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王把自己拉下了神坛,吐槽加冕礼王冠重、马车硬,低头脖子会断

 外滩TheBund 2020-06-10

英国女王一直都是“英伦优雅”的代表

而在BBC最新回顾其加冕礼的纪录片里

谨慎发言的她第一次直率吐槽

耿直接地气的一面瞬间圈粉无数

英国女王在大家心里是优雅的符号。

她总是衣着得体,似乎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出错,活更像是个“神”般的存在。

然而在最新的BBC纪录片《加冕礼》里,女王把自己“拉”下了神坛。

因为女王极少独自接受采访,BBC求了22年才获得女王同意出镜。

纪录片里记者更被禁止提问,但女王自动开始“爆料”,表现出真实又可爱的一面。直率地抱怨 “皇冠太重,差点扭到脖子,低头真的会掉。”

女王如此接地气的发言,让英国民众的好奇心得到超大满足,圈粉无数。一众媒体也是好评不断——

“这次的皇室爆料竟然很有趣,女王可迷人了”——卫报

“女王的笑容比皇冠上的珠宝更耀眼” ——英国电讯报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句“我也不知道啊”,粉丝热情都被她的耿直给点燃了!”——每日快报

“别低头,王冠真的会掉”

节目中,女王带来了她的王冠。

其中一顶就是加冕礼上的圣爱德华王冠。

很多人都觉得女王肯定常见自己的王冠,谁知这一顶就连女王也只带过一次,更是65年来都没见过它了。它只会在君王的加冕仪式上才会使用。

王冠从伦敦塔被运抵到白金汉宫,刚一放下,女王就好奇地捧起,说道:“它还是那么重吗?还真是。它真的有千斤重啊。”

圣爱德华王冠重量达2.23公斤,是所有英国王室御用珠宝中最重的一件。

440片钻石和名贵宝石装饰在一个黄金框架上,十分华贵,最早为英王查尔斯二世加冕典礼而制于1661年,以替换部分用于铸币的中世纪旧王冠。

如此珍贵,世界上只能有3个人能碰这个王冠: 女王,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王冠看护人。

然而女王似乎并不在意,好奇地在王冠的边角东敲西捶,还不忘和皇室评论员调侃:“可能很多人都没意识到钻石也是石头,真的很硬很重,对吧。” 


毕竟这顶王冠太重,没法一直戴,女王平常用的比较多的,是帝国王冠,几乎每年的国会开幕大典女王都要戴着。

见到这顶常带的王冠,女王显得熟悉多了。还打趣说:“这可比之前那顶小一些,轻多了。

最开始主持人示意工作人员将王冠挪得离女王更近些。

看着看护人小心翼翼才挪了一点点,直率的女王直接上手,毫无顾忌地拿起王冠摆弄起来。

拿完还耿直得说:“这就是我平时戴的方式呀。”

此外,女王透露自己最爱王冠上的黑王子红宝石,已经有1000年的历史。

据说产自阿富汗,亨利五世在阿金库战役中佩戴过,相传他以前会在这个贯穿宝石的小洞里插一根羽毛(后来这个洞被封住了)。

聊起先人奇怪的癖好,女王直言:“在宝石里插根羽毛好浮夸,但也确实像是他们那会会做的事。”

王冠的顶穹下,是四颗珍珠,最早来自著名的“苏格兰玛丽女王”,玛丽女王死后,被伊丽莎白一世获得,镶在了王冠上。

女王摸着上面的珍珠,突然心疼起这些寂寞的珍珠:“挂在这个上面,它们应该很不开心吧。” 

“我觉得大多数珍珠都像是有灵性的生物…如果它们就这样年复一年的被挂在外面,那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所以我觉得它们肯定不开心…”

这顶王冠减少了重量,女王还是直言不讳地说它仍是“非常笨重,戴得脖子都要断了。”

“不过还好,我跟我父亲头形差不多… 所以只要你一戴上去就还比较稳。”

然而皇冠很稳定地固定在头上,女王的脖子却得一直保持直立。女王依旧不能低下头去看演讲稿,得把稿子拿起来。

“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了,脖子就会断了,王冠就会掉下来。”

虽然王冠笨重得让她当时受不了,但吐槽完还是很可爱地圆了场,笑了笑说:

