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实干刷新“存在感”

 昇事静能量 2020-06-11

近日,和一位基层干部聊天时,他告诉笔者:“当前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前有承诺书,后有责任状,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旋转于扶贫、环保、拆迁、维稳、安全生产等领域,身心俱疲却找不到自身的‘存在感’。”这番话引发笔者深思:处在平凡而忙碌的工作岗位,基层干部就如同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若没有清醒头脑与几分定力,便会随波逐流、因“平”致“庸”,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迷失自我,找不到“存在感”。

哲学家贝克莱曾说:“存在即被感知。”当我们向外界发出信号时,能收到别人的回应,便证明了自己有“存在感”,如果一个人缺乏“存在感”,就会感到困惑、不安和空虚。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只有把自己真正摆在工作状态中,以实干有为作为信号“发射器”,以投入身心作为获得价值的“感应器”,才能真正找到自我,认同自我,激励自我。

揆诸当下,个别党员干部对“存在感”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存在感”,在终日琐碎繁杂的工作中磨尽了锋芒,冲淡了初心,甘做“佛系干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欲无求更无为。对上级交办的任务能推就推,得过且过,常有“多干多错、不干没错”的心理。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现象,有损干部形象,还会降低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感,长此以往,甚至会引发“塔西佗效应”。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曲解了“存在感”的本意,热衷于“搭秀场”“造盆景”,利用形式主义来刷“存在感”。

《半月谈》中曾有一案例,一个“被调研明星乡”,一年有500多批次领导干部前来调研。这意味着这个乡一年中每天至少有一拨领导干部前来调研。为保证某些领导调研“效果”,地方就得放下日常工作来准备材料、安排接待,甚至组织“群众演员”彩排。这样的“摆谱调研”不是真正为了听取民意、为民办实事,只是为了在媒体上狂刷“存在感”。在这种形式主义的侵蚀下,基层干部自身并不能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同,也会给基层群众带来负担并心生反感。

党员干部的“存在感”不能靠“刷”出来,而要靠“干”出来。实干带来的“存在感”才经得住检验,奋斗带来的“幸福感”才经得起考验。笔者在基层工作时曾遇一位“奔跑型”领导,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单位里总能看到他“奔跑”的身影。从开会研讨到深入调研再到实地督查,他事事亲力亲为,件件干在实处,工作状态始终“在线”,给其他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存在感”不是凭空描绘就能有,它来源于对每项工作精雕细琢、身体力行。入村帮扶贫困户时的“存在感”,体现在帮助孤残贫困人员解决生计;乡村环境卫生治理时的“存在感”,是带动村民苦干实干让村庄旧貌换新颜。对一项工作,倾注越多、投入越深、为百姓带来的利益越实,基层干部所获得的“存在感”才会越深刻。

古人言:“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更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基层工作是份“苦差事”,只有“实干有为”才是帮助基层干部找到“存在感”的动力和本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