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份建构区攻略大全,小中大班都需要

 幼师口袋 2020-06-10

一说到乐高、雪花片,老师们脑海里是不是马上想到了班级的建构区?的确,班级建构区的材料准备中,积木、雪花片等都是必选材料之一。

实际上,建构区可不仅是要准备材料,还包括空间选择、墙面运用、各年龄幼儿建构阶段等。

小编整理了一份关于建构区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让你一次看个明白。

内容目录

1.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阶段

2.建构区的空间规划

3.建构游戏中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

4.建构区的环境布置

5.建构区的材料准备

01

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阶段

在《<3-6随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说到:

建构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来塑造物体形象,反映周围生活外貌特征或心目中遐想世界的一种游戏。

但不可否认,建构游戏是以积木为物质基础所展开的。所以,以幼儿积木游戏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积木

看到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积木,孩子是好奇的。看到这些材料,孩子会想去摸一摸,尝一尝。他们会带着积木走来走去,慢慢明白这到底是什么。

第二阶段:重复性排列、堆叠与象征行为

认识了积木后,孩子开始尝试两个搭在一起,把相同的积木进行简单地堆叠,但这只是建构发展的开始阶段。

第三阶段:架桥、围堵与对称性图形

这个阶段孩子的建构方法逐渐增多,不局限在重复单一的行为。孩子的建构行为更多元。

第四阶段:实质建构期

孩子可以与小伙伴一起拼搭,并创设出建构的作品。孩子们还会主动给作品取名字,赋予建构作品意义。

02

建构区的空间规划

根据所在游戏空间,一般分为班级建构区、积木工作坊、户外游戏区

顾名思义,班级建构区是指那些在各个幼儿园都通行,大家普遍认同和发展的区域,如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等,各个班都有布置。

积木工作坊,可以认为是与别的幼儿园不同,有特色的区域。一般来说,幼儿园专门的建构活动室。

户外游戏区,由于建构材料多,那就把建构材料拿到外面玩,不仅能丰富游戏内容,还能提升教师兴趣。

03

建构游戏中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

在建构游戏中,各年龄段幼儿在关键经验方面,即游戏兴趣、游戏能力与水平、交往与合作、规则与习惯四个方面的表现。

小班幼儿:

游戏兴趣:对建构游戏感兴趣,喜欢用积木、插塑等材料进行简单的拼搭活动。

游戏能力与水平:了解各种建构材料的名称和特征;能运用简单的平铺、垒高、围封等技能,用积木来建构简单的物体感觉。

▼幼儿平铺的活动照片

▼幼儿垒高的活动照片
▼幼儿围封的活动照片

交往与合作:喜欢与同伴一起玩建构游戏,能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作品的名称。

规则与习惯:在教师的提醒下能遵守简单的规则,不乱扔、不损坏建构材料,知道物归原位。

教师指导上的建议

■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开展建构游戏

■ 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幼儿一起进行拼搭游戏

■ 与幼儿共同协商,制定建构区规则

■ 重视游戏的过程,不以成人标准来评定幼儿作品

中班幼儿:

游戏兴趣:愿意尝试使用更多的建构材料进行搭建,享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能力与水平:熟悉各种建构材料,会运用架空、组合、对称,按规律排序等基本的建构技能,用积木搭建作品。学习运用插接、排列、组合、旋转等基本技能来建构作品。

▼幼儿架空的活动照片

▼幼儿组合的活动照片

▼幼儿对称的活动照片

▼幼儿按规律排序的活动照片

交往与合作:能与同伴共同搭建同一个主题的作品,游戏中有交流,有互助,有协商。能用较为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大胆地与同伴交流看法,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规则与习惯:在一定的规则仪式,爱惜材料,游戏后能主动收取材料,按类拜访整齐。游戏中知道要小心行动给,不破坏别人的建构作品。

教师指导上的建议

■ 在建构区投放搭建作品册供幼儿选择

■ 支持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的创意搭建

■ 在建构区提供记录纸、笔,让幼儿将过程或作品记录下来

大班幼儿:

游戏兴趣:乐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搭建,愿意搭建有挑战性的作品,体验搭建成功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游戏能力与水平:了解各种建构材料的特点,能熟练运用各种建构技能,进行综合搭建。能根据经验进行想象搭建,会看平面图,能把平面图变成立体搭建物。

交往与合作:能与同伴友好协商搭建主题和建构方案,分工合作,完成搭建作品。能较完整地讲述建构活动的过程和主题,在合作中有主张,又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喜欢挑战,富有想象力。

规则与习惯:在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伴共同建立游戏规则并主动遵守。能按需取用材料,随时清理现场,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教师指导上的建议

■ 鼓励幼儿尝试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如拼搭我心目中的小学

■ 不干涉幼儿活动,让幼儿来决定拼搭的内容

■ 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进行搭建活动

04

建构区的环境布置

在《<3-6随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说到:

建构区,是幼儿用各种结构元件如积木、插塑等材料进行结构造型的游戏场所。

在环境布置上,户外游戏区主要以大型建构材料为主。所以,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班级中建构区的环境布置。

首先,班级建构区要选择一个宽敞、开放清爽、简单明亮的空间,以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面积。

其次,以避开行动路线为原则,避免幼儿建构物品的碰撞。

第三,建构区的积木柜,尽量保证每一层、每一格经历只放一种形状的积木,方便孩子分类与取拿。

各年龄段收纳柜的建议:

☆ 小班老师可以先帮孩子在每格放1-2个,辅助幼儿收纳。

☆ 中班老师用1:1的图片来告知。

☆ 大班直接用简单的形状图片来提醒。

第四,建构区可铺设地毯,不要放桌椅,不仅能营造自由的氛围,还能适度消音,减少教室里的噪音。(但也有可能孩子不敢搭大型作品而限制了孩子们的建构活动)

最后,充分利用建构区的墙面,展示孩子积木作品的照片,建构过程的照片,孩子的记录图等,鼓励孩子互相学习,讨论,分享作品哦。

发布者:尤克里里

05

建构区的材料准备

依据常见的建构游戏材料,我们分为低结构材料与无结构材料两大类。

低结构材料:

☆ 积木是指用实心木材做成,表面及四周边缘皆磨光打平的材料,比如单位积木、空心积木等。

☆ 积塑是指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等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造型,主要有雪花积塑、百变积塑、齿轮积塑、邦宝积塑等。

☆ 废旧材料是指来自人们生活中的可用于建构游戏的,比如奶粉罐、纸杯、雪糕棒等。

无结构材料:

主要指不定型的建构材料,可以由幼儿随意操作,主要有沙、水、泥等。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老师在材料准备上可参考:

小班:色彩亮丽、体积稍大且形状简单的材料,种类不要太多,但统一种类的材料数量要充足。

中班:种类多样、形态多元,需要一定精细肌肉控制的活动材料。

大班:数量充足、富有变化和挑战性的材料。


最后的话 

看了这份建构区攻略大全,不知是否解决了你对建构区的各种迷惑?这儿有份打磨半年的建构区全解手册,看过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