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过很多爆款的宜家 成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 其背后的全球唯一华人设计师给我揭秘 多年来宜家是怎么做到的? 给你100块,能用来干什么?似乎连一顿像样的晚餐都吃不了。 在宜家,你却能轻松淘到几件居家神器。 年初,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去世时,这条微博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产品多、设计好、价格低,宜家确实给很多年轻人带来幸福感,满足了他们对家的幻想。 即便物价一直在上涨,宜家却还是那个物美价廉的宜家。 我找到了全球21名设计师中的唯一中国设计师——柯晨怡,她也设计过一件99元爆红全球的小边桌。 她说,在亲民价格的背后,是近乎残酷的要求,高达100多条。 宜家的爆款是怎么来的? 宜家的很多网红产品都是超低价:4.9元4件的衣架、4.5元的弗拉塔编织袋、39元拉克边桌、99元的格拉登边桌...... 既实用,拍起照来也是美美的。 弗拉塔编织袋 拉克边桌 其中,格拉登边桌的设计师就是柯晨怡,她说整个设计过程很折磨人。 2016年,柯晨怡设计格拉登边桌时,首先被要求的就是价格限制:售价19.9欧元。 一开始,设计方案比较复杂,双层、带轮子可推动,但苦于预算,还是回归到极简结构——四条腿,由上下两端的两个十字形交叉固定,每根棍子都独立分开。 但这样会产生一个问题,螺丝用得多,连棍子上的圆弧接口处理都会增加成本。 还是不符合宜家对价格的要求,“目前分成心跳价和低价。心跳价就是你看到这些产品的价格会倒吸一口气,怎么会有这么便宜的价格。” 为此,柯晨怡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仅用4颗螺丝就能组装完毕,加上一个铁圈固定。 腿下的十字架也用了四条空心钢管,两端则需要用塑料制成的“堵头”塞上。 最后的呈现就是大家市面上看到的这款,设计极简,桌面拆出来还能当托盘,售价只要99元。便宜却不廉价。 宜家深信,价格是消费者最容易感知到的因素。无论怎么更改设计,都不能加钱。 而另一个要求,就是细节。只要有任何一条不符合规则就要重做。 宜家有一条残酷的魔鬼条例,“针对每一项产品都有超过100项测试。只要有一项不通过,整个产品就不用测了,直接重做。” 柯晨怡在做格拉登边桌时,除了要维持价格,还得保证质量。 即便是托盘桌,但它首先是个桌子,就得满足桌子类产品的测试。 在测试阶段,格拉登边桌会有承重和冲击测试,模拟人们用力往桌面上放东西、按压桌面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它发生了侧翻。 即便是到了最后阶段,柯晨怡也只能重做。她尝试把桌腿外翻一点点,做成梯形,承重能力强多了。 最后,这个轻巧的小桌子,甚至能承载40公斤的人。 家具测试环节 “宜家崇尚民主设计,分别是美观、实用、优质、可持续和低价。” 柯晨怡说,每个产品完成后,都要给团队里的其他设计师评分。有任何一项指标没满足,产品都要回炉重造。 即便是9.9元一件,也要2年才能出品 宜家要成功上架一个产品,周期长达两年。也就是说,你看到9.9元的一个杯子,背后也要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工序。 首先,每一年都有主题和产品方向。从2014年起,宜家每年都会在全球做大规模的家居生活调查。 这份来自总部的文件会发到柯晨怡所在的宜家亚太区产品开发中心(PDC)。 PDC是除了瑞典总部之外,全球唯一的海外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徐汇区。 在一个研发项目中,通常会有1位产品研发师、1位设计师、2位工程师,还有1位负责把控进度的同事。真正给到设计师的时间是2~3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从设计理念就开始和供应商紧密联系。 设计师画完图进入到制作样品的阶段后,会花费大量时间呆在工厂,跟工人商量怎么最大可能性地节约原材料,降低开发成本。 目前在中国本土,宜家有超过300家供应商,涵盖了大部分的宜家产品。 “很多工厂在深圳,我基本上八点就会去,把所有草图都给工人看。这种头脑风暴非常有意思,我经常会根据他们的反馈做修改。”
样品生产出来后,之后就开始过测试的关卡。宜家为此还专门在上海郊区搭建了一个实验室ITTC,用以检测。 这位 80 后杭州美女 是全球唯一华人设计师 在宜家工作了6年,柯晨怡已经设计了大约40件产品。 目前在售的产品中,最贵的是竹子制的希勒桌子,桌板和桌腿分开售卖,一整张桌子仅649元。 柯晨怡设计的HILVER希勒桌子 索文顿太阳能LED吊灯 99元 普拉德挂钟 99元 说起自己跟宜家的缘分,柯晨怡觉得更像是“soulmate”。 在中国美院学习平面设计后,柯晨怡去了法国读硕士,毕业后先在爱马仕旗下的“上下”品牌工作。 对于很多设计师来说,为奢侈品牌做设计是梦想。 柯晨怡却觉得,“奢侈品追求极致,对工艺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为金字塔顶端的一小撮消费者而生,老百姓能买得起吗?” 显然,更接地气的宜家在这方面和她的理念更吻合。 2012年年底,柯晨怡入职宜家。2015年,她设计的第一件产品希勒竹桌上市了,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