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创作漫谈】 “诗-格式”的记忆(再续) 作者:呼正林 四、律诗的重要特征 是不是按照上述格式,写出来的作品就是律诗呢?到目前还不能这样说。作品还必须具备另一特征才能叫做律诗。这个特征就是奇偶句的对仗。为了能更清楚地说明律诗的对仗位置,古人把8句话分成4对联句,并将其分别命名。其中:第1、2句构成的联句叫做首联;第3、4句构成的联句叫做颌联;第5、6句构成的联句叫做颈联;第7、8句构成的联句叫做尾联。律诗的对仗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⒈ 两联对仗格式 颌联、颈联的对仗,是律诗处理联句对仗最经典、最常用的一种类型。绝大对数律诗均采用这种对仗类型。如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⒉ 多联对仗格式 所谓多联对仗格式,就是出颌联、颈联之外,还牵涉到首联或尾联的问题。首联对仗,通常是在首句不入韵的情况下应用。首句入韵,一般不应用对仗。从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比较来看,五言律诗首联对仗的相对较多,七言律诗首联对仗的则相对较少。究其原因,是因为五言律诗首联首句不入韵的情况较多,而七言律诗首联首句入韵的情况却较多。 多联对仗,是指中间两联对仗,再和首联、尾联的对仗结合构成的对仗形式。多联对仗有3种。即首联、颌联、颈联对仗,颌联、颈联、尾联对仗两种三联对仗形式和首联、颌联、颈联、尾联对仗的四联对仗形式。其中最为少见的是四联对仗形式。 ⑴ 首联、颌联、颈联对仗 《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⑵ 颌联、颈联、尾联对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以上两种形式都是三联对仗,比较而言,前三联对仗的要比后三联对仗的诗词更多。这是因为后三联对仗时,尾联的处理相对较难。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半生不熟”的感觉,让人感觉是好像没写完的感觉。读杜甫这首诗没有这种感受的原因,就是尾联对仗是在两句情景自然延续中完成的,这就是格律诗词中说的“流水对”在这里发生的特殊作用。 ⑶ 首联、颌联、颈联、尾联对仗 《垂白》 [唐]杜 甫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⒊ 单联对仗格式 ⑴ 颈联对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⑵ 颌联对仗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李 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⑶ 其他单联对仗:从目前已知的律诗中,好像没有明确的发现。 ⒋ 根本没有对仗 当然,也有干脆不用对仗的,这只能属于例外。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