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平乐》中官家都怎么上课(之三):赵祯同学的部编教材

 时拾史事 2020-06-14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我们在前文讲过经筵制度是宋朝皇帝以及历代封建皇帝必须遵循的制度,"上课"是他们的常态,上次讲了皇帝的"老师们"到底是站着上课,还是坐着上课的问题。老师的问题讲清楚了,可是教材的问题咱们还没有说,今日我们就带着大家看看皇帝上课使用部编教材都是什么,宋仁宗是不是每日也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经筵"中"经"其实顾名思义就是"读经书",儒学经典书籍公认的有十三部,俗称"十三经":
《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点击下方链接,马上拥有赵祯同款全套教材(非专业人士没啥购买必要)
但是除了经书之外,其实在经筵课堂上还有其他类别可以学习。
那就是历史类教科书。当然,虽然可以学习历史,但是历史的身份一直是"副科"的身份,在宋代经筵中讲史的重要性远低于讲经。经筵制度正式确立前的宋太宗一朝,与经筵形式接近的太子储君教育中就出现过明确提倡讲经、废止讲史的情况,仅将"历史"作为储君自修的课程。后来到了仁宗庆历年间,曾短暂恢复自修"史"的传统,宋仁宗要求每天讲解五条唐朝历史故事,可是也没有实施多长时间,旋即废止。
一直到神宗年间,因经筵官苏颂提议才得以恢复仁宗朝传统,苏颂建议每天讲解汉唐故事两条,而且所进讲的故事在经筵举行时由经筵官讲读,已经不限于君王自修。也正是从神宗朝开始,经筵讲史正式出现。
宋代经筵讲史读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以《资治通鉴》为主,宋神宗朝经筵讲史,其教材是《资治通鉴》,经筵讲读官正是撰者司马光。此后,经筵延续了讲读《资治通鉴》的传统,其他史籍则难以进入经筵讲席。至南宋宋理宗朝还保持这一传统不变。讲史虽然以《资治通鉴》为主,可是讲解的内容主旨完全没有越出讲经的范围。司马光讲史注重的是学习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并不是注重历史本身的事件。所以,虽为讲史,实质仍是读经。
经筵讲史的另外一种教科书,就是自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宝训》起的历代"宝训"也称为"圣政"。这些圣政其实就是宋仁宗同学口中经常说的"祖宗家法"。
圣政是专门记录宋代自太祖以降历朝皇帝的"圣政嘉言,皇猷美事"的一种史籍,学习圣政的目的在于为后代帝王提供历史借鉴,使之从中汲取治世经验。这种史籍只注重对帝王潜移默化的影响,采用经验、轻事实的修撰取向,并不追求历史事实的准确与否。在宋人眼中,圣政具有法祖宗、补治体、正得失的功能。宋代士大夫通过编纂此书.为后世帝王树立榜样,希望他们学习祖宗治国的良法,运用到本朝的治理中,从而使天下太平,国家繁荣昌盛。
要说起圣政编纂的滥觞,应该追溯到唐代。唐穆宗期间"宰臣崔植、杜元颖奏请,坐日所有君臣献替,事关礼体,便随日撰录,号为圣政纪,岁终付史馆。从之。事亦不行"。
虽然穆宗采纳了宰臣撰录《圣政纪》的建议,但实际上并未编纂。只是到了宋时,圣政的修撰才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宋代圣政的修纂首先始于私人,咸平三年(1000)五月十五日,有一位叫钱惟演的官员献所著文章《咸平圣政录》,钱惟演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十国时期吴越王钱俶第七子。他自少好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随钱俶降宋,被授为右屯卫将军,曾任右神武军将军。
