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师的PPT,不一定都有逻辑

 新用户17325722 2020-06-10
让PPT更好地帮助我们传递信息



无论是向客户介绍方案,还是团队内部展示,PPT都是律师进行观点传达时最高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为了让PPT更好地传递信息,我们通常会辅以相关设计,使得PPT更加美观或者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是,律师在面对一张PPT时,逻辑应大于美观。只有逻辑足够清晰,PPT才能实现基本的简洁性和规整性。
 
这篇文章将和大家聊一聊,如何通过分级,让PPT兼具逻辑与美观,让图片更好地帮助我们传递信息。
 

在介绍基本原则之前,需要先说明的一点是,PPT的最终设计和文字内容的准备并不是先后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并不是所有律师都会亲自参与PPT最终的设计,如果能够提前考虑最终演示效果,带着演示的逻辑去梳理PPT文案信息,就可以减少后期对文字内容的修改,也可以提高排版设计的效率。
 
当我们初步拟定好文案后,就要开始处理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这就需要我们对内容进行分级。
 
分级的类型有很多,错误的分级往往不能让观众第一时间get到内容的重点,甚至产生误解。下面介绍PPT最主要的两种分级方式。
 

01. 重要程度分级

 
也就是不同等级信息之间的分级。其实在各种文档里准备文案时,都会使用到有序列表,将信息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当我们把文字内容整理成PPT的模式,就等同于以下效果:
        

纵向分级和横向分级
 
一般来说,纵向分级的上下层级关系暗示更加强烈,纵向分级也是大多数律师在制作文档和PPT的首选,它更适合被运用到小板块内的分级。
 
但PPT的布局一般是横向分布,横向分级可以更充分、高效地利用PPT的空间。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对于一级标题或者是最重要的信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大字号,字体加粗以及变换字体。
 
1. 字号和层级的对应关系可以按照一定的数列关系进行分配。例如24,36,48(依次增加12pt),整体的规整感和逻辑性可以通过每个小的细节体现出来。
 
2. 其次,还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的视觉元素对内容进行强化,例如线框,底纹或者不同的颜色。
 
但一般来说,字号大小和字体粗细已经足够体现信息的重要程度,只需要添加额外的一种效果强化视觉效果即可。过多的效果则会让画面混乱。
              
例如在上图这个小板块中一共有三个层级:
 
一级标题——步骤数字
副标题——案件初步处理
内容——具体的处理步骤
 
通过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字体大小进行区别。
 
一般来说,三级标题既可以保证视觉上的对比效果,也比较容易让观众理解你的逻辑。
 
再多的分级只会让受众感到混论,此时,你需要重续考虑这一板块的分级逻辑是否合理,是否可以继续分解为更小的单元。
 

02. 平级分级
 
1. 并列关系和对比关系
 
同级信息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并列关系和对比关系,尤其适当并列的项目只有2个的时候,因为他们都是相对独立的项目,尤其是在并列关系中,同级信息之间的联系并不大,而在对比关系中,则需要突出信息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
               
当然对这两个进行区分的设计方法也很简单,对组成元素的颜色进行对比,例如使用黑白背景进行区分。
 
2. 并列关系和顺序关系
 
顺序关系即同级项目有某种顺序关系,可以是因果联系,可以是时间联系,例如流程或者时间轴。所以这也是比较容易和并列关系混淆的同级类型,因为当我们将板块从左至右进行排列的时候,潜意识就带有从左向右递进的关系。
 
对这两种关系进行区分的设计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并列关系的基础上加上直线,箭头或者三角等基本元素即可。
             
例如,在这个案件审理流程介绍图里,没有任何引导元素时,受众第一反应会以为是之间并无联系的4个独立的平级内容,但一旦加上三角之后,就能反应过来这是一个4个步骤的流程图。
               
PPT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无外乎以上几种,哪怕再简单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这样的逻辑梳理显得更加清晰
 
例如在下图中,两句包含因果关系的话——
 
1.机构承诺学员,只要报名课程后一年内即可顺利毕业,课程结束后未达到效果。
2.法院判决按照合同约定退还全部课程费用。
               
通过添加三角形,可以有效地帮助受众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是因果关系。
 
在理解上述两种分级方式以后,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特别是,法律通常会包含复杂繁多的文字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将复杂内容进行拆解,分解为一个一个小的类目,再将其重组组合,衍生出更多的层级组合,实现更清晰的演示效果。
        纵向层级和并列关系的组合
 
最后
 
对于律师而言,不一定要一味地追求所谓「高上」的视觉效果或是「高级感」的演示风格,或许这类风格的PPT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用,但只有梳理清晰内容的逻辑层级之后,才能更好地让PPT配合文案进行内容的输出。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