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照猫画虎(3)

 虹72 2020-06-12

haijiaoqiren_天涯博客    作者:haijiaoqiren

 最好照猫画虎(3)
  
   只管用今音
  
   宋人赋词并没有一本韵书作参考,只要便于歌唱,听起来和谐,哪怕是方言都可以拿过来充当韵脚。清人毛奇龄说:“词本无韵,故宋人不制韵,任意取押。虽与诗韵相通不远,然要是无限度者。”(《西河词话》)说“词本无韵”有些言过其实,“不制韵”即不制韵书倒是有些眼光。还是清杜文澜的话更接近宋人赋词用韵的实际,他说:“宋词用韵有三病:一则通转太宽,二则杂用方音,三则率意借协。”(《憩园词话》)不过,他列举的三种情况倒不见得都是“病” ,如今我们读宋词,大部分作品大体上感觉还和谐有致。
   语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变化着,唐诗中许多韵字而今用普通话读起来根本不靠谱,同样,宋词中被清人所诟病的某些韵字,而今也是让人觉得不太合辙。但是,在当时它们似乎是合辙押韵的。比如谢章铤批评周密:“吾请征之周草窗,先与盐不同部也,而《鹧鸪天》合之。庚青与侵不同部也,而《恋绣衾》合之。庚青与真文不同部也,而《梅花引》 、《声声慢》 、《浣溪沙》合之。《江城子》且并合于蒸与侵矣。至莺在庚部,而吴梦窗《木兰花慢》则押入江阳矣。草窗《眼儿媚》 、《浣溪沙》 ,则押入真文侵矣。”他所说的周密词,大约就是“燕子时时度翠帘,柳寒犹未褪香绵”(《鹧鸪天》)、“芳蹊有恨时时见,趁游丝、高下弄晴。生怕被春归了,赶飞红、穿度柳阴”(《恋绣衾》)之类。其实,属于“盐部”的“帘”与属于“先部”的“绵” ,至今还很押韵;属于“庚部”的“晴”与属于“侵部”的“阴” ,在从小生活在江南的周密那里也很合辙,正如现在的南方人仍然分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一样。由此也可以推断,宋人赋词用韵就是觉得顺嘴上口而已,他们根本不会在意自己的韵脚是否符合后人所编的《词林正韵》 。
   《词林正韵》的编撰是在宋灭五百余年后,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宋词用韵的原貌,那是音韵学家研究的问题。只是倘若按照戈载所归纳的词韵去赋词,朗诵起来并不见得都是和谐的,比如“微部”的“霏”与“依” ,“齐部”的“啼”与“闺” ,“灰部”的“槐”与“梅” ,“屋部”的“菊”与“国” ,“佳部”的“柴”与“阶”等等。而且试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想写几首唐人创制的律绝或者宋人定夺的长短句,还得手不释卷地翻阅金人编的《平水韵》或者清人编的《词林正韵》 ,选择一些如今并不朗朗上口的韵脚,总叫人有些时空错位之感。
   因此,赋词时最稳妥的用韵方法就是用今音。用今音,是运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最好避免方言土语。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尽量少点儿流通的障碍。湖北人的方言“买鞋子” ,北方人误听成“买孩子” ;广东人说“唔知” ,北京人会听成“母鸡” ;大文豪苏东坡时四川人,贬谪到惠州,喜欢吃荔枝,当地人告诫他“一啖荔枝三把火” ,他听成要“日啖荔支三百颗” ,明明是吃太多要上火的东西,此翁却声称每天要吃上三百颗,还竟然变成名句流传下来。这都是方言土语惹的祸。所以除地方戏之外,赋词还是少用方音为宜。
   至于在长短句的句子中间,明白“入派三声”的道理后,根据表意的需要,适当地使用一些入声字也无不可。本来是仄声的“坑穴” ,填进中古时的入声字,固然无妨;本来是平声的“坑穴” ,填进已经变为普通话平声的入声字,也无可非议。这就叫权变,孟老夫子文中有段与辩士的对话: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齐国的辩士淳于髡问孟子:“男女之间不亲手递送和接受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吗?”孟子答道:“是礼的规定。”淳于髡又问:“嫂子要淹死了,要不要用手去拉她?”孟子回答:“嫂子要淹死而不援手,那是野兽。男女之间授受不亲,是礼的规定;嫂子淹在水里,用手去拉她,这叫‘权’。”“权”就是权变,就是对老规矩在不同场合作出的变更。这种儒家智慧或者称油滑的处世哲学,借用在运用今音赋词上倒会增加些艺术表现的自由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