为孩子们创造自我服务的机会,用儿歌和游戏促进孩子自己动手的愿望,让孩子学着自己吃饭、主动上厕所、自己穿衣裤,自己整理物品……

在如复一日的活动中,孩子逐渐学会照顾自己,培养生活自己能力。

◇ 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学会专注地做一件事,遇到困难敢于尝试,对未知的事物勇于探索……这些才是孩子在以后学习中受用一生的品质。

◇ 礼貌待人的态度

在幼儿园里,礼貌教育并不是课堂上的形式主义,而是渗透在孩子们一日生活中的。遇人主动问好,学会使用礼貌用语,通过每天的活动,孩子们学会有礼貌,学会尊重他人。

◇ 控制情绪的能力

孩子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性格脾气。老师会教孩子了解自己的各种情绪,也允许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发泄情绪。比如教室一角设置一个私密区,让孩子有独处的时间,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 分享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