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着》:那个年代的人只是活着

 老鄧子 2020-06-12

昨天看了🎬电影《活着》,张艺谋旧作,有人说《活着》是张艺谋拍过的最好的电影,只是一直无法公映。为何?大概影片内容无助于正确的集体记忆的塑成吧。然而20多年过去了,今天再来看这部电影,真没觉得内容有什么敏感。

众所周知,《活着》根据作家余华早年的畅销小说改编,我不是文学青年,没看过小说,或许看过几页,但终于没有看完,以后也再没有机缘看。发弹幕的同志们说,小说比电影惨多了,比如电影中福贵的儿子死于意外,而在小说里,是因为给县长夫人献血,抽干了血而死。电影中,福贵女儿的死更富有戏剧性,产后大出血,革命小将手足无措,而精通医术的老教授却因为从牛棚拉出来后,一口气吃下了福贵送上的七个馒头,噎了个半死,派不上用场。最后福贵的女儿还是死了,老教授则听说终身不再吃面食。剧中人戏谑地说,不吃面食只吃米饭很贵的。

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一丝敏感,抛开大炼钢铁和后来的文革光影不谈,无非是触及了一点建国后土改的记忆。福贵输光了祖屋,把老爹给气死了,也气走了女人,没想到后来却因祸得福,逃过了重新分配财产的一劫,过上了新社会的日子,而骗取他祖屋的主却给镇压了。一个稀里糊涂地活了下来,一个莫名其妙地吃了枪子儿。枪响时,福贵抱着树吓尿了。

整部电影的戏剧性安排还是比较多的,但也看不出算历史旧账的动机,只是讲个浪子的故事。当然,如果一定有人拿放大镜做诛心之论,这部电影肯定是不能叫人放心,影响不好的。一个副产品是,不管电影是否能公映,活着一词却大大地流行起来,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全体中国人都知道,活着比什么都强。另一方面,活着的代价必然是熬着和忍受,睁一只眼闭一眼,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等等。先有生存的法则,在此基础上生命活动展开。而所谓的生存法则,自然是操之人手。那个年代,个人是不存在的,个体只是个服从社会的零件。因为,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只能叫活着。活着和生活,全然是两回事。

电影中,福贵不止一次说过以后的时代会越来越好,生活会如何如何,福贵对未来是有信心的,不知道这一点是否是导演的特意安排,故而整部电影少了几分悲怆,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终将是无法磨灭的。虽然几千年来在追求的过程中,常宿命般地轮回崩坏,但现代文明的思维还是影响了进来,专制体制的悲剧发生的概率已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已具备了现代生活的常识。更何况,全球化也不是一两天了。虽有信息的阻隔,但只要想,信息依然可以流动。现在论世,也不用再担心被真的打倒在地了。

回首电影中的过去,不由得让人有几分感慨。40年前,国人历经折腾的磨难,终于有历史性的机会从活着走向生活,如何生活得更好,成了最普遍的诉求。相应的,社会对活法的多样性也大大包容,一个人只要不妨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想怎么活就可以怎么活,从这一点说,中国的确是显而易见地进步了,也是因为中国人的人性不可能被灭绝。

电影是历史的艺术造作,看完《活着》,使人更明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如果一个时代中的人们只是为活着而活,这个时代就是反人性的。反之,如果一个时代中的人们每天是想着如何美好生活,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有条件也有机会去实现,那么这个时代就是人性的。因为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无论境遇如何,还有希望始终存在,有集体的温度在燃烧。对个体来说,活着还是生活,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普世的常识。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信奉个人美好生活的人已越来越多。年轻人正活在最好的时代,这一点确凿无疑。中国人在创造生活方面,只是锋芒初露。人们已无法想象历史的倒车将如何展开。又或许,曾经拥有的一切只是幸福的幻觉?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活着》这部电影恰恰是正确的集体记忆,只不过有些人刻意遮掩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