钱惟演博学多才,善写文章,应试学士院时,以笏起草诏令,挥笔而成,深得宋真宗赞赏,钱惟演此次奏进的《成平圣政录)仅有二十事,其真正的目的在于试探朝廷的态度。当朝廷阅后,给他加官太仆少卿,打消其疑虑后,第二次将咸平三年五月至威平六年八月的史事进行补撰,并继续进呈皇帝。《宋会要辑稿》说:"(咸平六年)八月,太仆少卿直秘阁钱催演上《咸平圣政录》二卷。"
后来到到了宋仁宗时期,有一位嘉州判官有感于"太祖作之,太宗述之,真宗继之,太平之业就矣" ,不避职任之卑微,编纂了三朝圣政,取名《三朝圣政录》,每篇文章之末都有规谏讽喻之语,希望能让后世君主引以为戒。
这位嘉州判官名叫石介,没错,就是《清平乐》中被诬陷的石介。
在《清平乐》的剧情里,朝廷内外都在风传石介和富弼秘密谋反,张茂则此时求见了赵祯,说,张茂则拿到了石介的亲笔书信,和赵祯禀报此事,还说了此案的诸多疑点,赵祯也觉得石介就算有谋逆之心,也没有谋逆的能力。但是当张茂则表示如果想要彻查这个谣言的源头,其实也并不难。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官家拒绝了茂则的提议,阻止他继续彻查真相。
看过《清平乐》,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都知道,所谓石介富弼谋反,实乃政敌夏竦炮制的阴谋。夏竦为了对付石介富弼等人,暗中让一女奴婢长期模仿石介的笔迹,几可乱真。然后贾婆婆指使许兰苕获得石介给富弼的亲笔信。
原信中提到"行伊、周之事",其中"尹"指的是伊尹,伊尹是当时商朝的一个大夫,他辅佐过商的第四个皇帝太甲。"周"指的是周公旦,周公旦辅佐过周成王。这里的"尹周之事"一般就指的是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大臣,用来辅佐年纪比较年轻的皇帝。石介给富弼写这封信的本意是什么呢?就是说讲宋仁宗当时年龄比较小,希望富弼能够像当年的伊尹和周公旦一样辅佐宋仁宗。
但是宋仁宗为什么要阻止张茂则去细查此事,由剧中他对皇后所说的一句话可以看出端倪: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之后,其他的地方慢慢清理即可。其实庆历新政裁掉了一大批不称职的庸官昏官,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但是此举也得罪了一大帮"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冗官。新政实施后,效果显著,可是那些被触及利益的贪官污吏纷纷上书向宋仁宗进谗言。本身性子仁厚,耳根软的宋仁宗此时也有些骑虎难下,他原本对于庆历新政实施的态度不坚决,眼看差不多,就想收手。于是宋仁宗任由石介"谋反"谣言满天飞,结果让革新派众人惶恐不安,最终富弼自请外放,当事人石介也被罢免国子监的职务也被外放。还未上任病亡于路上,庆历新政最终无疾而终。
通过影视剧中看石介表现,他确实在政治上属于幼稚无知之人,胸无城府,只凭一股热情与耿直之气去进行改革。虽然他政治情商低,但是在学问上他却有有十分重大的的影响力,是宋代理学先驱。
石介编撰《三朝圣政录》记载的就是宋太祖、宋太宗和宋真宗三朝的典故风物,石介在书的自序中首先追述了太祖、太宗一统天下,真宗继承遗业,励精图治,最终使宋王朝繁荣富强的丰功伟绩,而且石介在书中还说,老百姓在田间地头就经常歌颂三位皇帝的盛德,自从自己登上仕途以来,经常听缙绅士大夫的谈论,更加是"盈溢乎耳",他在书中希望仁宗"法建隆开宝、兴国、雍熙、至道、咸平之政,以阜万民,以继太平,以不于三圣之光........效而行之,可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韩琦在为此书撰写的序言中也认为正是太祖、太宗、真宗"神武之所戡定,文德之所安辑",从而使国家富强。
由此可见,编《三朝圣政录》的目的在于永存太祖、太宗、真宗等先王的光辉业绩,期望仁宗能够勤于奉行,使国家大治,即"履祖宗之圣迹,以兴太平"。
