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吆喝声,引起了许多的往事……》

 新用户20163114 2020-06-13

               刘      景       祥

        时光如风,

        匆匆的划过天际,

        带走了昨日枝头的美丽,

        迎来了新的一天的开始;

        世上总有许多可能遇见的缘份

        也有许多看不够的风景,

        让你喜欢让你忧……

        早晨,在上班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位大约有七十多岁的老人走在马路边,老人穿戴着也不是太整齐,衣服有点破旧,拖着一个板凳,那个凳子着地的是两个小轮子,上面有两个凳脚,放下来是可以坐的,竖起来两个轮子着地就可以可以毫不费力气的拖着走,板凳上还挂着一些类似于磨剪刀的工具和一个小喇叭,一边走着,喇叭里一边放着:磨剪子喽,呛菜刀。这个声音好像就是一个久违的声音,这样的吆喝声让我回忆起了过去童年时光的许多吆喝声……

       大概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候,一切仿佛都是很传统的,没有什么先进科技,也没有什么现代化,更没有什么高楼建筑,城市中心最高的楼房也只有三层,或者是极少的五层楼房。还有的就是那古老的街道和民居,街道两旁都是高阁矮楼那样的二层楼房店面,临街的商店鱗次栉比,虽然说没有像现代的街道那么的豪华光鲜,却也很是闹忙,人来人往。老式的城区街道路不宽,但是弄堂多,市河多,也有许多高高大大的“石库门”建筑,有的石库门前还蹲着两尊大的石狮子,非常威仪好看。那时候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河道里的水很清晰,没有什么污染,可以在河道里淘米洗菜的。所以,在市河的两边,有许多用大青石或者是麻石驳好的码头,沿岸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码头上淘米洗菜,洗衣服的。在弄堂里,不时地传来一些吆喝声:有理发的,磨剪刀的,箍桶的,有修棕绑的;有卖馄饨的,卖“豆腐花”的,卖甜白酒的,卖糖葫芦的,卖梨膏糖的;还有卖米卖油,卖豆浆的;有修伞的,修鞋的,还有收旧货的…… 总之,有卖吃的,用的,修的,补衣服的,有卖各式各样的,应有尽有……呈现在你面前的,完全是一幅温馨,和谐,美丽和幸福的画面!

        其实,这样的吆喝声也是一种市民文化,久而久之,这样的文化也是一种传承。以前,不但有这样卖东西的吆喝声,还有打夯的号子声,纤夫的船歌,喝酒的划酒令,这些都应该算是一种文化。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之后,这些文化都被当作是一种“四旧”扫除了。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许多方面都在渐渐地恢复正常生活了,有的方面不仅仅是恢复了,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了,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

        岁月就像一条河,没有回去的时光,社会进步了,科学发展了,优胜劣汰是时代发展的最好见证。

        每一段流转的光阴,都是在明媚的阳光里成长、也像极了欢腾于人生长河里的浪花,或粼粼泛光,或波澜壮阔;就算是没有激荡,也是不一样的风景。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美丽了世界,丰厚了底蕴,壮美了我们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