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这所幼儿园的劳动课程有何特别之处?孩子们会如此喜爱丨走进幼儿园

 幼师口袋 2020-06-10


城市越大,农田越远,劳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城里的孩子对农耕、劳作文明渐行渐远。而这所幼儿园让孩子回归自然,热爱劳动,知五谷,识果蔬,把农田搬进了幼儿园,精心打造楼顶小菜园,还利用高科技让孩子们体验现代微耕的乐趣......

我真是有点好奇,想一探究竟,看看这里的孩子们是如何通过自己劳动收获生活无限乐趣的吧~


特别鸣谢
杭州市滨江区月亮湾幼儿园
采编于2019年12月

走进来塞芽儿家

月亮湾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来塞芽儿。这是源自于幼儿园的 LAS项目课程——“智慧劳动,美好生活”

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优良传统,培养“爱劳动、会劳动、擅劳动”的好品质。

LAS项目课程图


 “在孩子的心田里精耕细作”,这是我们走进这所幼儿园时,映入眼帘的一句话。到底如何将LAS项目课程理念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呢?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微耕家园——亲历实践,培养探求意识

01.楼顶微耕园

什么是微耕园?
微耕园指将微小的场地进行合理安排,通过科学的土培、水培技术进行多元、立体的农耕园。

月亮湾的楼顶微耕园是以日、月、星的形状进行项目分类设计,代表每个小朋友宛如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在明日熠熠发光。三个版块根据楼顶的不同地理位置而建,造型不同、功能各异。


看到建园初期的设计图,还无法想象到微耕园到底是什么样。当我亲自看过后,嗬~楼顶可真开阔~12月的寒冬,这里却一片生机繁茂的景象。

日之园:位于项目西南侧,利用场地半圆的形状,设计成初生的太阳发出万丈光芒的形态,种植区域包括初升的半个太阳以及太阳发出的光芒,一共11个种植模块。


月亮湾的老师们以助手的身份协助孩子们在正确使用种植工具的基础上,让孩子亲历微耕拔草、浇水、施肥、除虫、松土等环节,指导她们亲手培育生长习性不同的植物品种(如喜阴、喜阳类,水培、土培、沙培类等)。


每一块种植地都是不同班级的“承包地”,用特有的标记图来区分。让孩子们用双手、双眼的智慧接触植物、发现促进与妨碍植物成长的外在因素;鼓励孩子们用图画和符号等“书写”观察记录,形成连续、系统的植物生长档案,提升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孩子们亲历微耕活动可以让她们与植物亲密接触,与植物共成长。

入冬后大量的蔬菜吃不掉该怎么保存?孩子们和老师一起体验尝试晾晒干菜的乐趣。观察这些蔬菜如何通过光合作用挥发水分,了解大自然物种成熟的异同,培养孩子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微耕园提供各种耕种的工具、石磨等,帮孩子尽量回归真实的农耕生活体验,感受到农民伯伯的劳作辛苦,一粒种子成长的艰辛过程。


月之园:位于中间位置,靠北侧,这里是鱼菜共生及花卉模块。包括:由鱼池和蔬菜水培装置组成的鱼菜共生系统;两侧的花卉种植区;由五个月相造型构成的花卉种植区;一个螺旋上升的种植区。

孩子们在这里捕鱼赏荷花,感受自然的融合。


星之园:位于东南侧,设计成五角星的造型,星园是一个百果园,种植了枇杷、柠檬、蓝莓、柚子、桃子、葡萄等各种果树,同时果树下套种蔬菜瓜果。

微耕园采用有机种养方式,种植的所有果蔬花卉,全程杜绝使用农药、化肥,体现了生态和循环再生理念。采用鱼菜共生系统、同伴作物、土壤改良等方法保持种植土壤的健康肥沃。



微耕活动作为幼儿窥探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引导幼儿种植、观察、记录大自然来培育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所以在月亮湾,如何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在一日生活中回归自然,体验劳动,成为了这里老师一直在思考、实践的问题。

02 阳光房


月亮湾的阳光房就建在幼儿园进门旁,孩子们一入园就会看到。这里的孩子早晨入园时有点不大一样,都会先去阳光房呆一会儿。如此吸引孩子的阳光房,到底有什么特别好玩的呢?


