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泡茶入门指南,小白请到碗里来

 Martin2016 2020-06-15

泡茶

泡茶不是你想泡 就能泡的好的

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的到。

泡茶也一样,不是你想泡,就能泡的好的。

按理说,茶汤浓淡,各有所爱。只要你自己ok,谁也不能说好坏。

但有些朋友对自己泡的茶总是不满意。

钱说一:这红茶泡浓了。

老板:这绿茶一点也不鲜爽。

卢工:emmmm...这个普洱茶真的是醇厚浓稠吗?好像泡不出啥味道。

那就来看看如何泡好手中的茶。

选水像相亲,底线要明确

总结便是要以洁净为底线,以鲜、活、软、美为追求

想泡毁,反着来。

用纯净水和氯味浓重的自来水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水要烧开

水能烧开就行。

至于烧水的工具,江湖传言铁壶好,银湖好,自带量子纠缠那种最好。

我觉得除了价格不一样,其他都差不多

如果豪掷千金,只为了买个烧水的工具,不值得。

有人和你说离子奇效、玄学文化的时候,把持不住怎么办?

送你老子的防御咒语:

“一曰慈,二曰简,三曰敢不为天下先。”

泡茶用水,最要紧的就是要把水煮沸,其他的都别太当真。

你说还有水温,你泡的是绿茶,据说水温最好在85℃左右。

那也得先烧至100℃,然后放凉

进阶要求是懂得不把水煮老。因为水如果煮的太久,其中的含氧量降低,影响茶汤口感

陆羽在《茶经》中对于煮水的描述:

“一沸:当水如鱼目,微微有声时;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三沸:势若奔涛、腾波鼓浪。”

古人煮水要大火快煮。当锅中水连续冒泡,也就是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鲜活度最佳。

至于对于你而言,煮到什么程度水不老,多尝试,无它捷径。

为茶选器如选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为茶选器的底线是没异味

想泡毁,多的是选择让你尝试。塑料杯教你什么叫“塑料情”,捣蒜缸可以试试蒜香龙井。

选器的追求在两方面:一是为泡出茶的本味,二是为泡出茶的美感。

毕竟食色,性也。

先看那些以绿茶为代表的,不耐泡,娇滴滴,细芽嫩叶的茶们。

多用玻璃杯、玻璃壶或者薄瓷盖碗。

特点是:薄和透

这是方便你观其色,欣赏茶叶在水中的沉浮。

也是为了散热快,保其味

因为它们经不起高温浸泡,更怕焖泡——茶汤变黄,鲜爽度下降,有焖熟的味道。

喝绿茶不就为了那鲜爽甜细嘛。

轮到红茶登场。

要想红茶汤色红的迷离剔透,那必须抓住白瓷不放手

至于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紫砂才配得上它们的沧桑

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给老普洱们透气性与保温性的双重体验,想象你大冬天在暖气房中穿着短袖的惬意。

在这样的热情里,普洱茶的心结彻底打开,最大限度释放出它的本味。

小孩子才在瓷器和紫砂之间二选一,已经是半发酵的乌龙茶类,他们都要。

在瓷盖碗或者壶里,它表现出香气高阳的一面。

到了紫砂壶里,它又深沉起来,韵味悠长。

为茶选器和搭配衣服是一个道理。

把握好茶具的厚与薄,这关乎水凉的快还是慢。

注意一下茶具的材质,关乎透气性。

再留神茶具的出水流畅与否,这关乎控制出水时间。

拿着顺手与否也不能忽视,关乎烫不烫手

最后还得看茶具顺眼与否,这就是缘,妙不可言了。

温杯烫盏为哪般

温杯烫盏,类似于炒菜热锅,烤箱预热的作用。

这之后放入干茶,即所谓温杯醒茶

闻一闻干茶的香气,对要泡的这款茶有个初步的认识。

因为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品种香,一茶一香,一茶一神韵。

如果幽香使你禅心萌发,不妨在干茶的幽香里凝神入定。

然而,你真的知道该放多少茶么?

