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

 慎不二 2020-06-12

小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著,李可老中医主校,非常经典。自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以来,对于阴阳、五行、运气根本的论述,能简明总结,归于“一气周流”,用之于中医临床,并结合物理科学的研究者,可以说首推此书。

我十年前自学中医,深感医命事大,愧不能入门,转而修习易经术数。于阴阳五行之间钻研既久,遂发现中国医理、命理、地理三者,同出一源,皆以易理为最高原则,立足于干支术数的法则,在人之生理、事理、地理的应用,可以说从实践的角度,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因此,借此次“屯蒙学舍”同学的邀请,在此贡献自己对于阴阳五行方面的一点心得,对于初学医者了解这本书,权资一分参考。


一,什么是“气”?

中医体系的建立,追究根源,必然是站在“天人合一”的哲学立场。而“天人合一”之说,又立足于《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系传上。如何理解“气”,便是急需首先了解的,首先需要建立的宇宙认知观念。

以一般粗浅的科学知识,我们常常将一切形质实在的物体,当成是独立存在的事物,而有迥然不同的区别。我们人类的躯体,器官和细胞组成,含有各种化学元素,如机器零件一样组合而成,一旦生病,施之药物以杀毒或手术切割,近百年来的现代医学大概如此。可以说,这种认知观念,基本上是“唯物论”。

中国文化可不简单了,认为大至天地星辰、小至细胞分子,无论坚硬软弱、有形与无形,都是“气”的化生。“清轻之气上浮为天,重浊之气下沉为地”,统统归于“气”的变化状态。因为“气”的动、静两种基本状态,而产生了聚散、开合、升降、明暗、向离、刚柔等相对的现象。

我们直接岔进来讲到现代物理的最新科研成果,我们通常所看到的一切物体,不管是金银土石多么坚固长久的东西,分割再分割,最后都是基本粒子的运动,且是刹那生灭不已的连续,而有物体存在的假象。不同的分子结构不同,所导致物体的存在状态不同,我们所认为实存的物体,在微观世界中,是并非实存,而高速运动的。

那么,虚空之中,所谓“清轻之气”,现在科学的新名词叫做“暗物质”,虚空看似一物都没有,实际上充满了基本粒子,现代科学很多的新名词,什么“引力波”“电子中子”“气体”等,化学的、物理的,生物学、细胞学、地质学、气象学等等,用中国文化来说,统统都是在研究“气”的体和用。

中国古贤传下来的“阴阳”“五行”,讲的就是“气”的体和用,是建立在宏观和微观的认知下,一种高度智慧的总结,其中“象”的部分,就是“易卦”,“数”的部分,就是“术数”,“理”的部分,则发展为道家儒家的人文哲学,乃至诸子百家的文化。

清朝进士沈孝瞻研究命理学,写了一本书稿,死后四十年被命理学者发现并刊刻出版。其一开篇就说:“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整个的天地万物,无非就是“气”的化生变相,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阴阳动静。

我们这个宇宙地球的形成,沿用“大爆炸”的说法,在大爆炸发生的前几秒,一股力量催生着宇宙极快地膨胀开张,渐渐速度慢下来,将来离心力到达极限,势必又会冷寂而寒凉,产生向心的行力,如此周而复始。

虽然宇宙的存在相较人类而言要漫长得多,但宇宙尚且一开一合地生灭变化,永无休止地运行,并无实体的恒常,何况宇宙中的星体、星体上的人类呢?

《系辞》:“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乾卦阳刚,象天的健行;坤卦柔顺,象地的成物。易经所讲的,正是“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自然科学中总结出来的宇宙法则。

“气”无所不在,散则归虚,聚则成形。“阳气”具有生发、发散、催熟、升浮的特征,“阴气”具有收敛、凝合、寒凉、降沉的特征。阴阳之间,又有“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等变化的原则。不管是哪方面的事物,都必然有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也就都在“阴阳”的范畴了。太极阴阳图以阴阳鱼形象地说明了这个秘密。

