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劣币驱逐良币,古代人才逆淘汰现象,历朝历代都免不了的执政陷阱

 兰博2000 2020-06-11

唐太宗曾经说过一句话:“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施政的关键,就在于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纵观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能够正确的选拔人才,使人尽其用的君主,无不是取得辉煌成就。而不能选拔人才任用的朝代,则难动摇社稷,埋下国破家亡的隐患。

而在着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历代王朝末期,或者是昏君当政的时候,朝廷选拔人才时劣币驱逐良币,对优秀人才产生逆淘汰的现象,甚至形成了一个奇怪的执政陷阱,就是每当王朝将灭的时候,朝中势必要奸臣当道,忠诚义士无法自处,要么被杀,要么被远谪外郡。

一、 人治大于法治,促使既有的人才选拔制度不能按照最初确立的准则去选拔人才,中国古代王朝末期时,经常出现“人才逆淘汰制度”的社会根源

劣币驱逐良币,古代人才逆淘汰现象,历朝历代都免不了的执政陷阱

所谓人才逆淘汰,就是在古代王朝人才选拔之中,真正有能力,忠心耿耿的大臣,反被淘汰,而那些没什么本事,但贪鄙自私,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臣,反而能够青云直上,操控国家神器的现象。

西汉戴圣的《礼记·中庸》之中说: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按理说不管是早期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封建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固然是不如现代完善,但其本意是从国民之中选出品学兼优的人才,所以自有一套体系来运行选拔优秀的人才。

在成熟的人才选拔体制之下,就算偶尔有一两个妖孽出现,但不应该影响的大局,更遑论形成人才逆淘汰的现象。只以科举制度为例,按理说在十年寒窗,经历过圣人微言大义的耳濡目染以后,固然可能不是能臣,书生气多一点乃至成为书呆子,都是可以理解的,总不可能真的读了圣贤书,品行上海不如没读过书的人。

有一两个这样的现象出现并不奇怪,但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如果真的符合俗语之中所说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说法,那么证明着一套人才选拔的制度本身就不合理。

劣币驱逐良币,古代人才逆淘汰现象,历朝历代都免不了的执政陷阱

然而从唐宋以来,历史的事实告诉后人这是不对的,从整体概率上来讲,读书明理的人就是比不读书明理的人更适合做官。

既然与选拔人才的制度无关,那么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答案是两个字:人治。

中国古代是个宗法社会,皇帝统治国家靠的是礼法规矩,法律只是辅助,这也就是古代王朝往往提倡的“以孝治天下”的根源所在。因为不同于同时期的西方,稳定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整体安全稳定的,实际上不是契约和法律,而是封建礼教,是道德约束。

在这种人治大于法治的前提下,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虽然自成体系,但是运行制度的人,却是随时变化的,以至于固有的人才选拔机制,实际上成了服务于君主一个人的体制,其中选拔人才的“法”,被君主个性的“人”所压制,自然就不能保障“法”的有效运行。

由此,当君主是昏君的时候,那么选拔人才的机制,也就变成了昏官的选拔机制。

二、 皇权高度集中,促使“以天下奉一人”的现象实质上产生,没有监管的权力,势必要导致腐败,而最高统治者的堕落,是人才选拔上“劣币驱逐良币”的基础

劣币驱逐良币,古代人才逆淘汰现象,历朝历代都免不了的执政陷阱

要弄清楚古代王朝选拔人才时的“逆淘汰”制度,首先就等弄清楚选用人才的根源,即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用人标准。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们,往往到了王朝末期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个的昏君,从而导致人才逆淘汰制度出现呢?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古代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的地位被无限拔高,促使皇权失去了监督。

魏晋时李康在《运命论》之中说:

“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这句话是说,古代贤明的君主,是以一个人的力量,去治理天下,帮助全天下的老百姓。而不是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来侍奉自己。

