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叫咳嗽?咳嗽无痰是干咳,辛凉甘轻桑杏润

 沧海一滴水8uba 2020-06-12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叫咳嗽?

咳是有声无痰,嗽是有痰无声,一个强调的是声音、一个强调的是分泌物。

一般咳、嗽并见,有声音也有痰,统称咳嗽。只有痰可以叫做“嗽痰”,只有咳或者少痰可以称为“干咳”。

了解到咳嗽有不同,接下来是不是会好奇,咳嗽是不是意味着有病?痰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

正常人会分泌少量的痰,因此有痰并不意味着有病。相反,如果没痰,可能会出现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要从排痰开始讲!

痰是呼吸道(气管、肺)的产物,管壁上有纤毛,像小刷子一样清理呼吸道。就如同皮肤上有毛发,呼吸道的纤毛更密集好比地毯、毛刷。

不同之处在于,这些纤毛节奏统一,往一个方向摆动,向上向咽喉摆动。

我们很容易就能想明白,痰的产生及排出,可以使深部(内部)的脏东西到达咽喉咯吐出来,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自净机制。

这也就是为啥睡一觉起来,刷牙的时候,会感觉恶心,然后吐一口痰就舒畅多了。

又比如大扫除满地灰飘散到空中,一吸就会咳嗽,然后分泌大量的痰。

再比如吃饭的时候说话,本来进入食管的到了气管,剧烈咳嗽,然后排出来。

这些都是自净机制的体现。每天吐一两口痰,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所以有痰并不代表有病,没痰才是怪事,是不是明白了?

痰量异常、痰质不同、痰色变化,才是异常的表现。

痰色由白变黄、变青,是有热的表现,用西医的话说就是感染。

痰质变黏稠就会很难排出来,粘在气管壁上,用中医的话说就是阴虚、津伤、有热,就会导致咳嗽,而且是大量、剧烈的咳嗽,这样通过振动就可以分离、有利于排出。

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有口痰排不出来,难受!使劲咳,咳得都疼了,好不容易排出来了,感觉心情舒畅。

而且越咳到后面,感觉这个痰位置越深,越要用力、咳得更频繁,其实就是容易排出来的早弄出来了,越到下面振动+摆动越费劲。

痰多了,是有问题,好理解。痰少了,咋还有问题,那么多事呢?

没有痰,这个脏东西怎么出来啊!这就好像大扫除不洒水,灰尘就漫天都是。再者说了,气道里有水还能拦一拦,脏东西进来了走的没那么远,没人挡岂不是家里不锁门?

总结来说,有痰不是好事也不算坏事,关键在于量、色、质。

我们今天着重的介绍痰量减少包括痰少而黏的干咳,有个好方子——桑杏汤。

用于外感温燥证。

药物组成

桑叶3g、杏仁5g、沙参6g、象贝3g、香豉3g、栀子皮3g、梨皮3g。

前面着重介绍了痰的由来,我们很容易想明白,如果无痰、痰少那肯定是水不够,叫阴津亏虚。短期、急性的一般是津伤,这个好解决,多喝两口水,吃点水多的就行了;长期、慢性的会反战为阴虚,这也也不难解决,用点效果好的、再多用点手段搭配组合。

沙参甘寒质润,养阴生津。沙参有两种,北沙参、南沙参,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但功用近似。北沙参偏于养阴清热,南沙参还可益气祛痰,因为我们讲干咳无痰,所以您用哪种都行,但北沙参更佳。

沙参入肺胃两经,入肺养阴清肺,入胃益胃生津。

养阴清肺好理解,空气干燥,吸进来口鼻干燥,开个空气加湿器,好多了。就好像住院的时候,不能排痰,做的雾化治疗一样。

那补胃干啥呢?是不是太闲了,发挥余热啊!

靠人不如靠己,如果你自己身体干,那就离不开加湿器。所以有的人从南方去北方很不习惯,因为北方水少空气干燥,甚至有的呆在空调房里还要放盆水。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阶段名字不同,比如在月经期叫月经、在分娩后可以是乳汁、在脏腑组织里就是津液。靠吸收空气里那点水能顶多大用处啊,自己源源不断的产生不好么?

再有补脾胃还可以达到补肺的效果。从经络角度看“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经气是一贯相连的,没有说走哪就停了,是断头路。全身经络相连,但肺、胃关系更紧密。

从五行学说角度看,土(脾胃)生金(肺),这种治法叫“补土生金”。

大家看这种补津液的方式,是不是更高端,更全面?

《本草从新》里这么评价北沙参“为烦,为渴,为胀,为满,不食,用真北沙参五钱水煎服”。意思就是烦渴胀满、胃口不好这种胃阴不足,用上好的北沙参10~15g煎水喝,好使!

