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因纹身被辞退:谁才是真正教坏孩子的人?

 幼师口袋 2020-06-10

每一份工作、职业都值得被尊敬、被认可。而在所有的职业当中,“老师”是最容易被神化的一种。辛勤的园丁、无私的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蜡烛……

下面的问题,如果让你选,你会怎么选?

该投票是因为前不久,一则“老师纹身被辞退”的新闻上了热搜。

一位18岁的街舞老师,就因为露出了手指上的纹身,结果就被家长联名辞退!

一大半的网友认为纹身与否是个人的自由,这位老师不应该被辞退。


当然,也有网友为家长辩护,家长也是对孩子负责,怕孩子变坏。

虽然时代不断发展,但是很多固有的传统思维还存在大多数,比如:

◆ 染头发有纹身打耳钉就是不良少年;

◆ 学习成绩好就一定是乖孩子;

正因为这样的偏见认知,家长们会对教师的形象格外关注,和挑剔。为人师表,更多的被关注到了教师的着装外表上。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老师的品德。

还记得之前新闻报道的幼师被冤枉事件:

河南新乡某幼儿园一家长宋某怀疑孩子遭老师殴打,看监控未发现任何孩子被虐打的画面后退园。两天后宋某及其爱人又来园中声称孩子被老师打了,到教室翻看物品。遭老师询问后,宋某爱人当着正在吃早饭的孩子们接连踹了老师几脚,宋某则抡起椅子向老师头部砸去。

老师被打伤倒地、抽搐不停。经诊断:老师左眼骨骨折、双肺挫伤等。警方介入调查后,查不出任何幼儿园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的行为,宋某及其爱人也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孩子被老师打。


最后还原真相:只因家长不喜欢该老师的穿衣打扮,总觉得该老师平时穿着给人不务正业,不够端庄的形象,当孩子随口说老师打我了这样的话,家长立马断定就是该老师,就凭着无端的怀疑,对老师进行毒打。

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我们的确不应该提倡老师的穿着、打扮过于时尚、前卫、随意。因为当我们无法避免这样的装着会给别人误解时,不如就先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获得家长们更多的信任。

再回到舞蹈老师纹身事件:家长只看到了他的纹身,却看不到了他作为老师的专业性,看不到孩子们对他的喜爱,看不到他一人身兼两职的勤奋和努力所焕发的正能量……

对于因为纹身就被联名辞退的处理,许多网友为该老师抱不平:

究竟是家长打牌不管孩子对孩子伤害大?还是舞蹈老师纹身去酒吧兼职更容易带坏孩子?

舞蹈老师利用自己的私人时间去做兼职,原本就与孩子们无关,家长对于老师的私生活无需过多的干涉。

反观,作为父母,是否真的用心教导,关心关注自己的孩子呢?

如果父母本身的是非观念都存在问题、偏见不客观,那怎么能指望老师通过教育让孩子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呢?

有纹身的老师不代表就是坏人,也不代表就会教坏孩子。

许多家长还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师就该有老师的样子,并且喜欢用“老师”这两个字,约束老师的私人行为,绑架老师所有的生活和情绪。

你是老师,所以不能染头发,不能涂指甲、不能穿短裙、不能有情绪、不能用奢侈品······

老师就该如何...如何...,无形中给老师上了许多条条框框和枷锁,甚者更是直接侵犯老师的私生活、干涉老师的私人空间。

导致许多老师不论怎么做,都达不到家长要求,总是被挑出各种“错”。

"胆肥了?无缘无故打我儿子...…你在幼儿园等着,我明天宰了你!" 2018年11月27日晚,在大连某幼儿园班级群内,一名家长用语音发出的"死亡威胁"惊呆了网友。这名家长先是指责老师打了儿子,进而威胁老师"宰了你"。听到这番话,深感委屈的年轻女幼师当时就哭了...... 经幼儿园调取监控,确认老师没有打孩子。随后,家长向被冤枉的老师道歉。(新闻来源:半岛晨报)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老师逐渐不再被受到更多的尊重,而是变本加厉的威胁、恐吓、辱骂、殴打。将原本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不断地推卸给老师......

 最后的话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导师,教育孩子应当是父母的主要责任,其次才是老师。

真正的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的,所以那些空喊着“有纹身怎么能当老师”的父母,请你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做到了自己心中为人师的表率吧?

最后,小编也想对老师们说:工作之外的你们可以尽情可爱、时尚与潮流,但当回到孩子们身边时,还请你们更加专业、细心与温柔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