历朝历代这种说法层出不穷,但改变不了一个历史事实就是,随着封建历史的不断加强,皇帝的权威是在不断的加强的,这就促使王者不管自身意愿如何,都改变不了实际上“以天下奉一人”的现实。

而绝对的权力,就是腐化和堕落最好的滋生土壤。这在王朝初期的时候,开国君主们往往能够意识到创业艰难,战战兢兢的治理国政。但随着时间的先前发展,君主们生下来就是君主,除了跟自己的兄弟们争夺一下皇位之外,民间疾苦与他们无关,自然也体会不到王朝得来不易。

皇帝本身对于天下认知的不同,就促使了他们对待人才选拔态度的不同,开国之君们认为人才是帮助自己统治国家的,当然要重视其才敢,尊崇地位。而亡国之君们认为人才是服务于自己的,如果不能让自己舒服,那么又何谈服务呢?

这是在这种思想下,历代亡国之君们选拔人才的时候,不求那些有能力的,但求那些能跟奉承自己的,这就为人才的逆淘汰提供了契机。

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历代王朝末期奸佞小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势必对忠臣义士进行打压,再加上昏君提供了打压的契机,从而形成人才逆淘汰现象的出现

劣币驱逐良币,古代人才逆淘汰现象,历朝历代都免不了的执政陷阱

考虑完君主的问题,再从“人才”本身的角度出发。一般来说,王朝建立时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选拔制度,大都是需要层层考试,以真才实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然后才能一步步高升,走到更大的岗位上去。

这也就是《韩非子·显学》之中所说的: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但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对于人才本身来说,是正道,但也是一条艰难跋涉的道路,那些在亡国之君的手中迅速上位的小人们,自然不愿意顺着这条辛苦的道路上升。他们大都以幸进之身成为国家大臣,当然会受到正常渠道升上来的官员们的抵制。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奸佞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自然得不断的网络人手,打压正直之臣,将与自己一样的幸进之徒提拔到高位。

这种提拔也许最开始只是偶尔发生的,并不会影响到国家的选拔人才制度。但是随着奸佞们在皇帝的支持下权利日渐壮大,他们势必要稳固自己的权位。

而稳固自己权位的最佳办法,当然就是打压正常渠道上升的正直朝臣。这一打压,就形成一种惯性,成为古代王朝人才选拔制度中“人才逆淘汰”现象的表现。

这种惯性,正是人才逆淘汰制度最可怕的地方之一,即一旦形成这种现象的雏形,就再也没办法能够打压缓解,只能眼看着一群奸佞们逐渐汇聚成一股更大的力量,将真正有才能的人排挤出权力中心。唐太宗李世民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劣币驱逐良币,古代人才逆淘汰现象,历朝历代都免不了的执政陷阱

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来说,“人”的作用,当然不止是参考自己的得失,皇帝是天子,但并非无所不能,他需要文臣武将来帮他治理国家。人选的好了,治好了国家百姓们不一定记皇帝的好,他们也许只会认为是大臣的能力强。

但如果人选错了,治不好国家,百姓在骂臣子的同时,也会讲责任归咎于皇帝。因此人才的选拔,对于古代帝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国家那么大,人才的选拔也不可能靠皇帝一个人去完成,这时候就需要成熟的人才选拔制度。

一旦人才选拔制度出现了问题,人才逆淘汰现象开始出现,那么统治基础不稳,甚至国破家亡,也就是时间长久的问题,而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了。

四、 结语

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以来,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从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最后演变为科举制。制度是在不断完善的,按理说应该能逐渐减弱人才逆淘汰现象发生的频率。

但结果却并非如此,历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灭亡前用人,大多数王朝末期都出现了人才逆淘汰制度,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人治大于法治,皇帝所立的人才选拔的方式,办法,不能限制他自己超规格用人,长此以往,再完善的制度也难免遇到一两个昏君,最终在人才逆淘汰的现状中国破家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封建时代已经远去,但历史的经验教训,依然值得今天的人们重视。

参考文献:

《韩非子》

《礼记》

《汉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