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有没有过目不忘的读书方法?

 木易斋 2020-06-13



刚刚读过的书,马上就忘记内容;

特意细细品读的书,结果在记忆中没留下一丝痕迹;
明明是一本超级好玩的书,但没过多久就回忆不起来了;

……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情况?这种“过目即忘”的读书,即便一年读100本书,最终也如竹篮打水,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促进自我成长,读书才有意义!


那么,我们是要认真细致地精读才能记住,还是要花较长的时间去阅读才能保证我们不会忘记呢?但遗憾的是,仅仅依靠这些还是完全不够的。在新著《过目不忘的读书法》中,作者桦泽紫苑从精神科医生的角度,首次公开了他的被大脑科学所证明的“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这一读书法的关键词是“输出”与“碎片时间”。为什么有了上述两个关键词就可以做到“读书过目不忘”呢?如何通过控制脑内物质来提高记忆效率?桦泽紫苑一一做了介绍。

他告诉读者:把阅读输入的知识,融汇到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改变既有生活方式,扬弃、超越自己的过去,实现自我成长,唯有这样,书本知识才能够成为自己身体、自己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不会遗忘。

世上有没有过目不忘的读书方法?

文 | 禤青


01

读过的书,为何绝大部分内容很易遗忘,很难持久地记住?日本精神科医生、作家桦泽紫苑在著作《过目不忘的读书法》中给出的答案是:读者的“阅读目的”没有构建成功。

事实上,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即将阅读的书,缺乏明确的阅读目的,仅出于满足自己短暂的欲望而读,获得的知识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关联很少。——大多数读者看完一本本书、却感觉“水过鸭背”,这是根本原因。

桦泽紫苑断言:“能使自我成长的读书没有任何意义”,他展示一条等式: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使自我成长的读书法=改变人生的读书法

言下之意,实现生命的“自我成长”,可以定为我们读书的总目的。

生命的自我成长,具体表现在:一个人的思维越来越敏锐,想象力不断扩宽,判断力不断加强,行动效率持续提升。足够的自我成长,使自己越来越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未来生活方式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以自我成长为目的,读书的必要性显而易见。桦泽紫苑写道:

依靠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对事物做出判断的人只能在自己既有的人生道路上持续地跑下去,对于自己所处的井底之外的事物完全没有了解,也就不会有跳出井底的想法。

书本中有很多别人的经历和经验,很多是自己一生都不可能经历的事情,从中可以学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道路。在此之中,也很有可能遇到适合自己的天赋、符合自己人生价值、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人生之路。

一个读者,将读书行为与自己生命的成长、日常处事关联起来,而他选读每一本书,又都指向一个具体分项的目标(例如:提升某一专项/专业的判断能力、行动能力、想象力、处理技术),这么读,记牢书中内容的可能性,必然会增大。

反之,“构建阅读目的”这一步如果做得不好,相当于参加赛车不明确终点,即使你有最好的驾驶技术和最强的体力,也不可能成为赢家。


02

桦泽紫苑在本书的前言中指明,研习“过目不忘读书法”的关键词有两个,其中首要一个是“输出”。

什么是输出?按照桦泽紫苑的意思,读者看书本的字词句段,读取内容输入大脑,通过逻辑思维活动“咀嚼”、“消化”之后,必然能够表现出一些“读过这本书”的行为。他说:

我认为“读过”的定义是“能够说明其中的内容”,并且“能够就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如果连自己的感想和意见都表达不出来的话,读书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桦泽紫苑认为,讨论时长须有10至20分钟才算适合,内容不能太过简短。

阅读后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意见,换句话说就是无法将输入的内容进行“输出”,也就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实际行动,很难有自我成长。

不过,“能够就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只能算是初步的输出。更加高层次的输出,是写出书评。

日本有许多阅读高手认为,写书评是读完某一本书以“书面方式”的思考、归纳,比起非书面方式,更加精细、有条理,自然就更加不易遗忘。

所以桦泽紫苑主张:

如果你能够达到写书评的水准,就证明你输出读书法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

读书人与不读书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写作能力。


03

写出书评,虽然属于最高级的输出,但还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

桦泽紫苑认为,通过读书,完成自我成长进程中的“行为改变”,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通过读书,大大增长见识,使一个人看到自己通往未来发展的各种机会,这还是处在生命历程的认知阶段。看见这些机会,并不等于他能够打开这些机会。必须进入行为阶段,努力用实际行动把握各种机会,才能实现自我成长。

行为是人对外界变化的一系列反应,如果行为没有得到改变,只是在人内心产生了变化,那么现实还是不会有任何改变。

大部分人读书之后都不会实践书中的内容,只是通过读书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虽然满足求知欲也是读书的一个目的,但如果仅仅止步于此,那么即使读100本书也不会对现实有任何改变。

自我成长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内心,更需要改变自己的实际行动,并进一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一本书读过之后半个月就基本上无法想起书中的内容,或者是读完一周后就没法向别人介绍书中的内容,这样读书固然无法实现自我成长。然而,即使你已经牢记一本健身塑体书的全部内容,甚至倒背如流,而且自以为理解得非常透彻,感觉开班授课都没有问题,但是,你的行动上却全无改观,依然饮食无节制,作息时间随心所欲,有空就整天刷屏聊天,不去参加体育锻炼,这么实现自我成长就无从谈起,这本书等于没有读过,所有记忆不可能持久。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桦泽紫苑这么说明自己的写作宗旨:“掌握‘过目不忘的读书法’将会加速你的‘自我成长’,改变你的现实生活,这也正是本书的目的。”

桦泽紫苑说服读者:把阅读输入的知识,融汇到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改变既有生活方式,扬弃、超越自己的过去,实现自我成长,唯有这样,书本知识才能够成为自己身体、自己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不会遗忘。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