“所以王冠虽然有一些缺点,但除此之外,还是很重要的东西。”  BBC节目总监夏洛特·摩尔(Charlotte Moore)说:“女王陛下对王室珠宝了如指掌。

然而其实二战时,英国面临纳粹入侵的严峻形势。乔治六世偷偷拟定了一个秘密计划,要保护王室圣物不落入希特勒手里。这些故事女王并不知情。

“当时,名画都突然消失了,好多东西都消失了,但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谁都没告诉过我….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 

整个二战,女王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温莎堡,但她从来不知道,贵重的王冠珠宝都被秘密地藏在了饼干盒里,还都藏在自己脚下。

刚得知的女王还好奇起当时珠宝的安全,问:“他们(藏珠宝的人)还记得当时藏哪儿了吗?万一他在战争期间不幸去世。说罢还挠了挠头,很担忧的样子。

  

“加冕礼太糟糕了!”


女王和王室评论员Alastair Bruce坐在一起观看当时加冕礼的视频。


当时 25 岁的女王身着 6 米多长的刺绣裙子和厚重的长袍,在伦敦西敏寺接受加冕。

虽然Alastair在拍摄期间禁止提问女王,但女王自己倒是很坦率得开始爆料当天的裙子太重无法行动。

“我根本动不了,他们(裁缝)根本没考虑这一点。”


“当时的地板还有一块凸起来。”当走过一段地毯时,女王的礼服和长袍都被地毯卡住了。

加冕礼服以黄金和彩色的丝线缝制而成,饰以钻石、水晶、珍珠、紫水晶和玫瑰色宝石,由6位绣工花3000小时完成。礼服上还有英国和英联邦各地的特色图案。

加冕仪式的第一个步骤叫做Recognition,说得直白些就是验明正身,得确认女王是真的。

在坎特伯雷大主教认证女王身份后,大家欢呼,典礼进入宣誓环节,女王当着众人的面表达自己的职责和决心。

随后是古老的第三个环节,涂圣油。据说,国王一经涂上圣油,身体就得到圣化,国王就成了人世间真正的“救世主”。

“所有珠宝都摘下来了,就剩耳环没摘。 那个太难摘、太费时了! ” 

虽然这时候女王终于可以脱下身上厚重的衣服和首饰,女王还是没忍住插嘴吐槽起当时环节太复杂。

涂好圣油后,大主教向女王呈上献纳之宝剑和主权之球。

随后,大主教亲手将加冕专用的圣爱德华王冠戴到女王头上。

“是很重要,但我的回忆全是这玩意又重又不平衡。”当被问到当时的感受时,女王的回答很是实在。

记者告诉女王,其实当时她周围的大主教是要帮她扶着王冠,但是女王似乎没提出需要帮忙。

“真的? 我还以为他们只是帮我拽着衣服怕我跌倒的。” 女王到现在才知道真相,一脸惊讶。

女王结束在西敏寺历时3小时的加冕仪式,坐上黄金马车在伦敦城里游行,之后返回白金汉宫。

本以为女王可以稍微放松一会,而女王却形容这一段旅程“非常可怕"(horrible)。

“这根本就不是为了出行而设计的!基本上就是在皮椅上弹来弹去,太不舒服。”

自1821年英王乔治四世(GeorgeIV)登基以来,每位君主的加冕礼都搭乘这辆王室金马车。

女王在其他国事场合也会搭乘这辆马车,例如2002年庆祝女王登基50周年的金禧庆典(Golden Jubilee)。

因为马车是纯黄金打造,实在太重,只能以步行的速度前进。6匹骏马拉着车子缓慢而行,2小时终于走完了约7公里的路程。

顶着厚重的王冠,为了感谢冒雨前来祝贺的民众,英女王只好硬着头皮保持微笑,向大家挥手致意。

回顾加冕的历史画面时,记者夸赞每个人的动作都很精准,没有一点差错。

女王毫不客气地说:“那当然了,排练了那么多遍他们当然都知道该怎么做。”

  

当被问到加冕当天女王孩子,查尔斯王子和安娜公主是否也在现场,女王也是耿直地说:“谁知道呢,我也没看到他们。”

