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日的中暑说

 jxydgjls 2020-06-15

前些日借着运动会之际跟大家聊了下中暑的中医思考,如若观察仔细,愚在文章末尾放入了一个特殊病案,那么今日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跟中暑有关的特殊病案。

冬日中暑

不知诸位有没有读过冯骥才先生的小说《阴阳八卦》,其中有一个怪医沙三爷,他的成名作就是三九寒冬诊断病人为“中暑”,并且还治好了这个病人。这个沙三爷在现实中确有原型,就是清代医学家俞震纂辑的《古今医案按》中记载了用两个胎盘治好了患癫痫的女子的吴茭山大夫

先跟大家转述下原案:吴茭山治妇,冬月洒酒恶寒,翕拿发热,恶食干呕,大便欲去不去。诸医皆以虚弱痰饮治之,  用二神补心等药不效,延及半月。吴诊其脉,虚而无力,类乎伤暑。众不然之,究问病因。妇曰:因天寒换着绵衣,取绵套一床盖之,须臾烦渴,寒热呕吐,绵延至今耳。吴曰:诚哉伤暑也。盖绵套晒之盛暑,夹热收入笥中,必有暑气尚未开泄,体虚者得之易入,故病如是。妇曰:然。遂制黄连香薷饮,连进二服而愈。

震按:此说殊未可信。绵套久收笥中,暑气能有几何,顿令寒热呕吐,烦渴绵延不愈耶,但脉虚无力,用黄连香需饮而愈,则诚暑矣。留之作疑案以待试。

也就是说,这位吴茭山大夫,治一个病人,在冬天里发热恶寒,恶心呕吐,大便不畅。之后给她脉诊,却发现虚大无力,和中暑的脉象十分相似。此结论一出,众人甚是不解,仔细询问妇人之后得知,原来前些日子妇人拿出来夏天暴晒过的被子,暴晒暑气未散,收到箱子后又拿出来直接盖,一晚之后便开始烦躁口渴,恶心。此后,吴大夫便开出了黄连香薷饮,两剂之后,妇人便好了。

这确实是个很奇特的案例,但是借用小说“沙三爷”的说话“这道理不算啥,可一般人脑袋赛石头,琢磨不透”。

回头想想,这话虽是小说嬉笑之言,但是也不无道理。若是一直执拗于中暑的季节性,这个病怕是很难辨别出。

虽然记录这件事的作者对此也半信半疑,但是通过这个病案我们可以从中更好的理解中医病因学与辨证论治。中医的因果论是建立在辨证论治之上,并不固守中暑的季节性,而是抓住特殊的证来进行辨别。这就是中医的一大特点。

那么,故事讲了,病案也聊了,诸位又有什么启发呢?这个问题就留给诸位自己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