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三大亮点”及备考策略

 水哥讲地理 2020-06-10

据媒体报道,4月23日,“雪龙”号和“雪龙2”号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

南极科考一直都是高考中的热点。

本期就来探讨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三大亮点”及备考策略。

我们先来看看往年涉及南极科考的地理高考试题。

例1.(2009年宁夏文综,3、4题)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完成3~4题。 

3.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

4.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例1答案

3.C;4.C

例1解析

第3题,此题考查两地区时的换算。可以按下列的步骤解答:

第一步,把南极中山站的时区算出来

76°22'40"÷15≈5

因此,南极中山站的时区是东5区。

第二步,把中山站与北京的时差算出来

8-5=3

因此,中山站与北京的时差是3小时。

第三步,按“东加西减”的方法,算出北京时间

2009年2月2日9时25分+3小时=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

第4题,此题考查经纬度实地距离的计算和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可以按下列的步骤解答:

第一步,比较昆仑站和中山站的位置

中山站位置为69°22'24"S,76°22'40"E,昆仑站位置为80°25'01"S,77°06'58"E。两者的经度差异不大,可以忽略;纬度则相差约11°。

第二步,根据纬度度差,算出实地距离

经线圈360°,长度约4万千米,每度约111千米。

因此,昆仑站与中山站直线距离是11×111≈1220(千米)。

例2.(2018年全国文综Ⅱ卷,6、7、8题)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 年 2 月 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 6~8 题。

6. 2 月 7 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 北京时间约为

A. 2 月 7 日 9 时     

B. 2 月 7 日15时

C. 2 月 7 日 17 时    

D. 2 月 8 日 7 时

7.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8 .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例2答案

6.A;7.D;8.B

例2解析

第6题,此题考查区时计算。可以按以下步骤解答:

第一步,判断恩克斯堡岛的经度位置

读图可知恩科斯堡岛位于160°~170°之间,按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和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的规律,可以判断恩科斯堡岛处于东经160°~170°之间,约为东经165°。

第二步,求出恩科斯堡岛的时区

165÷15=11(时区)

第三步,算出时差,根据“东加西减”求出北京时间

时差:11-8=3(小时)

北京时间:12(中午)-3=9(时)

第7题,此题考查风带知识。

恩克斯堡岛位于70°S~80°S之间,地处南半球极地东风带,常年盛吹东南风。

在东南风的吹拂下,红旗就向西北方向飘扬。

第8题,此题考查南极大陆区域环境特征和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

材料明确指出恩科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因位于南极大陆沿海,温度相对较高,冰川、陆缘冰、海冰等较薄,受气候变暖影响,易消融。故和极地考察其他地区比较,受升温影响更敏感。

几个极地考察站均地处高纬严寒地区,生物类型较少,人类活动少,大气质量好,因而不是恩科斯堡岛的优势。

我们来比较分析例1和例2,找一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不同点:

第一、地点有些不同。例1是考查中山站和昆仑站;例2是考查恩克斯堡岛。

第二、内容有所不同。例1考查时间计算时直接给出了经纬度,另外还考查了纬度距离计算;例2考查时间计算时没有直接给出经纬度,而是要读图判断;另外还考查了南极洲的地理环境知识。

第三、地图范围不同。例1是南极洲全图;例2是南极洲局部图。

相同点:

第一、都考查了时区和区时知识。

第二、查考的内容都跟当次南极科考的新项目和新领域有关。

第三、能力要求相同。都是考查时间计算能力,以及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通过例1和例2的比较分析,相信大家对我国南极科考的备考就心中有数了。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南极科考的高考题往往都跟我国南极科考的新项目和新进展有关。那么,本次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首次进行“双龙探极”

“雪龙2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科考破冰船,本次是第一次执行南极科考航行任务。

中山站卸货期间,“雪龙2号”为“雪龙”号破冰引航,将卸货点推进至距离中山站约10公里处,大大缩短了直升机吊运物资的距离,极大降低了海冰卸货的风险。

“雪龙2号”破冰引航中

第二、首次实施宇航员海综合调查

第36次南极考察首次实施宇航员海综合调查,首次获取南大洋的中层鱼标本;采集了中国南极科考史上的“最长柱状沉积物”;发现了达恩利角冰间湖形成底层水并向西流动的证据。 

从中层水获取的水母

第三、首次进入阿蒙森海冰间湖区

首次进入阿蒙森海冰间湖区,开展了阿蒙森海—罗斯海综合调查,发现了阿蒙森海冰间湖为侧纹南极鱼产卵场和育幼场。

 采集中层水鱼类标本的拖网

结束语

南极科考是高考常考的热点,且习惯在南极科考的新项目、新进展等方面命题。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三个首次”,是本次南极科考的“三大亮点”,大家要高度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