如果我们放开对感官所知的“有无”观念,从宏观、微观的科学角度,认识到有形无形的事物,其根本都是“气”的流行,因为时间空间和结构的不同,而有万类不齐的物理现象,人之躯体的出生到死亡,也是“气”的聚散过程,相信能够初步了解上古先贤们,是如何以一气来认知宇宙人生了。


二,“气”的细分。

《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前面说过,以“象”来表达“气”,是易经八卦的认知方法,一阴一阳两个爻结合,而有四象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的变化。

如果以“数”——术数、数学、数理的方法,即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表达“气”,用之于我们的生理,如何调节身心趋于健康平和的状态,就产生了以《黄帝内经》为经典的生命科学——中医理论了。

气的运行,因为有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法则,细分下来,就有“升降浮沉”的细分,以及在“升降浮沉”的过程中,行力的消长制约,达到动态的平衡,相互制约中构成一股“冲气以为和”的中力,即五行“木火金水”和“土”的细分。

《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木”曰曲直,木气是升发条达、生长运行的动力;

“火”曰炎上,火气是发散光明、炎热催熟的能量;

“金”曰从革,金气是收敛肃降、革杀坚固的转化;

“水”曰润下,水气是流动寒凉、凝结含藏的精微;

“土”爰稼穑,土气是中和调节、恒持生养的运化。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之气如此的相生循环,即一次阴阳的消长;在这个消长过程中,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升降、寒热之相对的气,又同时制约,这个生与克的两种力,在达到动态平衡的时候,谓之阴阳平衡。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我们把阴阳动静的运行,细分下来,就有“五行之气”学说的建立。五行之气在这个世界的输布,就有旺衰休囚、强弱主客的循环。且不说其它国家地区如何,立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五行学说,将这个地域的物理法则,完整有序地建立起来,比如:

        时间上,日出为木,日中为火,日落为金,夜半为水;

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

        空间上,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中央为土。

        对应物理气候,则木为风,火为热,土为温,金为凉,水为寒。

        对应于人体脏器的功能,则肝主疏泄为木为筋,心主神明为火为血,脾主运化为土为肉,肺主肃降为金为皮,肾主藏精为水为骨。

    其他光色、声音、气味等,都可以依其属性,进行五行的划分。我们可能不太了解这其中的原理所在,我觉得这是古人从物理科学中总结的必然规律,不管古人是通过何种方式认知的。

 

三,“五行”究竟是什么?

        五行之气,并非五种不同的气在运行,而是“气”的五个不同的状态。

        如果有五种不同的气,是各自实有的,那么宇宙“大爆炸”的瞬间,“金气”和“水气”去哪里的呢?或者说,如果五行气是实有的分别,那么任何一个事物都必然五行具足,没有办法物极必反的变化。

        实际上,因为有了阴阳的相对,而有五行之气的相对产生。五行之气是混元一体的,不同的物体,禀赋的五行之气不同,并非恒常的存在。一个完整的事物,本身必然包含了全面的五行属性,如上面所举的时令、光色、声音、气味等,实际上,都是五行之气的不同体现形式。

        让我们借用佛学里面,对“色”的论述:

        以“色”来说,我们眼识所了知的色境,有四大类:显色、形色、表色、法处色。

        显色即红、橙、黄、绿等颜色,及光、影、尘、雾、空、明、暗、云、烟;

        形色就是长、短、方、圆、粗、细的形状形态;

        表色就是我们人体的行、住、坐、卧、取、舍、屈、伸这些姿势的改变;

        法处色,包括五种,极略色、极迥色、定所引色、受所引色,还有遍计所执色。

        就说第一种“极略色”,亦称“极微色”,分析有质碍的形器,物质分析到极微处,到现代物理说的基本粒子,是什么样的呢?权威的物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摸到、能障碍空间的固态物质,包括我们人的身体,其实在它们的内部来说,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空间,原子与原子之间距离非常大,然后在原子和分子的内部空间里面,基本粒子其实只是占了很小的空间,其余的全都是“空”。

科学可以证明,基本粒子非常快速地、刹那刹那不停地生灭,然后不停地消失——不停地产生和消失,所以,所谓物质的存在,只是一股能量之流的消长变化,或说振荡波动,所形成短暂的影像,并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物质存在。