一走进阳光房,真的好温暖,12月的寒意瞬间全无。


原来,孩子们最宝贝的东西可都在这里。水培的植物、土培的农作物、鱼缸里的金鱼、暖仓里的龙猫、小兔子...孩子们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先来照看一下它们,才好安心回教室。


每一株小小的种子,孩子们都会格外的精心照料、施肥、浇水。而阳光房不仅仅这些,更让人惊喜的是,处处有科技的身影。


在阳光房利用智慧微耕技术,让孩子们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手机看到温室的环境信息并对相关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远程开启浇水、通风、降温等;孩子们会不断地通过这些活动逐渐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和对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呢。


智慧微耕让孩子们通过现代化的技术随时随地发现一种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孩子们在这里对植物的探索和提问,老师们不仅会留下观察”痕迹“,也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记录

老师通过“主题活动”,深度探究,生成智慧的策略。真正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实际观察了解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看图猜句子,你可以读懂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吗?在阳光房里,你可以看到孩子们每一次探究、体验后得出的不同结论,这也是孩子们不断生成自己认知的成长痕迹。


智慧劳动课程· 贴近自然生活

在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下,生成课程逐渐走进了幼儿园的课堂。生成课程来源于孩子,教师发现孩子们感兴趣的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抓住契机创造性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智慧健康打造智慧劳动、智慧生活链,月亮湾的老师们认为LAS项目课程实施的路径四通八达,每一条路线都有着不同的资源、不同的教育价值,有机结合它们,使得“条条大路通罗马”,更好地来实施落实LAS项目课程,带给幼儿尽可能大的成长。

01 班里的区角游戏

孩子们亲手耕种的蔬菜、瓜果,成熟后该怎么食用?那么多的食物还有什么是孩子们最好奇的?

关于对食物的探究,要从不同班级的区角主题活动说起:

对于小班的孩子,不爱吃蔬菜是老师家长很头疼的事情,那不如和孩子们讲讲我们这么辛苦种植的各种蔬菜,原来它对我们的身体有这么多的好处~


蔬菜的种类真的太多了,孩子们该怎么区分呢?


光是对“蒜” 的研究,孩子们就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


小班的孩子最喜欢“找朋友”游戏了,蔬菜宝宝都和谁是朋友呢?


一颗番茄就引来了孩子们的争议。五官全都用起来,把番茄家族好好研究一番~


老师们趁着孩子们对食物研究兴趣高涨的劲儿,索性将区角活动一起结合起来。美工区,孩子们画出、做出不同样子的番茄、萝卜;


小厨房,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开张做生意;兴起的蔬菜外卖行业,孩子们更有想法,从配送到取货,一个个别提多专业了。


科学区,孩子们选用各种食物榨汁,做起了科学探究实验游戏。


认识大自然物种、了解农耕技术、体验生活日常等等,从自然教育到劳动教育我看到孩子们能玩的游戏、能探究的事物真的太多了。生活即教育,月亮湾的孩子每一天都有新收获。


02 有呼吸感的公共区域、功能室

爱自然,亲自然,随处可见的绿植,精心培育的农作物,在教室走廊随处可见。神奇的多肉,形状各异,孩子们每人都会养一株陪伴它长大。


家里的洋葱都带来,水里长、土里生,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孩子就此展开激烈地讨论,分成小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栽培计划。


最后孩子们都把自己的种植成果带来,继续观察、发现......


