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疯狂写作01 · 批改篇 # 论证有效性分析 之 大学生慢就业

 友课赵巧老师 2020-06-12

你好,我是赵巧

考研倒计时 63

 考研有我,你不孤单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以下为学员的写作练习,段落后面的空白处点击可看老师(吴sir)的批改建议,大家边看也可以边思考自己是否会在相同地方出错或者也来找找错误。

注:写作题目材料请看今日头条 #疯狂写作01 · 解析篇# 

漏洞百出的论证

上述材料通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慢就业”百利而无一害,逐渐成为部分大学生青睐的一种选择的结论,其论证过程存在诸多不当之处,现分析如下。

点击看批改

点评:首先,文章的结论是什么?是首段么?不是的,是尾段。首段只是告诉你有慢就业这种形式,然后进行介绍,最后得出结论,一定要仔细读懂文章!

其次,红字部分是病句,一般的写法是“上述文章通过……,得出了……的结论”,这才是完整的句子,但是你缺少了“得出了”几个字,就缺少了谓语。如果搞不清楚的话,就先参照按照模板写。

首先,该材料认为只要选择“慢就业”,大学生就能找到满意工作。而就业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就业时间,也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交流、身体素质等诸多因素,同时也取决于激烈的市场环境。如冶金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是硕士毕业,遇上行业性的紧缩和整合,就业前景依然堪忧,薪资待遇也很难让人满意。所以文中的论证是站不住脚的。

点击看批改

点评:上课我有讲到,论证段的结构是引析评,首句应该引用文章关键词指出逻辑漏洞,就像你第四段第一句那样,但这段与下一段的首句都是在概括漏洞、概括文章的观点。能不能这么写?原则上,没有问题,但这么写不好:1、不能告诉阅卷老师你找到了漏洞,不方便阅卷老师快速给分;2、占字数,既增加了篇幅,又不利于增加说服力。具体见下一段的点评。

其次,文中将大学毕业生与珠三角的劳动力需求进行横向需求分析得出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结论。忽视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类别,珠三角的劳动力需求既包括劳动密集型也包含技术密集型,如前者需求远高于后者,大学生就业依然存在难题。因而,稳重的论证是经不起推敲的。

点击看批改

点评:这一段的问题很典型。很显然,没有把问题分析清楚,按照你的分析,大学生属于技术密集型,真的是这样么?你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没有把问题讲清楚。大学毕业生与劳动力是两个概念,有可能全国都只需要700万的大学毕业生,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不能推理出大学毕业生是供不应求的。这才是核心。

再次,慢就业不能绝对推理处提高就业年的教育质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既取决于老师的业务水平和就业态度,也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慢就业不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也不会通过慢就业节省时间投入教学以提高质量,而应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科学化培训提高。可见,文中的论证是有待商榷的。

点击看批改

点评:本段的首句就是合格的,每段都要这样先指出问题。推广慢就业,部分高校确实会节省出来一定时间和精力,但它们未必会将这些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教育,这是不确定的。

最后,慢就业不会完全解决就业的稳定性问题。就业的稳定性取决于员工的适应能力和公司的福利待遇,职业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慢就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慢就业也不见得就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也取决于时下的就业形势。所以,文中的论证是不严谨的。

点击看批改

点评:本段的首句也是合格的,不过问题的分析还是不够准确。职业稳定性并不是一次跳槽就能决定的,可能慢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确实不会在短期内跳槽,但是有可能以后跳槽次数会很多,所以其职业反而是不稳定的。这才是核心。

综上所述,文章的论证过程存在诸多不当之处,其结论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点击看批改

总评:全文640字,略多,建议600字以内,免得考试的时候写不下。

总的来看,漏洞都准确找到了,就是结构上有点问题,而且分析不够准确,尤其是第一段问题较大,综上,17分。

建议按照模板写,此外好好把握文章的论证逻辑,务必看一下真题课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