我们人吃五谷杂粮,吸取里面的营养物质,谓之水谷精微,与呼吸的氧气——“清气”结合,产生“宗气”,细分为营气、卫气布满全身,起到生血、温熙等作用。说到这里,应该不会还认为“气”只是空气,原来是古人很朴素的科学名词吧。

        五行之气,如果我们再立体形象地理解,好比一气的振动波,大致地分为五个不同的振幅,不管是什么光色、声音、气味、物体,都由气的波动而显现,五种力的作用。我没有学过现代科学,不知道这与现在物理科学所谓“弦理论”是否一致。

        五行学说就进一步深广地总结出物理的法则,如《黄帝内经》中的“胜复”“主客”等,概括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也就引用到人体生理上来作临床辩证之用。

        譬如冬天寒冷,水气主事,在五脏为肾主藏精,闭藏阳气。若此时房劳太过耗散阳气,到春令木气生发,人体受气候木气影响,即成温病。同理,夏天阳气散于外而阴藏于内,此时若为降暑而食用生冷,到秋天金气肃降的时节,人体由外界气候的引动,必发生疟疾泄泻的寒症。

《黄帝内经》:“《内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天地是一个整体,人体也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天地与人体,仍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五行之气”为纽带联接起来的。二者遵循共同的物理法则,而有个体的特性不同。当然,人生天地之间,人体口食地味,鼻吸天气,时刻受天地物理气候的影响,与天地息息相依。站在五行的层面,我们应该能够意识到人体是个“小宇宙”,而有“天人合一”的感概了。

 

四,“太极”与“全息”

《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对“太极”的本义,常见的说法,就是混沌未开的状态,继而有阴阳的两个对立。结合《列子》等书的说法,有太初、太易等渐变为太极,更使人有确然不疑的感觉。

或者认为“太极”是空间上假象的中心点,正中心。

其实,只要我们冷静一想,便觉得这个望文生义的解释,有明显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试问:如果“太极”只是指代事物原始萌生的原点,一待事物产生阴阳乃至四象之后,难道“太极”便不复存在了吗?

事物在阴阳的相对中发展,一阴一阳之谓道,事物本身即一太极,天地大太极,人体小太极,大小太极重重含摄,这个太极就包含了“范围、整体、完整”等意义。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在一阴一阳的太极体内,而有个体存在形式的不同。虽有个体存在形式的不同,却都契合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法则,这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从藏象学说到三部九侯的脉诊,到从生理和性格心理的对应,都有所论述,我们后人总结出一个新名词,叫作“全息”。

譬如现在寸关尺的脉诊,对应人体的上中下三部,鼻诊、眼诊、耳诊、舌诊等,都是一个局部,即反映出我们整个身体的对应信息,这就是“全息”的应用。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物一太极”的明证呢?

如果对佛学有兴趣的朋友,也许还会听到一些广为流传的经文:

“于一毫端,现十方宝刹。”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太极就如全息,处处是一,时时是一,参禅的话说:这里就是那里,那里就是这里,道通为一。

“太极”是人为虚拟的意识概念,但也用于实际事物的指代。一个完整的事物就是一个“太极体”,其中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内在的运行和外在的影响,流通平衡还是太过不及,决定这个事物的兴旺衰败。

所谓的时间和空间,是“太极”生两仪:阴阳的动静运动,而有时间和空间的变相产生,太极本身哪里存在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呢?一物一太极,每一个全息的整体,作为一个“太极”而生出时空的相对,这个时空的一阴一阳,是形而下的现象,“太极”是绝对的范围。

人体是个“太极”,以五脏分管五气周流,每一脏腑,也各为一“太极”,同时包含着阴气和阳气两个方面的消长对立,每一个细胞也是阴阳五行具足的。“太极”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就因为她超越了形而下时空的相对。

所以,人体小宇宙,人生天地之间,与天地物理运行的法则一样,个体内有一太极,又与天地共一太极,既有人体自身的气血消长运行,又受到时令节气的影响,中医就是结合时令地域之气,诊察人体自身之气的盈虚偏全,借助针灸或药物来调节人体气血的流行达到平衡,趋于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