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拍唐十八陵】第十集丰陵:陵山很有气势,仅有的半截华表被我的无人机发现

 成博士旅游频道 2020-06-13

公众号、今日头条“成博士陕西旅游”,为大家提供最深度的陕西文化旅游攻略。



航拍唐十八陵之十:丰陵

《航拍唐十八陵》第十集,唐顺宗李诵丰陵。李诵,是创下了唐朝皇帝的几个记录:首先是作为太子时间最长,长达26年;正式称帝时间却最短,仅仅十个月时间,接下来被迫禅位做了太上皇,五个月之后便驾崩了。他甚至没有以皇帝身份度过一个新年。葬于丰陵,位于今天渭南富平。陵山很有气势,石刻破坏严重。据说南神道只有半截华表,我用无人机找了好久才看见。

点击下面的链接观看视频。

航拍唐十八陵专题:
第一集:唐高祖李渊献陵

第二集: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第三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乾陵

第四集:唐中宗李显定陵

第五集:唐睿宗李旦桥陵

第六集:唐玄宗李隆基泰陵(暂时空缺)

第七集:唐肃宗李亨建陵

第八集:唐代宗李豫元陵

第九集:唐德宗李适崇陵

富平县城正北偏东方向20公里,有一个曹村镇,是著名的柿子之乡。曹村镇有一个虎头山,是唐顺宗李诵的丰陵。
这一张航拍图,可以感觉到陵山的气势。

唐顺宗李诵,是创下了唐朝皇帝的几个记录:首先是作为太子时间最长,长达26年;正式称帝时间却最短,仅仅十个月时间,接下来被迫禅位做了太上皇,五个月之后便驾崩了。他甚至没有以皇帝身份度过一个新年。
他的父亲是唐德宗李适,李适做皇帝以后,当年就册封昭德皇后的儿子李诵为皇太子。那一年李诵18岁。没想到德宗皇帝在位时间较长,他这太子一等,就是整整26年。
作为太子的李诵,非常有政治抱负,他身边汇集了一个反对宦官专权的改革派群体,历史上称做“二王八司马”,包括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
大家看到这个名单就发现,好几个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都参与进来了。说明太子当年确实是雄心勃勃的。
没想到,德宗皇帝身体不错。所以他一直没有上位接班的机会。到公元804年,德宗皇帝已经垂垂老矣,此时的太子李诵,竟然比老父亲身体更早出了问题。
公元804九月,李诵突然中风,失去了言语功能。此时的德宗也已入暮年,对儿子的病情十分挂念,派天下最好的医生进行医治,但是效果很不理想。此时德宗皇帝身体也越来越差,到最后卧床不起。而此时太子李诵竟然都不能下床侍奉。
不过好在李诵还是顺利做了皇帝。虽然他的身体很差,口不能言,但还是坚持进行整治改革。他们和彭城人刘禹锡、河东人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集团。他们维护统一,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并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这种改革触犯了宦官集团的利益,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于是开始新的政治押注。开始扶持李诵的太子李纯。
不久,宦官集团以顺宗的名义下诏,由皇太子主持军国政事。八月,宦官拥立李纯即皇帝位,即唐宪宗,顺宗退位称太上皇,又过了五个月,宪宗皇帝突然宣布太上皇病重,第二天,唐顺宗李诵就病逝了。中间有没有阴谋,我们今天已经无从得知了。
李诵葬于丰陵,位于今天富平县曹村镇。丰陵依山为陵,所在的虎头山高峰凸起,气势雄伟。据本人观察,这个陵山是唐陵中比较有气势的一座。
丰陵陵园遗址破坏比较严重,已经所剩无几,石刻也几乎没有了痕迹。北门、西门外有石狮遗存,朱雀门外仅有残华表半截,以及清代巡抚毕沅所立石碑,分布在果园里,探访有很大难度。第一次去的时候,本人在果园里找了很久,才找到这块碑。
但是华表一直没找到。第二次去的时候,带着无人机,勘探了好久,终于好像是看见了。大家看下图中右上方三分之二的位置,地里面有个石柱,应该就是了。
放大看,应该是断裂,目前只有一半的残华表。
丰陵的地宫,据说爬到半山腰可以找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探索。登山的路径在这个牌子旁边,目前富平给所有的唐陵加了一个标识牌,非常醒目,方便我们寻找。
登山的话,据说半山腰这一带有地宫入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