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中的智慧,读史使人明智,史书中的独特魅力

 康晔1kkuey3m6t 2020-06-15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我们要学会梳理和分析历史,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以前人犯过的错误在自己身上重蹈覆辙。有一句话就叫“读书使人明智”,并不是说只要多读几本史书就会变得聪明,没有那么简单。读史书的关键就在于领悟,要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使其变成自己的智慧。在自己遇到相同的困难时,能够应对的方法。要知道我们将要经历的各种困难,都曾经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发生过。

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本史书,它有着“帝王之书”之称,那就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经典著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编年体通史,和《史记》并称为中国史学史上的两大巅峰著作。它所记载的历史跨度,长达一千多年,这部伟大的著作是由司马光和三位优秀的助手,耗时长达19年完成的,这还只是开始编写之后的时间,还不包括之前的准备时间。所以想要真正领悟《资治通鉴》中的精髓,需要很长的时间,光是粗略的看完,可能就要几个月的时间,而要想完全领悟整本书,那么可能需要几年或者几十年,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

资治通鉴

而这本著作,讲述的是历朝历代许许多多不同的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而这些不同的人,全是代表着中国历史的人物,发生的事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而我们可以从这些人和这些事中领悟、学习到其中的智慧,在我们遇到时,就有了经验。推荐大家阅读史书就是为了让大家获得能够运用到实践中的知识。

资治通鉴

在读完资治通鉴之后,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人不要怀着侥幸心理,对自己掌握之外的人和事抱有幻想。总是怀着“应该不会发生”的侥幸心理,最终就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资治通鉴》是由北宋的第六位皇帝宋神宗命名的,宋神宗是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来给资治通鉴命名的。意思就是以往事作为借鉴,是有利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并且宋神宗在御制序言中说:“惟其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於至当,则良史之才矣”。是非明确,褒贬恰当,我们在阅读时也应该怀着对先辈的敬意。由于年代的不同,我们在阅读时,一定会发现与很多现代观念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分辨与领悟了。

资治通鉴

我在读完《资治通鉴》后感触良多,千年之间发生的事,就像是一个循环,一个轮回。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记住前车之鉴呢?无数的人都在重蹈覆辙。《资治通鉴》是以记载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在读完之后能够学到很多权术与阴谋,为官从政之道。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生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学习这些战争年代的东西没有,这就大错特错。生活其实就和打仗一样,我们从史书中学习到的就是生存的智慧。看史书其实就像是在看下棋,如果你只是去看他人随便下一场棋,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如果你在他人下棋时,去观察他哪步下的好,哪步下得不好,并且思考如果是你自己你会怎么去下。那么你对于下棋就能下得更好了。

围棋

如果要说《资治通鉴》最值得推荐的地方,那就是《资治通鉴》对于现实中的作用。我们知道,很多领导都喜欢读历史,其中的原因无非是代入其中,学习历史上的那些前辈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历史不会重复,但是我们常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读史书就是为了学习历史,学以致用,学会了古人的智慧和思维就不会拘泥了。当然史书对于每个人的帮助都是不同的,关键在于每个人对于其中观点的理解,和自己的举一反三能力。

资治通鉴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历史看似从不会重复,但其实历史中的细节都是一样的,只要能够学会古人的思维方式,那么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能够有所作为。而我认为,史书的魅力就在于每个人能够从中收获的智慧与感悟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与生活环境都是没不同,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偏差。那么对于史书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会存在区别的。有人问要读懂《资治通鉴》到底要多久,我认为这本书永远都读不懂,因为随着我们自己本身的变化,每次在读它的时候,所获得的感悟都是不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