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摆摊 切不可一窝蜂的“疯”

 新父母在线 2020-06-13

先导之声


网传还有人开劳斯莱斯豪车去杭州西湖边摆摊,10元车游沿湖一条街,50元绕湖半圈游,100元环湖全景游;网红到剧院门口直播带货等等。这些若是宅久了图个乐子,偶尔还是可以的,长期不了,也不能长此以往。

全国各地媒体也发了摆摊经济的一夜风景,不禁让人思虑。李总理倡导地摊经济助力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本意是给社会底层失业人员腾摞一方生计的空间,让宅家的闲手能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巧手。前提是:临时设置时空,不影响交通秩序,不影响环境卫生,不扰民等。也就是说政府必须管导结合,提供引导和服务,切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缺席城市文明创建。摊主也只能是临时劳能有获的短期就业,解决疫情影响下的生计,常态下不建议将地摊拟定为创业方向。

其次,地摊经济当下的一窝蜂式敞开与点赞,在产品质量和市容环卫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在开历史的倒车。自媒体的夸大宣传有激励性,也有误导,不是每一个人随便公园席子一铺,物件一摆,收钱二维码一挂,就能成为自媒体吹的的日进三千多,一月半套房式地摊?也许确有成功个案,但成功者决不是一天两月练就的抢钱手。就拿武汉宝成街和户部巷的排队购吃摊位,哪一家又不是经历过千日锤炼,百月坚守的辛酸,一蹴而就的摊王爷能有吗?

再者,拎放牛凳,戴墨镜,摇竹简等算命掐八字,把钱假瞎子的封建文化残渣又重出江湖,又糊弄那些人,那些人要不失意太多,要不渴望太急,要不茫然太傻的人,看不清算命先生搞不定自已命运的坑蒙拐骗。让垃圾文化蚊子、臭虫般找到了土壤和温床,那是要不得的。

还有地摊经济创造的社会财富与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成本,也得有本细帐,如何呈现出双赢的地摊经济,考量我们城市治理阶层的智慧和水平。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也必将助推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出摊者理性摆摊的三思也不能少,不是每一种牛奶都叫特伦苏。同理,不是每一种摆摊都叫经济复苏。

中国人有好学的美德,也有喜欢跟风的文化。那些年鸡和鸡蛋值钱,长江两岸,山河内外,辟山围坡加贷款大肆养鸡,后来还有养猪养鸭养鱼的养殖第二产业,当然也有草莓、板栗、桑椹等种植第二产业,更有甚的圈山围湖发展农庄经济。学习干这些本是美丽乡村建设,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敢想敢干壮举,理性地规划建设,科学地调研市场,人文地有序发展当然是值得党报政刊,自媒体广为宣传、推广和扶持的正事。但致富梦的感性一旦战胜了致富路的理性,跟风上马的后果很严重。再回头看农村养鸡场只剩一地鸡毛的何止几家?板栗满山还值钱吗?农庄很多能开业即关停的还是不错的。摆摊也是一样,只有练摊成功的才有烟火气,才有美好的人文记忆。反之,捉鸡不成反失米的地摊经济是晦气,只会留下不堪回首的叹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地摊也有风险,开市也当审慎。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这些媒体呈现的人头攒动地摊热闹,也有违防控基本要求的。虽然境内疫情持续向好,聚集式摆摊切不可一窝蜂的“疯”呦!

文/熊雷


网名水北滩,童年放猪,成年教书。 任教于湖北省团风中学,黄冈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优秀指导老师,湖北省高考优秀评卷员,“让作文飞”团队骨干成员,黄冈市作协会员,《帅作文》特约编辑。 诗文见于《长江丛刊》《河北日报》《中国高新区》《燕赵文学》《河南经济报》《湖北教育》《楚天都市报》《高考评卷专刊》《黄冈文史》《楚天文艺》诸报刊及网络,获人民教育出版社征文“最佳诗文”奖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