投茶知多少

投茶,当然与茶水的比例相关。找到自己爱喝的茶水比便可。或许下面这个茶水比参考可以帮到你。

绿茶、红茶、普洱熟茶这几个,相对省茶,茶水比在1:50,放5g的茶叶倒250ml的水。

换成乌龙茶类和普洱生茶,可以省点水。茶水比例参考1:20。如果感觉茶汤太浓,再试试1:30,也就是5g的茶,用100ml的水或者150ml的水来冲泡。

一手电子秤,一手量杯把茶泡,颇有实验室写意风格。

不适应这种风格,那就凭感觉,实践出真知嘛。

以不二常用的160ml白瓷盖碗为例。

扁平形绿茶比如龙井之类,盖碗底铺一层。

细嫩的红茶就要铺厚一点。

再如毛峰等稍蓬松的绿茶,可略微多放点,大概是盖碗的五分之一。

相对更蓬松一些的红茶,放四分之一。

至于有些张牙舞爪的老白茶散茶和生普洱散茶,要放三分之一。

乌龙茶类,长得憨厚敦实者铁观音、佛手、台湾乌龙之类,盖碗底铺满,略微起堆就足够味。

换成岩茶系列那一大家子,我得放三分之一口腔才能感到过瘾。

单丛之类,盖碗二分之一起步吧,一泡接一泡,香气一直浓郁下去。

紧压茶放一元硬币大小那么大一块。

个人经验,姑妄听之。饭要少吃,茶要多试。

泡茶冷暖茶先知

最爱用沸水冲澡的当属乌龙茶家族。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铁观音和冻顶乌龙以及各种香型的凤凰单丛。

还包括岩茶一大家子,大红袍、水仙、肉桂……,就属岩茶和单丛小品类多,数不完。

唯有沸腾的水,才能激发出它们充盈的香气,有冲击力的汤感,层次丰富的回甘。

相类似的还有那些紧压茶和体格粗壮的茶们。在氤氲的水气里,它们心花怒放,肆意挥洒内涵物质。此时茶汤或醇厚或优雅或甜冽都是它们的真味。

而对红茶来说,咕噜噜冒着泡的水还是承受不起的,不妨稍微等等。但可不能等太久,水温低于九十度,它便又不肯敞开心扉了。

低于九十度的水温适合的是娇嫩的绿茶。它深谙,相对低温才是保持高冷形象,提升自身仙气儿的法门。

讲真,除少数鲜嫩的茶之外,大多茶都是真金不怕火炼,好茶不怕水烫。

如果茶自身品质不佳,存在选料不精、做工有误,存放污染等问题,就会在如照妖镜一般的沸水下一一显形。

当开水当头泼下来,那就是伸冤的遇上了包青天,其中苦涩、霉味、焦糊味,一股脑吐露出来。

有些茶,表面看着光鲜亮丽、淡雅幽美,实际上是不是重新烘干的,在低温水面前,还真不一定看得出来。若没有这开水揭穿,谁知道它早已变了心,伤了本味。

浓淡相宜靠出汤

看茶泡茶。

说的复杂一点,泡茶的出汤时间与所处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都密切相关。

说的简单些,在水里泡的时间不一样,茶叶析出的口感自然不同

随着泡数的增加,茶汤会越来越淡,所以也要越泡越久。

一般而言,细嫩的茶叶比粗老的茶叶出汤要快

对绿茶来说,十三四秒不算晚,念两句五言绝句再出汤也不迟。

相对松散的茶叶、碎末茶叶内含物析出的快,相比紧压茶要更快的出汤。

紧压茶,坨、块、片、疙瘩之类,润茶之后,第一炮略微泡久些。

别理它在那儿吐泡泡,安心的听个十七八秒的语音消息再出汤,这是为了把它泡开。

之后就要快些出汤,顶多能等个五六秒。

接着每一泡再多等四五秒再出汤。

注重香气的茶,如乌龙茶、花茶,会要求你快进快出。

“念什么诗,喘两口气就出汤吧。”

尤其是凤凰单丛,怠慢了,它可以浓烈的让你怀疑人生。

单丛大侠可是“天下武功为快不过”的忠实拥戴者。

能读到这里,证明你可比单丛有耐心。

想必你也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

等你和各种茶叶混熟了之后,会有自己的出汤习惯。

微妙之处见手段

其实,冲泡手法也会影响到茶汤的口感

听上去很玄乎,但别紧张,这是微妙的影响,不会啥手法也不至于把茶泡毁。

江湖常见的注水方法了解一下。

悬壶高冲,飞流直下三千尺,由此香气被加持。

回旋低冲,鸳鸯双宿燕双飞,不信茶汤不柔美。

定点注水,忽如一夜春风来,浓淡协调,安排的明明白白。

所谓高冲,低斟。

高冲表示冲茶的时候,让水流从高位冲下来。这有利于激发茶叶的香气。相对高点就行,为此非要站路灯上冲水,别说有没有这本事,水还没到碗里已经先凉了,实在是大可不必。

低斟则是建议出汤时,出汤位置不要离公道杯太远,减少香气散失。

另外还有个实用的小手段,不妨一试:

如果想要凸显茶汤香气高扬,那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上演速度与激情;

如果想要凸显茶汤的层次细腻,那就把出汤位置放低,让细柔的水流沿着茶壶或者盖碗的边缘流淌。

敲敲茶碗,不二老师课堂总结了。

茶水比水温出汤,把这三点死死的拿捏住。

三个变量一个个的调整,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最佳口感。

不要嫌麻烦,不正是因为变数的存在,世间才有悲喜,人们才有个性,喝茶才会有趣。

茅齐独坐茶频煮,七碗后,气爽神清;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余,心闲梦稳。

编辑 | 三昊

排版 | 卢工

审阅 | 老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