 了解更多中医养生中药本草基础知识

排出异物靠纤毛摆动+气管振动,气道干燥没水怎么摆动,只能靠气管振动,所以干燥时候咳嗽的厉害,我们不仅要补水,还要理气,恢复肺的功能。

如果肺不能正常干活,本来是生产津液的,会变成大量的痰浊。

就好像画画,手被人撞了一下,那就变废品了。津液不能正化则为痰饮水湿。

杏仁入肺经调理肺气止咳平喘,是治咳喘之要药,关键药、代表药。不管什么咳嗽都可以使用,毫无违和感。

而且杏仁是种子,所有的种子都有特点——质润。其实就是油脂多的意思,很多种子都可以用来榨油。

这种润已经不单是养阴了,完全可以理解为润滑。肺和大肠相表里,一般气道干燥,大便也不好,都是缺水,上面不出、下面不通,换个说法而已。

杏仁质润就可以通便,多好呀!

我们药用的一般用苦杏仁,苦味药一般向下走,咳嗽是肺气上逆、便秘是大便不下,非常恰当。

没有无缘无语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气道干燥。多半是有热,阴液不足会产生热称“阴虚阳亢”、热本身也会消耗水液叫“热胜则干”。

我们不仅要补水,更要清热,两方面都要下手。

桑叶甘苦寒,甘能润燥、苦能降逆、寒能清热。

入肺经,所以润肺燥、止咳喘。

这种干咳令人难受,通常心情烦躁,长期这么气管振动,小血管破裂还会出血。就好像皮肤病,太干燥了,一抓就容易出血一样。肺主皮毛,皮肤干燥流血,气管咳多了也会受伤呀!

桑叶还入肝经,可以清肝。肝火太旺,木(肝)火刑金(肺),不仅加重咳嗽,还会导致咳血。

这就不得不说到桑叶的另一个作用,还能凉血止血,治疗血热妄行的咳血、吐血、衄血。

最最最关键的是还可以走表疏散风热!看到这,我估计大家都忘了,我们这方治疗外感温燥证。燥邪是秋天的主旋律,就好像夏天是湿热、冬天是寒冷,秋天理所应该就是干燥。

有暑湿感冒、风寒感冒,怎么会没有风热感冒、燥邪感冒?

瞧一瞧,看一看,桑叶一个药治疗感冒,秋天尤宜;清肺热又平肝阳;润燥还止血,能干的都干了,不能再有更合适的了,所以是这个方子的君药。

栀子可以清三焦之热,意思就是全身从上到下,哪的热都可以清,非常狠。方子里用的是栀子皮,意思是我用药力轻浅的部位,那药效部位也会偏于表浅,所以是上焦而清热的。相当于功夫太高,我让你两只手。

顺带一说,梨皮也是这个意思。肺主皮毛,以皮之皮。

有的朋友可能瞧不上,说您这也太牵强附会了!

梨本身有“百果之王”的称号。《本草通玄》里说:“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梨色白入肺,本来就可以治疗咳嗽。《本草纲目》评价到: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梨之有益,盖不为少。”

所以真不是跟你开玩笑,用皮入药的有很多,比如陈皮是橘子皮、大腹皮是槟榔皮,都是有显著作用的。

如果你觉得梨皮太低端,不符合你的段位,可以用梨汁来代替。

河流干涸会变成一段一段,好像孤岛。我们可以想象,有水的地方还能吸收脏东西,但是不连贯,排不出去就会越来越脏,我们叫郁结。有的时候干咳痰黏难咯、咳出来感觉一粒一粒的有东西、颜色发青,都是郁结。

用象贝清热化痰散结,热不聚、津不伤、痰结散。

顺带一说,象贝就是浙贝母,浙江的好简称“浙贝”,还有一种四川的好叫“川贝”。它们都可以清热化痰,但是川贝偏润,浙贝偏散。

能补的药,一般都卖的贵,而且大家一听“补”,那愿意掏钱。所以牛黄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膏,用的都是川贝。

如果只是清热化痰,用浙贝就行了,川贝真的贵很多,而且一用量也不小,连着开几付药,两三百就出去了,我们不用这么奢侈,还不如多加点梨汁,您说是不是?

还有个香豉,就是豆豉。豆豉是发酵产物,所以可以宣发“郁”热,解郁除烦。痰结集聚不就是郁,在一起久了搞事情,不就是化热?

而且你看叫“香”,辛香走络可以透表,用来治感冒呀!

我们这个不是“外感”温燥?首尾呼应呀!

而且日常生活中感冒,常用的小方子不就是葱豉汤?

这个方子的特点已经介绍的很详细了,但最大的特点,您肯定没注意,那就是剂量!

没有一个10g以上的,跟开着玩似的。

这就是本方的理念“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我们是治疗肺的,病位偏上,所以药量要少,为啥前面用栀子皮、梨皮?为什么用桑叶、豆豉?

吴鞠通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意思就是上面的病要用量少,羽毛没重量,所以能飘着。用量少不代表药性弱,组方恰当,从不同层次同时下手,一样效如桴鼓。

这个方没有中成药,您有需要可以咨询下专业人士是否适合,栀子皮可以用栀子代替、梨皮可以用梨汁代替。症状重吃了一付没效,可以立马再吃一付。

有个类似的中成药,杏苏止咳颗粒。

推   荐

产品名称:岐黄之古方驱湿茶

产品规格:150g(5g X 30包)

主要成分:

鱼腥草、荷叶、栀子、干姜、茯苓、薏苡仁、芡实、赤小豆、橘皮、大枣

保质期限:18个月

贮藏方法:干燥、低温、密封、防异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