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茄子顽疾——茄子黄萎病!了解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深海之星ccpsl0 2020-06-15

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又称凋萎病、“半边疯”。过去仅在东北地区普遍发生,近几年来随茄果类蔬菜面积的扩大,病区也迅速扩大,现已遍布全国各地。严重的地块,病株率达50%~70%,减产达20%~30%以上。

症状

此病症状多在门茄座果后开始出现,通常从植株的半边或整个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近叶柄的叶缘部叶脉间叶肉褪绿、变黄,晴天高温时,午间呈现失水状萎蔫,早晚或天转阴凉时能恢复。随病情加剧,数日后全叶由黄渐变成黄褐色,萎蔫下垂以至脱落,形成半边枯;严重时,整株叶病几乎全部脱光,仅剩顶部几片新叶,或全株发病枯死。多数表现为全株病害,但也有仅部分枝条发病的。早期发病的植株到生长中后期表现植株矮小,株型不舒展,纵切病株根茎部,木质部呈现黄褐色或棕褐色维管束变色。纵切病株果实,维管束也变褐色。

茄子黄萎病菌以菌丝或厚坦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一般能存活6~8年,拟菌核可存活14年之久。次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根毛侵入后发病,在维管束内繁殖,扩展到茎、叶、果实和种子内。另外,施带菌肥料,带菌土壤借风雨、流水、人畜和农具等传播,都是无病地区的侵染来源

湿度和温度与发病有直接关系:

从茄子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时间较长,则发病早而重。如果这期间天气温暖,雨水调和,病害明显减轻。当气温在20~25℃、土温在22~26℃时,7~8月间多雨年份或久旱后降雨,或大水漫灌,发病均较重;而久旱高温发病轻。当气温达28℃以上,病害显著受到抑制。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排灌条件好、肥沃的沙质土,注意与非茄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尽量利用辣茬。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及磷、钾肥,并要进行深耕;培育壮苗;提高定植质量,适时定植,起苗时多带土,少伤根,采用垄作。定植后选晴天高温时浇水。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追肥,避免大水漫灌。适时中耕培土,促进发棵,使植株生长健壮,以增强抗病能力。茄子采收期浇水,应采取小水勤灌,保持表土不龟裂,不积水。如发现病株应连根拔除,集中烧毁,不能用来沤肥。春季为提高地温,定植后可覆盖地膜,增高地温,防病效果明显。

化学防治:

育苗时,苗床土壤以每平方米8~10克50%多菌灵或多菌灵福美双消毒;定植后用50%多菌灵500~1000倍复配丹彤1000倍液灌根,每株约250毫升,连灌两次,均有一定效果。在发病初期结合浇水每亩冲施木霉菌,防效可达90%以上,效果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