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年前,海德堡广场铸造出金属马,它身上藏有不一般的寓意

 历史解密坊 2020-06-14

在德国海德堡广场之上,有一座著名的马雕像,它的样子奇怪有趣,令人们感到十分费解。可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正是在这座怪马雕像的身上,藏着太多关于印刷的元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雕像马又会存在哪些印刷的元素?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谈到中国的“四大发明”,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印刷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人类的繁衍和发展都需要文化的力量,而文化的传播,更是成为了民族生存最重要的支柱。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从竹简丹青到纸张的普及,传播文化的载体一直在进步,但是传播文化的方式却一直固定不变,手抄书籍几乎成为了文化传播唯一的方式。

手抄书籍不仅费时费力,也很容易抄错、抄漏,并且难以保证书籍整体的规范性。直至后来,人们在印章和石刻之上找到了灵感,继而在唐代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至宋仁宗时代,著名的发明家毕昇吸收前人的经验,创造性的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降低印刷成本,对文化的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印刷术的发明,几乎成为了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加速传播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这一革命性的发明,很快便从中国传到了朝鲜、日本、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地。公元15世纪左右,德国著名发明家约翰·古登堡对活字印刷术进行了改进,发明了用活字与机械印制书籍的方法。

古登堡的印刷技术,被称为是金属活字印刷工艺,即以铅、锡等金属制成合金活字,继而通过拣字、组版、填空、齐行和印刷五个步骤,完成对书籍文字的印制。正因如此,约翰·古登堡也也被后世尊为是现代印刷技术奠基人。

古登堡的发明,成就了德国印刷业的腾飞,而德国近代印刷工业的兴起,同样依靠一位伟人,此人便是安德烈亚斯·哈姆。安德烈亚斯·哈姆出生于富裕家庭,从童年开始,他便对经商十分感兴趣。随着印刷术的不断革新,安德烈亚斯·哈姆敏锐地嗅到了商机,继而在海德堡创办了一家印刷机公司,专门负责制造印刷机器,直至现代,该公司仍是世界印刷行业中的巨头。

海德堡的大名贯穿世界几个世纪,并顺利成为了德国的旅游文化之都。在这座特殊的城市中,充满了现代的灵动与古典的优雅,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科学工业,都会令人情不自禁地为之着迷。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德堡印刷公司广场前,矗立着一座极为有趣的雕像,它的名字叫做“印刷马”。据称,印刷马是全球最大的钢材马雕像,更是海德堡公司的灵魂建筑。印刷马高13米、长15米、宽4米,总重量为90吨左右,印刷马整体构建材料为钢铝合金,并经过铸造、打磨、抛光、镀金等工艺制造而成。

作为一件构思独特的艺术品,印刷马包含着许多有趣的元素,也正是这些元素的构成,体现了设计者对于艺术与印刷术的理解。此时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印刷马的身上,究竟存在着哪些印刷元素呢?

首先来说,印刷马的颈部附近存在一个圆洞,呈半贯穿状,此处细节非常明显,打印机侧板上安装钢轴承,需要预留一个圆形洞口,因此马颈的圆洞,也被视作打印机的象征。其次,在印刷马两侧部分,存在有自由转动部位,这一部分,同时也代表印刷过程中需要转动或旋转的过程,象征着印刷技术的无限活力。最后,在印刷马的尾部位置,存在一个方形洞口,代表着一本书籍的完成,预示着印刷过程的彻底结束,而“书”后的一张面孔,说明书籍已经被读者阅读,完成了文化的最终传播。

除此之外,每至夜幕降临,由青色、洋红、黄色三种颜色组成的灯光,会同时照亮印刷马,璀璨的灯光闪耀,印刷马在灯光中,仿佛活了一样,尽情地展现了逻辑思维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让思辨能力与想象力在广场上飞舞。

总而言之,印刷马是一种文化象征的载体,它诠释着印刷术科学发展的永无止境。最后小编希望,让世界上所有光辉灿烂的文化,能在印刷术的帮助下,不断的发扬与壮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