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体步骤

 幸福靠自己DLEL 2020-06-15

推拿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本文将浅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方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从而出现头、颈、手臂疼痛、手麻木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

一、放松手法。主要目的是放松肌肉、消除紧张、解除痉挛、通经活络、行气活血。

  • 患者取坐位,医生一手固定患者头部,一手用㨰、揉、按、推、拿等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重点放松斜方肌、竖脊肌。此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 对有结节、条索状物进行弹拨以松解软化。
  • 点揉风池、风府、百会、太阳、肩中俞、肩外俞、手三里、外关、天宗、阿是穴,以局部酸、麻、胀、重或热感为度,每穴刺激1~2分钟。

二、颈椎摇法(年老体弱及高血压、脊髓型颈椎病应禁用或慎用,椎动脉型颈椎病使用本手法时应避免晕位置摇颈)。以下三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

  • 俯仰摇颈法:

受术者正坐;术者站在其身后或一侧,用双手捧握住其头的两侧,或一手握其枕部,一手抓握住其颏部,沿颈椎额状轴方向,从其起始位至病理位或功能位之间,用力使头颈做往返前俯、后仰运动,在矢状面内反复摇动颈椎。

  • 侧屈摇颈法:

体位与双手握法同前。术者沿颈椎矢状轴方向从起始位至病理位,或到功能位之间,用力使头颈做往返前俯、后仰运动,在矢状面内反复摇动颈椎。

  • 旋转摇颈法。

受术者正坐;术者立于其侧后方。一手握住颏部,另一手握住枕部或顶骨上方,沿颈椎垂直轴方向,从起始位至病理位或到功能位之间,用力使头颈做往返的左右旋转运动,在水平面内摇动颈椎。

  • 环转摇颈法。

体位与术手握法同前。术者双手反相用力引导其头颈做由右向左的反复环转运动,摇动颈椎。

注意:幅度由小渐大,速度要缓慢,并注意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刻停止。

三、颈椎拔伸法

  • 坐位颈椎拔伸法

在坐姿下,沿颈椎垂直轴施加拉伸力,使颈椎间隙增宽的被动运动手法,称坐位颈椎拔伸法。

1.预备姿势:受术者端坐,颈肩部放松;术者在其正后方,两足分开与肩等宽,站稳,用双前臂前1/3处按压在其两侧肩峰处,双手拇指在后按抵住其耳后乳突与枕骨隆突之下方,掌指在其耳前捧握住其左右下颌体之侧下方。

2. 动作姿势:动作时,先将受术者的头部向前后、左右各方向轻轻摇动,待确认其颈项部肌肉基本放松后,将颈椎保持在略向前倾的位置,以保证颈椎合理的牵引角度。接着,术者双手用力夹持其头部两侧,两臂力向下压肩,使其头部获得一向上的提升力,以完成对颈椎的拔伸牵引。

【操作要领】

1.本法以术者前臂的压肩点为支点,以胸大肌、背阔肌在肱骨内上段的正点为力点,以受术颈椎椎间关节轴心为阻力点,组成双臂型省力杠杆系统。操作时,双手只需用力保持其对头部的夹持力,并掌握好颈椎略向前倾的牵引角,以确保提升的拉力线,通过颈椎纵轴;而对颈椎的提升力,则应用大力肌替代小力肌的省力原理,利用胸大肌等躯干肌肉的收缩发力拉动肱骨,使其下降、内收,通过此杠杆系统使颈椎的上端获得一个较大的向上的牵引拔伸力。

2.本法在正式操作前,必须先做颈椎各方向的小幅摇动,并令受术者全身放松,不要紧张,待确认其放松后,再发力施术。

3.本法操作时,须令受术者自然呼吸,不得憋气。

  • 低坐位颈椎拔伸法

在受术者低坐位姿势下进行的颈椎拔伸手法,称低坐位颈椎拔伸法。

1. 预备姿势

受术者端坐在无靠背的矮登上,颈肩部放松;术者站在其侧后方,取马步势稍蹲,使上身垂直下沉,左肘屈曲用肘窝将受术者的颏部托住,并用上臂与前臂将共头部抱紧,右手手指向上,用掌根托住其枕骨下方。

2.动作姿势

操作时,先将受术者头部向前后、左右各方向轻轻摇动,待确认其领项部肌肉基本放松后,术者两手将其头部夹紧并保持好其牵引角,上身挺直,双下肢发力从个蹲位马步势,渐渐站起至直立势,将受术者提起,使其离开凳面,稍停片刻,完成对颈椎的牵引后,再将其缓缓放回凳面。

【操作要领】

1.本法应用力的替代省力原理,在操作时,双手无须主动用力提拉颈椎,而是利用下肢由蹲而起的肌力,来完成对颈椎上端向上的提拉力;而对颈椎下端向下的拉伸力,则利用其自身的重力来完成。

2.操作时术者的双足间距要略宽于肩,以求得有一个较大的稳定角,并使自己的身体与受术者尽量地靠拢,使两人的重心重合,重力线落在术者的双足之间,使整个动作轻巧稳定而省力。

3.术者与受术者双方都不能憋气。

  • 仰卧位颈椎拔伸法

在受术者仰卧位姿势下,对颈椎做纵轴方向牵引的被动运动手法,称仰卧位颈椎拔伸法。

【动作结构】

1.预备姿势

受术者仰卧,不垫枕头,头顶与床沿对齐;术者在其头侧取坐位,两足分开踏稳,用双膝顶住双侧床腿,上身略向前倾,腰背挺直。一手在下,垫在受术者下方并将其托住,另一手在上,托握住受术者的颏部。

2.动作姿势 先便受术者头部向各方向摇动 待其颈项部肌肉放松后,术者的双手分别将受术者的枕部及颏部用力握固,两上肢伸真,由腰背部发力,使上身向后仰,并带动两手将受术者的身体在床面上滑行拖动,使肩部至床沿为止,完成对颈椎的完成对颈椎的牵引。

【操作要领】

1.本法利用大力肌替代小力肌与外力替代内力的省力原理,操作时,双手只要用力保持住其对受术者头部的握固力,托枕手将其头部稍微托离床面维持正确的牵引角度即可。无须用臂力主动牵拉,而是利用腰背肌力使上身后仰来带动术手完成其对颈椎上端的拔伸力;对颈椎向下的拉伸力则是来自受术者自身与床面的摩擦力,省却了助手的参与。

2.操作时,术者双膝要顶住床边,以固定床体与术者的身体,便于发力。

3. 握须部的手要与其颈前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卡压其气管。

4. 双手的握固力要均匀,以保证手法的牵引力线通过颈椎纵轴。

四、正骨复位。此处暂且不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