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典籍-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微信号1830429 2020-06-14

成书背景

传统典籍-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焦氏幼承家学,精于针灸,乃采《内经》、《甲乙经》、《针灸大成》、《医宗金鉴》等书精萃,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汇为此书。

作者简介

焦会元,河北深县人。幼承家学,精于针灸。本书是他总结其伯父的经验与参考医籍与他本人经验心得而写成的。其门生陈光昌的《实用针灸学》采用了很多他的学说。

内容简介

本书除论述经络之始终,经穴之作用,取穴之骨度,针法之补泻外,还详细论述了中风与各种风症之辨证和配穴治疗等。本书的最大特色处在其所注“穴名新解”,焦氏取近代科学之物理比象来说明各经穴穴名之含义。如其释“承光”穴说:“承光者,承诸阳之光,从脑后肾阴灵之慧镜,返射双瞳,结阳光如电,聚于承光。目瞳似水精体,脾如磨电机,大小脑如收电机,脑之后骨如平镜,能发返光,脑府诸阳环聚前脑,工于运用,承光穴,本太阳经之光,特结如太阳之光辉,故两目能视,赖承光之力,能察万物耳。禁灸者,因诸阳聚结如电流,恐灸火与电相接,脑发炎热,脑汁入目为玉石眼。”虽牵强附会,但在当时没能系统掌握近代科学的条件下,又欲以科学解释中医者,大多徘徊于这个水准。这些虽没能正确发展针灸学,但努力使针灸科学化的主观愿望还是积极的。

流传版本

现存北京泰山堂书庄1937年铅印本。

影响评价

本书虽颇有牵强附会之处,然于当时之历史条件下,努力使中医科学化之努力尚值得称道。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非原创文章,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秘书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