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条山战役失败的五大原因

 森林一叶 2020-06-14

造成国军在中条山战役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敌人是训练有素的机械化部队,使用的是先进的飞机、重炮、战车及化学毒气,敌强我弱,这是战役失利的客观原因。但根本上是蒋介石集团的“消极抗日”政策导致的,这种政策压制了官兵的积极性。他们大部分是国军的精锐之师,广大爱国将士激于民族义愤也曾奋起抗击、勇敢作战。但蒋介石却不能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和利用有利态势去打击敌人,而是采取观战、避战和应付作战的政策,战役惨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此。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蒋介石力图避战,卫立煌远离战区。抗战以来,中条山军民共击退日军13次进攻,1941年前后,中条山守军与日军处于对峙状态,日军无力大举进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准备反攻,于1941年3月制定了作战方案,呈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但蒋介石内心充满矛盾,尽管认为中条山战略地位很重要,但又觉得守卫中条山要消耗国军大量实力。

所以,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蒋介石就准备弃守黄河以北地区,而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全部开到黄河以北,蒋介石在中条山地区根本不作积极防守和反攻准备。所以,尽管卫立煌决心趁日军疲惫,兵力分散之时,欲先发制人,给日军以打击。但这个设想不符合蒋介石当时对日的政策,所以,蒋介石不仅不同意卫立煌的作战计划,反而密电召卫立煌赴重庆述职,对卫在第一战区同情八路军的行为,颇多责备之词,并命卫“暂住重庆待命”。在此期间,蒋介石趁机“改变原来部署,并调走了部分主力部队和中央炮兵团”。至战事爆发,卫立煌还远离战区,长官部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当卫立煌在由峨嵋返重庆途中得知中条山前线情况紧急后,日夜兼程,赶回洛阳。但敌情复杂,国军混乱,仓促之中,卫立煌难以实施有效指挥,这为中条山战役的失利埋下隐患。

二是防御消极,指挥保守。中条山战役日军进攻,国军防御。但中条山地区无隘可守,且背靠黄河无路可退,这决定了国军应采取积极防御战略,主动出击,实施“乘敌分散,先机制敌。攻其左翼,调敌东向,各个击破,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正确方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4月上旬也曾制定了比较正确的方针,命令部队“积极先制出击,迂回绕攻敌后”。但临战前,作战方针渐趋消极。

5月3日,第一战区长官部根据最高统帅部的意图,以卫立煌司令长官的名义发电,令各军以少量部队开展游击作战,而以主力实施防御。卫立煌回洛阳后,既要面对最高统帅部完成的兵力部署,又要根据敌情适当调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仓促之中,卫立煌寄希望于所谓的“中国马奇诺防线”(中条山地区防御链),没有实现兵力集中,更没有主动出击,而是采取了对敌毫无威胁的消极防御作战,甚至把第80军、3军、17军、13军、98军等部队沿前线一字排开,当敌人实行中间突破,“中国马奇诺防线”被拦腰斩断后,国民党陷入“前临强敌,后背深水,进被截击,退被阻击”的境地,注定了败局。

三是战术僵化,指挥不当。中条山战役中,指挥官战术思想呆板,指挥方式陈旧机械。首先,没有以优势兵力攻敌弱点,仅以一部外出游击,绝大多数兵力留在背负黄河、没有出路的山区消极防御,致使外出兵力克敌不胜,防守兵力完全被动。7个军的兵力并列于200里的正面,处处被动。其次,主要阵地两翼没有配备精锐部队,或准备预备队,致使日军小分队快速突击或迂回,遂造成局部失利,全局被动。如温县之敌以14个小时的时间,深入国军后方100余里,造成了全局上的不利。第三,缺乏坚固的战场工事。据守中条山之各部与敌对峙3年,但没有修筑强固的阵地工事和后方堡垒,也没有破坏日军深入中条山地区的通道,以致敌军得以迅速突进,国军又不能迟滞敌人于正面,从容转进,变为外线。

第四,兵力配备不合理。4月28日,司令部已判断敌有由横皋公路进攻垣曲之企图,却让“43軍最弱部队当皋垣大道之要务”,而不再重新配备兵力。将寸性奇12师调至易守难攻、可以节约兵力之韩家岭唐王山正面,置第80军与第3军接合部于不顾,致使空隙为敌所乘。第五,撤退混乱,缺乏组织。撤退渡河时,事先没有严密侦察计划,并无统筹控制之策。部队众多,隶属不同,未设预定区域,船只不够分配,导致抢渡发生混乱。如第5军在5月11日南渡时,“适临河岸后,互相争先,秩序紊乱,致一次可渡2000人之船只,反而只能渡数百人”。加上敌机轰炸,而国军只顾渡河逃命,不防空袭,造成重大伤亡。

四是上级指导缺乏信心,下级官兵缺乏训练。综观战役全局,第一战区长官部一开始就对据守中条山缺乏信心。战事第二天,垣曲失守后,卫立煌唯恐部队被歼,慌忙撤退,命令第9军主力“星夜南渡”,同时命令各部“避免与敌决战”,于是,第9军主力放弃了豫北作战,匆忙从官阳渡过黄河。5月10日,第5集团军西部防线被突破后,主力受命从官阳南渡。这样,中条山西面第14集团军处于三面夹击之中,卫立煌急令第14集团军“暂避决战”,“分区疏散游击”,并对请求放弃阵地照准。这样,第14集团军各自突围,秩序极乱。各军放弃中条山开始撤退后,因派系复杂,各有所谋,为了保存实力,都不愿与敌对战。且“初级干部缺乏独立作战能力,如遇特殊情况,即惊慌失措,无以应付,不能确实掌握部下,以致部队溃散”。

五是片面抗战,缺少民援。由于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的路线,不但不组织民众、武装民众,反而祸及民众,造成军民关系紧张。因为缺少人民支援,有的部队不得不拿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用于后方补给,大大降低了野战部队的实战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