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云晓:小学生的作业量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态度

 基础教育研究 2020-06-15

孙老师:

我们的孩子是中途转学到日本的,在中国他已经读到小学4年级,来到日本后再编入日本的小学,我们发现与中国小学教育不同,日本的学校几乎没有回家作业,孩子回到家就玩电子游戏,或者看电视,我们希望他能做点作业,但是在日本就是这样的情况。孙老师,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名古屋周越)

 

今年4月21日,中国福州的一位网友在网上发了一张照片:一个小男孩坐在公交车后门边做作业。这位网友说,下午4点多,这名小男生坐上公交车,上车后不久就蹲坐在后门附近,掏出作业本认真地写作业,直到快到站,小男孩才收起作业本下车。这张照片在网上也被许多网友热议,不少网友感慨,中国现在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回家途中都要赶写作业,但也有网友猜测,可能孩子是为了节省时间,赶紧写完回家玩游戏。

不管怎样,孩子在公交车上写作业,一方面说明他对学习的重视,内心是有压力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课余时间的确不够用,否则不会在颠簸的路上写作业。

自从孩子开始上学之后,孩子的作业都会成为每个家庭绕不过去的问题

【华人问教】小学生的作业量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态度

。在来信咨询的小学生父母中,与作业相关的问题占了很大一部分,大部分父母都苦恼孩子做作业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等问题。其实这些父母所反映的这些问题,大多是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而不是缺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思维能力以形象思维为主,记忆力以无意记忆为主,

 

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差,对抽象的不感兴趣事物很难专注和记忆。所以,中国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实就是考虑了孩子的身心特点,避免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但从许多一二年级的父母反馈的情况来看,这个规定并没有在学校得到很好的实施。

关于小学生作业的问题也是一个国际问题,根据《中国教育报》的报道,许多国家对家庭作业留还是不留,留多少,都存在社会争议。

在美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性质的学校家庭作业量存在明显差异,有些公立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很少,而在一些竞争很强,特别是招收贫困和移民家庭的学校家庭作业又太多,美国2013年甚至还出现了4岁的幼儿给911打电话请求帮助做数学家庭作业的新闻。因为美国很多地方都有父母委员会,所以美国各个学校的家庭作业都是学区、学校、教师和父母之间协调和平衡的结果,差别较大。

在韩国,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紧张程度比较低,很多小学的老师甚至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但由于韩国的高考压力居于亚洲前列,事实上韩国小学生的负担并不轻松,虽然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多,韩国的课外辅导班却是格外的发达,很多小学生放学后要参加各个学科的补习班,有些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的时间甚至比在校的时间还要多,韩国社会对这种教育现象也颇为头疼。

在小学生减负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还要算日本,日本为了化解家庭作业之困,采用了各种措施,比如利用学校的空闲教室成立“放学后儿童俱乐部”,帮助那些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庭的孩子自主完成家庭作业;而且日本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与实践性等特点,很少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注重孩子对的动手操作,实地调查和研究等能力的培养。

那么,父母如何处理小学生做作业的问题呢?父母首先要明白,小学生爱学习比学得好重要。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需要完成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到以学为主的学校生活的转变,这个时期,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学校和学习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小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疲于应付大量的作业,承担太高的学习压力,对学习就很难产生兴趣,甚至会存在厌学的隐患。

其次,小学生做作业需要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内,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关注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越高,则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就会越好。但如果父母给予了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责备,孩子对学习会丧失兴趣,学习成绩反而会下降。所以在低年级小学生写作业时,父母可以给予陪伴,但父母陪是为了不陪,陪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只有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写作业的成就感,孩子才会对写作业产生兴趣,进而取得学习上的持续发展。 (孙云晓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载6月4日《东方新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