原来当时的他们没有参加加冕礼,都被留在了白金汉宫。

父亲加冕礼,女王得写观后感

平时的女王优雅淡定,在镜头前绝不出错,也不轻易表露感情。

而在纪录片里,当看到父亲的加冕礼影片时,她的鼻子有些抽动,眼里更有些眼泪闪动。

当时,她只有11岁,还是天真烂漫的伊丽莎白公主,为爸爸的加冕礼欢呼雀跃,忙前忙后。

虽然是父亲的加冕礼,当时的伊丽莎白并不轻松。

父亲乔治六世给她留了任务,为了让女儿日后的加冕礼更加完美,小公主被要求写下完整的观后感。

这位当时的“准女王”在日记里写道:

”我觉得这一切都非常棒, 整个教堂也很美。当父亲被加冕时,整个教堂顶上的横梁和穹顶被一层神奇的雾芒覆盖(haze of wonder) 。“

除了夸赞之外,只有11岁的“小公主”忍不住吐槽加冕礼最后变得很无聊。

“全都是祷告,祖母和我都在看离结束还有多少页。当我翻到最后,指着最后的结尾时,我俩都笑了。”

其实会让国王如此担心,是因为当时的加冕礼并不像计划中的顺利。坎伯雷大主教主持了当时的加冕仪式,出了一点小意外。

圣爱德华王冠前后非常相似,负责帮君王佩戴王冠的大主教还为此在王冠的正面用一小块棉花做了个记号。

然而真正仪式开始时,他翻来覆去找了半天,找不到记号,最后只能随便用一个方向套在了乔治六世的头上。

在国王的日记里,他回忆自己从来不知道这顶王冠是不是被戴得正确过。

旁边的采访人问到“我觉得你父亲当时对加冕典礼应该不是很满意吧….”

女王几乎毫不迟疑地回答:“嗯,他不开心。”

对比后来自己的加冕,女王感慨:“我的加冕仪式安排好太多了,我几乎什么都没做,就是坐在那里。”

这场加冕礼,救了当时的英国人

其实女王的加冕典礼之所以被大肆操办,是因为二战后整个英国依然处在创伤中,民风低迷。

庆祝新君主的加冕典礼,成了人民庆祝美好未来,走过伤痛的好机会。

纪录片里回忆,当时很多人都十分期待,甚至表示典礼既要办得如好莱坞电影般盛大,又要紧贴传统。

典礼的准备工作空前的庞大,比起乔治六世的加冕礼,这一次有庞大的加冕委员会全程负责调度,女王的丈夫爱丁堡公爵亲自担任主席。

工作人员得为3万名参加典礼的各英联邦国家士兵准备食物和住宿。

据说当时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工厂还负责赶制世界上最长地毯,长达188英尺,几乎整个英国都在为这件事忙碌。

“当时关闭了6个月来准备典礼他们铺了一条铁轨一直通到教堂中心…运来了成吨的木材和钢材。”西敏寺教堂的神职人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整个教堂被布置成了一个舞台,准备迎接容纳2200人坐席的客人,然而典礼当天,这里挤进了将近8000人。

65年前的加冕礼当天,天空下了雨,但民众的热情根本无法抵挡。

为了满足大家想去伦敦观看的好奇,额外出动了6000趟火车和6500趟长途列车。据说当时有200多万民众从英国各地涌入伦敦。

屏幕前的女王回顾了加冕仪式的全程,忍不住有些感慨。

“这是我君主生涯的开端,我参加过父亲的加冕仪式,自己也被加冕过,一生参加两次加冕仪式,真的非常难忘。”

记得主持人问到戴上王冠时的感受,女王下意识地回答“这那能舒服。”

不过即使现在的她直率地吐槽当天的经历,她依旧在加冕礼当天很好地向大家展示了女王的风采。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这么多年,这顶厚重的王冠即使再重,她依旧“超长待机”地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肩负着整个王国的期待。

她的微笑比王冠更迷人。


这部纪录片是《英国皇家收藏季》(Royal Collection Season)系列节目的一部分,BBC与英国王室收藏信托基金(Royal Collection Trust)合作进行拍摄,一共有四集电视系列片,包括《艺术》、《激情与权力:王室收藏的故事》等。

《加冕礼》于1月14日晚8点在BBC电视一台播出。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