种的可能都是一样的植物、种子,可偏偏孩子们就喜欢装扮一番,微景观就是这样得来的。


喜欢插花、做干花的孩子可千万不能错过这一区域。月亮湾的花坊堪比外面的花店还要美上几倍。


这美可来的不简单,孩子们先是做设计图,之后讨论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工具。


再来做几次市场调研,看看市面上的花店都有哪些特色,做干花的技巧都有哪些。孩子们做足了功课和准备。


你若问孩子,不同的干花配哪种形状的花瓶会更好看,美观?光设计方案图,她们就会给你拿出一大本供你挑选。


要问孩子们最喜欢玩什么?来塞芽儿棋吧要算其一。不仅和小伙伴一起开动脑筋,多种棋类游戏怎么玩都不会腻。


走进多功能活动室,虽然当时没看到孩子们游戏的身影,却看到老师们用心得把孩子们已完成作品和未完成的作品分别摆放。

多给孩子们留些时间,为孩子的思想留白,也为他们的丰富想象力留出空间。


“中国的色彩”是什么样?保留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的工艺——扎染,孩子们一边追溯古人留下的技术,一边用更现代的创新去延续传承。幼儿园的传统游戏就是在告诉孩子们这个道理。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生活的环境。

大环境里看生活,小环境里看教育。我们总会问孩子,你喜欢上幼儿园吗?你喜欢的幼儿园是什么样?月亮湾幼儿园的大环境,我好像看到了孩子们的答案...

03 来塞芽儿户外游戏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月亮湾幼儿园的户外野炊,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感受劳作的乐趣。


真实的炊具就让孩子们触碰使用我们觉得很危险的电饭煲、生火工具。玩出生活的真实,也同样给孩子带来最有价值的生活经验。


抬头看到一只硕大的松鼠在自己的长廊里奔跑,仿佛像给孩子们读过的绘本故事里的那只松鼠,陪伴这里的孩子成长,与自然保持最亲密的关系。


环境创设·激发游戏探索兴趣

这一路上我抬头看看,地上瞧瞧,伸手摸摸,随意坐坐,我同孩子感受,这里像家温馨,像童话有趣。

一楼的走廊两面墙上,都是孩子和爸爸妈妈游走祖国大好河山的记录缩影。美好的一点一滴,漂亮的一砖一瓦,富丽的一城一国。让孩子们经过之时都可以看到祖国的千姿百态,雄伟壮丽。

这也是LAS项目课程主题活动之一:走中国。让孩子们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书写家乡美好,遇见祖国多姿......


生活书写故事,故事变成课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就是探索、学习的最佳时机。

在二楼的走廊里是园本课程的回顾与梳理,我们看到每张照片的背后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劳动换回对大自然的发现,创造出智慧的结晶。


走上三楼,走廊里都是即将毕业的孩子们的照片。回顾三年在幼儿园的生活,这些孩子们一定都很不舍吧。

月亮湾的老师们说,收集孩子们三年里在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希望可以给孩子更多自信和信心。告诉她们,这三年小朋友们都很优秀,走进小学时一定是个非常合格的小学生呢。

这也是LAS项目课程的终极目标:培养一群”面向未来“的孩子,他们不仅仅阳光、积极,都有一个闪闪发光的”梦想种子”,自信乐观的面对成长之路。


走廊的转角全都是孩子们的作品,而且都是由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来介绍的。


从一侧楼梯走下来,这面宝藏墙真的是让我看到了最最最最全的触摸材料合集了!孩子们小手一路摸下来,真的可以把十几种材料都认识个遍呢~


月亮湾每一层楼的转角都是孩子们可以仰头观赏、低头触摸的互动墙。仔细看,这些互动墙上可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纸盘、贝壳、瓶盖、麻绳......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朵”向日葵“,真是创意无限。


培根说:“好奇心是幼儿智慧的嫩芽。”如果孩子能够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学习探究的动力将会是无限的,孩子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最后的话 

月亮湾的孩子们在草地和农田中漫游,观赏鸟儿和昆虫,研究植物和土壤,观察和崇拜花朵。月亮湾的老师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从种植到收获再到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激发孩子的劳动探索热情。

“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让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美,用劳动探索自然的奥秘,用智慧领悟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是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的意义所在,是幼儿园该给孩子们的体验与收获。

如果问月亮湾是一所什么样的幼儿园?现在我有答案了:是孩子们的花园、乐园、创造园。
声明:本文由幼师口袋原创,于杭州滨江区月亮湾幼儿园拍摄采编,文中图片由幼师口袋编辑拍摄,盗图必究。作者:双,拍摄:小新、汤汤、双双,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内回复“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