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开牛油果和藜麦吧,现在燕麦奶才是中产食物鄙视链的顶端

 外滩TheBund 2020-06-10

以健康、低碳、时尚著称

风靡咖啡界的燕麦奶

正在成为全新的时髦食物界当红炸子鸡

最近我被一种“奶”刷屏了,其当红的趋势有赶超当年牛油果之势。

INS上各路博主在狂po,随便Google一下就能找到不少关于它的内容。

平日下楼买咖啡,也总被咖啡师无缝安利燕麦拿铁,其实就是在选拿铁(或澳白)的时候,再加上5元,就能将全脂牛奶替换成燕麦奶。

不止一个人跟我说,现在早就不流行喝脱脂牛奶,要喝就加“燕麦奶”,这样才算站在生活方式社交圈的顶端。


我好奇搜了一下发现,Oat Milk(燕麦奶)已经成为2018年Pinterest上最热门的食品关键词之一,搜索量高达惊人的 186% 。

连Blue Bottle、Seesaw等精品咖啡馆也在使用燕麦奶作为更健康的替代品。

眼下,这股燕麦奶热潮还在不断蔓延,越来越多的人把它po上社交网络,就像当年追捧牛油果一样。


那么到底什么是“燕麦奶”?它是怎么一步一步爬上超级食物鄙视链顶端的?

01

爆火的燕麦奶是什么?

燕麦奶持续被关注是从星巴克宣布在欧洲和美国的各地甄选门店(Reserve stores),开始提供燕麦奶开始的。

BBC News、New York Times等媒体也都持续在报道燕麦奶的应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燕麦奶呢?

它是将燕麦与水混合,添加专用酶分解淀粉而后过滤出去残壳制成的健康饮品。

其实它跟我们平时喝的豆奶、杏仁奶、椰奶一样,属于植物奶的一种。

相对牛奶来说,它的好处有不少。

首先是对乳制品过敏及全素食者来说更是福音。

它不含坚果、牛奶、大豆、麸质等过敏原,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用它替代牛奶,不用担心过敏,同时也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纯植物提取,素食主义者也可以放心喝。(使用植物性饮食的人也可以喝)

其实在欧美很早就流行“植物性饮食”,倡导人们减少动物性食品摄入,增加植物性食品摄入。

燕麦奶作为植物奶的一种,其“脂肪更低、纤维更多”的优势自然而然能吸引更多秉持着这种观念的人们。

尤其近几年,不少年轻人也逐渐受这种绿色观念的影响,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开始了健康绿色的转变,开始吃起这类健康新食物。

而且燕麦奶低糖低脂(饱和脂肪含量为0),超适合需要减肥瘦身的小哥哥小姐姐。它的膳食纤维含量也很丰富,其中含量丰富的β-葡聚糖被证明可有效降低胆固醇。

我们再从环保层面看看燕麦奶与牛奶的区别。

BBC曾做过一次报道,他们根据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生产一杯乳制品奶几乎是所有非乳制品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倍。

另外,由于制作过程需要的水更少,燕麦奶能比牛奶减少 80% 的碳排放。根据悉尼科技大学心理学家Adrian Camilleri博士的研究,牛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人们估计的高出约30倍。

这个数据完全比我想象中的差异还要大。

可能很多人觉得又健康又环保,就意味着味道不太好,不能给人太大满足,其实没有。

针对燕麦奶与咖啡的结合,我还问了几位咖啡师朋友。

他们普遍认为,燕麦奶质感柔滑,比豆奶稀薄,又比杏仁奶浓稠。喝起来即使不加糖也有淡淡的甜味,自然健康。

口感好、低脂低糖、健康还环保?看来燕麦奶的好处多到可以组建一波夸夸群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

有一派营养学家认为燕麦奶“短板”太明显,比如蛋白质含量很低,完全没法跟牛奶比。

加之人体对于植物蛋白的吸收利用率很低,这也是个大问题,也就是说如果长期以燕麦奶代替牛奶,很有可能会营养不良。(源自:营养专家 Walter Willett 和David Ludwig发表在JAMA Pediatrics 期刊的文章)

支持植物奶的学者们则认为,人们有很多途径补充蛋白质,甚至摄入了过多蛋白质,真正缺的是纤维。

但对于牛奶和植物奶到底哪个更健康,始终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答案。

02

“燕麦奶+”的新潮流

除咖啡外,燕麦奶的潮流还席卷了其他饮品甜品,替代了牛奶、奶油的位置。

除了被添加在咖啡里之外,纯燕麦奶饮品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燕麦奶松饼、小罐布丁等也逐渐风靡起来。

这些新品锁定了90后、00后的年轻群体,从外观到内里都切中年轻消费群体的心理。

从风靡INS的牛油果、Smoothie,到现在的燕麦奶,都反映出如今整个饮食市场“绿色健康”的课题。

我们常说消费升级,从燕麦奶的风靡或许能看出一点儿迹象。人们愿意多花5块钱追求更健康绿色的饮食,完成一次低碳行为,同时消费观念也在不断进步。

这是一个BETTER ME的概念,人们消费的早已不是产品本身。

这其中,我们也总能看到不少跟风消费的行为。

跟风与否,我们或许都能从中看出一些新的消费趋势。

文 / 编辑 冷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