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建筑两千年来始终保持独立!云冈石窟给了梁思成重要证据(内附直播链接和听课攻略)

 睿智。启点 2020-06-12

云冈石窟,始凿于公元460年,距今已有1560年。它不仅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立体史料,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完美典范,更是了解北魏建筑最重要的宝库。

1933年,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中国营造学社成员首次山西之行即选定云冈石窟为考察对象,并称赞道:“这灵岩石窟更是后魏艺术之精华——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极重要时期中难得的大宗实物遗证。”冰心也曾在游记中赞叹它:“万亿化身,罗列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

规模宏伟的石窟,栩栩如生的石刻佛像,中外杂陈的装饰花纹……内容之丰富、雕饰之精美,写不胜写。26个甲子,时光流转,物换星移,云冈石窟默默伫立,见证着历史,也演绎着传奇。

一起来读读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先生眼中的云冈,跟随他们欣赏这璀璨的石窟艺术。

1933年,梁思成、林徽因等赴云冈石窟考察途中(左起莫宗江、林徽因、刘敦桢)

中国艺术固有的血脉中,忽然渗杂旺而有力的外来影响,为可重视。且西域所传入的影响,其根苗可远推至希腊古典的渊源,中间经过复杂的途径,迤逦波斯,蔓延印度,更推迁至西域诸族,又由南北两路健驮罗及西藏以达中国。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濡染,为历史上最有趣的现象,而云冈石刻便是这种现象,极明晰的实证之一种,自然也就是近代治史者所最珍视的材料了。

根据着云冈诸窟的雕饰花纹的母题(motif)及刻法,佛像的衣褶容貌及姿势,断定中国艺术约莫由这时期起,走入一个新的转变,是毫无问题的。以汉代遗刻中所表现的一切戆直古劲的人物车马花纹,与六朝以还的佛像传纹和浮雕的草叶,璎珞,飞仙等等相比较,则前后判然不同的倾向,一望而知。仅以刻法而论,前者单简冥顽,后者在质朴中,忽而柔和生动,更是相去悬殊。

1930年代的云冈石窟

来源:[日]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

但云冈雕刻中,“非中国”的表现甚多;或显明承袭希腊古典宗脉;或繁富的渗杂印度佛教艺术影响;其主要各派原素多是囫囵包并,不难历历辨认出来的。因此又与后魏迁洛以后所建伊阙石窟——即龙门——诸刻稍不相同。以地点论,洛阳伊阙已是中原文化中心所在;以时间论,魏帝迁洛时,距武州凿窟已经半世纪之久;此期中国本有艺术的风格,得到西域袭入的增益后,更是根深蒂固,一日千里,反将外来势力积渐融化,与本有的精神冶于一炉。

云冈雕刻既然上与汉刻迥异,下与龙门较,又有很大差别,其在中国艺术史中,固自成一特种时期。近来中百人士对于云冈石刻更感兴趣,专程到那里谒拜鉴赏的,便成为常事,摄影翻印,到处可以看到。

……

1933年9月林徽因在云冈石窟

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总观以上各项的观察所及,云冈石刻上所表现的建筑、佛像、飞仙及装饰花纹,给我们以下的结论;云冈石窟所表现的建筑式样,大部为中国固有的方式,并未受外来多少影响,不但如此,且使外来物同化于中国,塔即其例……

在结构原则上,云冈石刻中的中国建筑,确是明显表示其应用构架原则的。构架上主要部分,如支柱、阑额、斗栱、椽瓦、檐脊等,一一均应用如后代;其形式且均为后代同样部分的初型无疑。所以可以证明,在结构根本原则及形式上,中国建筑二千年来保持其独立性,不曾被外来影响所动摇。

……

云冈石窟乃西域印度佛教艺术大规模侵入中国的实证。但观其结果,在建筑上并未动摇中国基本结构。在雕刻上只强烈的触动了中国雕刻艺术的新创造——其精神、气魄、格调,根本保持着中国固有的。而最后却在装饰花纹上,输给中国以大量的新题材,新变化,新刻法,散布流传直至今日,的确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本文节选自梁思成、林徽因和刘敦桢合著《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一文,原文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三、四期合刊。

不同文化的濡染下,那些希腊式的柱子、“肥笨作跳跃状”的印度式飞仙是如何融入中国文化的?云冈石窟在2001年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到这样珍罕的文化遗产地,我们应该看些什么?

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清华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第二场将在云冈石窟隆重开讲。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王南老师将以《千年一窟看云冈》为题,带你穿越时间的距离,一起阅读云冈石窟这部近1600年的石头史书,思考何为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又如何继承创新。

活动信息



主讲嘉宾

王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故宫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哈佛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中国艺术实验室协研员(associate)。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著有《规矩方圆,天地之和——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与单体建筑之构图比例研究》(2018)、《北京古建筑》(上下册,2015)等学术专著,并在“读库”撰写中外建筑史科普丛书“建筑史诗”系列(已出版九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