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赵飞燕故事,见“掌上舞”三字。可以站在一个人的手掌上跳舞。想,这是小人国吗?古人见识少,一惊一乍,动辄“白发三千丈”。天气一热,就说上面有九个太阳。“掌上舞”者,言其轻盈,夸张而已。野史云,皇帝命侍郎冯无方吹笙为赵飞燕伴奏。舟至中流,狂风起,冯无方奉命救护,扔掉乐器,拽住飞燕的两只脚。飞燕歌舞依然。故,宫中传言飞燕可做掌上舞。 南唐时,有一舞女名窅娘,凌波微步。后主李煜喜欢得不行,专门为她建了一座莲花台。 后来看杂技表演,女演员四掌相握,一跃,站在男演员的肩膀上。再一跳,男演员用手托住其脚掌,转了几个圈。这不就是掌上舞吗? 可合理推断,赵飞燕是有杂技基础的。不仅仅长得好看,像个花瓶就行,还要有一技之长。一技之长之外,还要有默契的搭档。她在掌上跳舞,总不能跑皇帝掌上跳,必有一个常年排练的人供其“上蹿下跳”。虽然这个人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冯无方不过偶一为之。大众无识,谁的官大,便只记得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