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上“转腰龙”与口腔健康有关?

 王派医学 2020-06-12

来源:王派医学(点击了解更多)

小时候经常听到有街坊四邻某某某患上了“转腰龙”也有的地区叫它“蛇疮”。顾名思义就是在腰上长了一圈“状如蛇形、蜿蜒行进”的疱疹,当时这让小编一度闻声丧胆,不寒而栗,不禁裹起害怕的小被子。

一些迷信的人会用烟袋油涂抹在疱疹上,他们认为“蛇”除了怕雄黄外,还怕烟袋油,从而治疗此病。现在看来,这种做法真的是让小编大跌眼镜、啼笑皆非。

那么“转腰龙”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引起的呢?它与口腔健康又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呢?

“转腰龙”及其病因

“转腰龙”其实就是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varicella—zostervirus, VZV)所引起的,特征为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而且疼痛明显,本病最常见于沿着胸腹或者腰腹生长,60岁以上老人更为常见。所以现在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叫它“转腰龙”了吧。

那么它与口腔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该病(带状疱疹)的病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成年人和老年人可引起带状疱疹;但当侵犯儿童时,则可引起水痘。不论是带状疱疹还是水痘,均会引起一系列口腔表征。

带状疱疹病毒显微镜下形态(来源于网络)

提到水痘,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很多人包括小编自己也亲身经历过。水痘也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直接接触传染,特别是吸入传染。

当发生在校园时,一般表现为群体性发病,特别是春季多发,多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者可获得终生免疫,个别免疫功能缺陷者可再发。

在这里小编要特别提醒大家,春天的脚步已经到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此病哦,平时注意勤洗手,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

而带状疱疹的发病程度与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面积烧伤、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等均容易诱发带状疱疹。

据报道,在300例艾滋病患者中有5%的病例得过带状疱疹,大于同龄人正常发病率的7倍。

口腔颌面部皮肤表现

带状疱疹常见于腰腹部,其次是口腔颌面部,并沿着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约占20%,又称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疱疹,初起时颜面部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增多并能合并成为大疱,严重者可为血疱,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数日后,部分破溃形成痂壳,1-2周脱痂。遗留的色素也逐渐消退,一般不留下瘢痕,损害不超越面部中线。老年人病程常为4-6周,也有超过8周者。

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图(来源于网络)

疱疹沿着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来源于口腔教材)

若发生于三叉神经第一支区域,病损可累及额部及眼角黏膜,甚至导致失明;发生于第二支区,可累及唇、腭、颞下部、颧部、眶下皮肤;发生于第三支区域,累及舌、下唇、颊及颏部皮肤。

此外,病毒一旦入侵膝状神经节则可引起以“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为三联征的Ramsay—Hunt综合征。

口腔内部黏膜表现

      口腔黏膜的损害,疱疹多密集,出现不规则形状糜烂面,溃疡面较大,黏膜充血明显。唇、颊、舌、腭的病损仅局限于单侧,几乎不会双侧同时发生。

右侧颊黏膜出现糜烂面(来源于口腔教材)

带状疱疹疼痛明显且常伴有神经痛,但多在皮肤黏膜病损完全消退后一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一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见于老年患者,可存在半年以上。

带状疱疹的预防与治疗

带状疱疹的预防主要是增强自身免疫力,多吃蔬菜水果,增加体育锻炼,保持愉悦心情。与已确诊的患者保持一定距离,并戴医用口罩。居家用流动水勤洗手、多通风。

根据有特征的单侧性皮肤—黏膜疱疹,沿着神经分支分布以及剧烈的疼痛,一般易于诊断自己是否患上此病。一但出现相应症状应立刻就医。

由于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所以应尽早口服抗病毒药物,如口服阿昔洛韦,每次800mg,每天5次,7—10天一个疗程;或口服伐昔洛韦1000mg,每天三次,7天一个疗程。同时也可口服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如转移因子)、止痛类药物(如水杨酸类药)、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对于口腔内部黏膜病损,局部可用0.1%—0.2%氯己定或0.1%高锰酸钾含漱,也可局部涂布0.1%碘甘油,均具有抗病毒作用。当然也可采用中医中药疗法。

现在大家是不是对“转腰龙”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呢?

在这里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伴随着春天脚步的迈进,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手足口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也到了高发季,大家一定要注意自我以及家中儿童的防护哦。

-END-

科普指导 | 王派医学口腔项目讲师康文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王派医学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