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诗词:风流至老不衰的张先还是北宋最长寿的诗人

 穿云破雾雨打风 2020-06-15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这首《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盛传,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擘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称赞,足见其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天圣八年(公元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病逝,年八十八岁。张先作品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

张先作品的特点,一是善于炼字。这方面他最经典的故事便是他得名“张三影”的传说。第二是长调的运用。沿袭期的词人大多用小令,而张先的词则较多地采用了长调,在这一点上,他与柳永有相似之处。第三是序的运用。他的词往往有一个小序,交代写作的背景或缘由,这是以前的词中很少出现的。

自古才子多风流,相对于张先的文化造诣,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他的风流情事。据说张先年轻时疯狂爱上一个小尼姑,但是庵中老尼姑知道后,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的一小岛阁楼上,但是这难不倒张先,为了相见,每当夜深人静时,偷偷划船过去,小尼姑放下梯子让他上楼。尽管情深,无奈缘浅,这段情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于是就有那首一从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来寄托哀思。

张先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此了,八十岁的时候纳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沉浸在幸福美满的生活中无法自拔,老牛吃嫩草的典型范例。当时苏轼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就写了首诗给张先,调侃他这种老牛吃嫩草的行为。

尽管张先在迎娶了小妾仅八年以后便辞世,但小妾为张先生下了两男孩两女孩,其中一个儿子就是宋朝著名的宰相张升。张先的一生中有十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年龄相差了六十岁。张先与这名年轻的小妾的故事就告一段落。张先的一生诗酒风流,平日里与好朋友一起喝酒作诗,当官时就正经工作。尽管没有什么正史来记载张先,但张先与好友对诗的故事也很有趣味。

张先 欧阳修 苏轼 小妾 诗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