钱惟演和石介的圣政录让北宋统治者迅速认识到这种史籍的政治作用,承认这种修案行为并将圣政纳入官方修纂史籍的行列,圣政编纂权收归官方后,自此修纂圣政录成为宋朝的"祖宗家法",后继帝王都加以续修。到了庆历年间,力主变革的士大夫们在批评时政的同时,举起"复振祖宗之法"的旗号。他们不仅从"前代帝王之道",也从"今朝祖宗之烈"中寻求治世的思想资源。为达到这一目的,庆历三年(1043),新政的推动者之一、枢密副使富弼上章《乞编类三朝故典》,他向宋仁宗建言,他想要设置一个部门,专门搜集三朝的典故,然后把三朝典故分门别类编成一本书,放在两府里面,让这些三朝典故起到模范作用。仁宗立即下诏:"命史官检讨王洙、集贤校理余靖、秘阁校理孙甫、集贤校理欧阳修等同编修。"庆历四年(1044)九月,书成,这本书分成一共九十六大类别。
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这五朝也分别编纂过圣政, 一直到南宋,编纂圣政都被视为新皇登基后的头等大事来办理。在他们即位后不久,就立即下诏组织编纂圣政。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登基之初就下诏:朕刚刚继位,恐怕做不好皇帝,我要与众大臣商量商量,把我爹(虽说是干爹)下的圣旨、做的事情都收集归类,我们编一本《高宗圣政》,以后我就天天学习这本教科书,早也读,晚也读,哪里不会读哪里。于是,《高宗圣政》新鲜出炉。
到了宋孝宗儿子光宗登基之时,光宗又下诏:我爹地当了好多年皇帝,他制定了很多典章法度,我要编纂成书,遵守执行我爹爹的规章制度。于是命国史馆编修《孝宗圣政》,没多久,《孝宗圣政》也热乎乎的上市了。
宁宋即位后,仿效前朝故事,于庆元五年(199)十一月六日下旨编纂《光宗圣政》,《光宗圣政》不久也面世出版。
以此类推,《宁宗圣政》《理宗圣政》《度宗圣政》都相继出版,这三朝的圣政又合称为《宋季三朝政要》。
据史料记载,有宋一代编纂的圣政共计16部,其中有的以合刊本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 在这些圣政录中,其中有一本《高宗圣政草》,这本书是陆游所撰,绍兴三年,受好友黄祖好的举荐,陆游以枢密院编修官身份编纂高宗实录,陆源自己回忆说:"某被命修高宗圣政,草创凡例,网岁放逸,虽寝食间,未尝置也。"
正因为宋朝统治者重视圣政的编察不断续修,从而使圣政在经筵讲读中广泛使用,成为帝王之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
经筵进读圣政始自宋仁宗庆历四年,这一年的二月,仁宗在迎阳门召一些大臣观画,这些画作都是历代帝王的美恶的事迹,而且宋仁宗还让天章阁侍讲曾公亮讲《毛诗》,王洙读《祖宗圣政录》,翰林侍读学士丁度读范《汉书》。
自此之后,经筵讲读圣政成为宋代的一项"祖宗之法",宋朝历代皇帝十分严格地遵守了这项没有法律效力的"法律"。
南宋时期,南宋皇帝也继承了仁宗时阅览学习圣政并在经筵讲读圣圣政的传统,在经筵活动中讲读圣政现象十分突出,并且皇帝自己也时时学习效法相宗。同时,大臣们也不断地劝谏皇帝注意圣政的学习。宋光宗时,大臣王回建义光宗阅览高宗、孝宗内有圣政,学习并且效法前朝执政的优秀经验和精华。
有一位名叫王遂的大臣曾任台谏官,光宗曾经王遂比作高宗时期的台谏官赵鼎,赵鼎是什么人?赵鼎是高宗时期的右司谏,当年大将刘光世的部将王德擅自杀死韩世忠的将领,而韩世忠也率领部下夺取建康府衙。赵鼎说:"王德在外统领军队,专权杀人没有顾忌,这样如果不进行治理,什么不能做呢?"皇上命令赵鼎审讯王德。赵鼎又请求皇上下令严词斥责韩世忠,而且下令抓捕韩世忠的将领并交给有关部门治罪,各位将领都肃然无声。皇上说:"肃宗复兴时在灵武得到一个李勉,朝廷才开始受到尊敬,现在我得到你,就没有什么愧对古人了。"中丞范宗尹说,旧例没有从司谏升为殿中侍御史的,高宗说:"赵鼎在担任谏官时非常尽职,他提出的四十件事,已经施行了三十六件。"不久迁为侍御史。
而光宗是怎么知道赵鼎这个人的?他就是通过学习《高宗圣政》知道这个人的。
光宗曾经在诏书中说:"自卿入台,台纲振起,皆卿之力。朕读《高宗圣政》见赵鼎在台中率僚属.振风采,一时甚换其力,朕之赖卿亦然。
由此可见,学习圣政确实是皇帝效法先朝帝王的重要途径。通过经筵进读的方式学习祖宗治国的优秀经验,从而运用于本朝的治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