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首在治心

 sogone 2020-06-14

养心还只能客观地适应,“治心”才能主观地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因为大凡立德立功立言,总是要这个心作主。心牵累于物便役使于物,心牵累于名便役使于名,心牵累于利便役使于利,心牵累于欲便役使于欲。无所不牵,就无所不役;无所不役,也就无所不病。

有老人认为光养心还不够,养心只能客观地适应,提倡还应该“治心”,那才能主观地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因为大凡立德立功立言,总是要这个心作主。心牵累于物便役使于物,心牵累于名便役使于名,心牵累于利便役使于利,心牵累于欲便役使于欲。无所不牵,就无所不役;无所不役,也就无所不病。

古人有云:“人心本能定静,本自泰然,怎能会有病?唯有遇财货则思争夺,遇功名就想排挤,遇权势就想攀附,遇小仇就想报复,遇患难就想推避……虽在外表有所养,终不能胜过心中所忧,焉能不病乎?”不能达到目的,心中老想着要达到;达到了目的,心中又害怕失去。这样天天记在心中,就会渐渐病入膏肓,这就是扁鹊望而却走的道理。要想治好病,先得治好自己的心。放下一切荣辱得失,不为自己的心所牵累。有小小的毛病,不会让它牵累自己的心;大而至于生死的问题,也不能让它牵累自己的心。使清明之气,常常不离自己的形体,不期待长寿也增寿,不期望有德,德也日益增高,不期望事业,事业也日日增大。

主静作为收敛身心的不二法门,作为仙佛圣人和英雄豪杰的功夫,作用非常显著。只有静,才能好好地安置好这个自我的心;只有静,才能好好地安排好自我的人生;只有静,才能好好地提升好这自我的境界;只有静,才能好好地升华好自己的天地。

明代郭明泉的诗中说“近名终丧己,无欲自神通。识远乾坤润,心空意境新。闭门只静坐,自是出风尘”,就非常形象地说出了静的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